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孙燕 上海报道
校因城而立,城因校而盛。高校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是大学、城市都在思考的问题。
在2024年安徽省两会期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徽大学党委书记蔡敬民进行了专访。据蔡敬民介绍,近几年安徽大学围绕安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了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包括成立了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大数据学院,也正围绕“首位产业”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围绕产业链建立专业链,又围绕产业链进行人才链布局,这也促进了创新链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已迈入第六个年头。对于加强长三角高校科研协同创新,蔡敬民建议创新合作机制,围绕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需求,依托省属高校共建研究院和研发平台,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真正实现安徽省省属高校办学水平和区域创新发展能力的“双提升”。
《21世纪》:2024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在2024年重点工作中提及“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围绕“专业链对准产业链”,安徽大学有哪些部署?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
蔡敬民:要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我认为,地方高校要成为服务地方的战略力量,应在服务区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提高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精准性?关键在于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发展形成对接。围绕安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几年,安徽大学从顶层设计开始,加快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成立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一批新学院,在专业与产业之间形成了有效对接。
以2020年底成立的集成电路学院为例,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安徽大学就成立了无线电系,微电子一直作为电子的二级学科,这是传统基于学科定势的办学逻辑,但是没有紧贴社会发展需求,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联系不够紧密。安徽大学整合优势资源,成立集成电路学院后,就与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材料、设计、生产、封装测试环节,以及应用场景都对接了起来。
材料方面,安徽大学材料科学正在围绕集成电路材料进行研发。设计方面,学院与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出题、学院答题。生产方面,考虑到学生去企业实习较难上手操作,学校与多家头部企业、科研院所共建了4吋集成电路生产线;省政府又投资建设了8吋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线。这样,学院就有了一座小型集成电路工厂、一整套设备。学院还聘请了一批企业导师,带着项目进学校,学生可以上手操作,也可以参与汽车芯片研发、性能测试等。
目前,集成电路学院与70余家集成电路企业建立了深度的产教融合关系:已有5家企业在学校建立了“嵌入式”研发平台。学院也与多家企业共同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联合开展了多项千万级以上的重大科技攻关专项。
可以看到,安徽大学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围绕产业需求展开,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产业链建立了专业链,又围绕产业链进行人才链布局,包括引进了许多材料科学研究人员、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利用平台聚集了一批集成电路生产、封装测试人才。引进人才是为了创新,包括进行芯片设计、工艺研发等,这也促进了创新链发展。
这几年,安徽大学逐步扩招。我们把扩大的规模用在调结构上,目前理工科占比已经达到63%。而以往,安徽大学的文科相对较多,在安徽省处于龙头地位,在国内也很有影响力。我们的文科优势不能丢,必须做强,为此我们提出“文科要做精”“不增体积增重量”,一方面,打造徽学等地方文化传承创新“共同体”,共同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另一方面,与省直有关部门共建了一批高端智库群,真正把资政研究做在了江淮大地。人文社科专业对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支撑更加全面、贡献也更强了。
《21世纪》:安徽自去年开始把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安徽大学围绕汽车产业是如何“专业链对准产业链”的?
蔡敬民:安徽大学原本有电机、自动化、计算机等学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有较强的学科基础和研究优势。已经组建了84个教授团队、包括一批国家级人才领衔,开展汽车电机、车规级芯片、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技术、车载电池、轻量化材料等方面研究。
以前的研究力量可能没有系统整合,如今学校围绕“首位产业”的发展构建了应用场景,科研攻关、人才培养、资政服务、成果转化等都已聚焦展开,专家围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比如,原本广泛研究电机的研究生,也将集中精力攻关新能源汽车的电机。
目前,我们正在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新能源汽车不仅需要汽车专业人才,还需要智能技术、电池等多个专业,服务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这个新学院将以产业发展为牵引,围绕产业需求构建学科专业,以此形成服务安徽发展的新的战略力量。
《21世纪》:不久前,由安徽大学主导的新能源电池/光伏载具系统研发制造项目在滁州正式开工投产,实现安徽省属高校异地研究院成果转化“零的突破”。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安徽大学有哪些经验?
蔡敬民:我们希望把安徽大学建成真正服务安徽的大学。要如何实现?这就要走出去,走到合肥市,走到各地市去。2023年5月,我们在滁州建立了安徽大学滁州研究院,围绕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等滁州重点产业布局,正在开展相关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
落地后,如何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我们采用了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的方法,目前是职务发明的科技成果授权给成果完成人80%,学校持20%所有权份额。举例而言,我们在滁州的改性聚烯烃项目,该成果经过第三方评估价值1000万元,我们就赋权800万元给团队,大大提高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改性聚烯烃材料应用面很广,可以用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光伏上,很快有当地企业主动找来。我们的团队与该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厂房,有了4条生产线,依托学校研发的成熟技术生产出了产品,投产第一天就签约了3000万元订单。
除了滁州,学校还与淮北、蚌埠、六安、黄山等地进行了合作。比如在淮北,我们有生物医药、化工等项目正在转化,如今也生产出了产品。通过异地研究院成果转化,高校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能力也增强了。安徽大学的办学实力也在服务发展中,得到了显著提升,我们更加坚定、也更加自信,在安徽“七个强省”建设中,扛起省属高校的龙头责任,强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
《21世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已迈入第六个年头,您对长三角高校科研协同创新有怎样的建议?
蔡敬民:通过这些年的探索与实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内涵与外延日益丰富,成效也更加显著,正在向着更高质量奋进。其中,携手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是关键。
我的建议是,围绕着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需求,选择若干方向,邀请长三角地区在该领域研发能力或发展较好的学校,与当地高校共建研究院或研发平台,这也能够更好带动地方高校的发展。比如,六安要发展某个产业,可以由当地的皖西学院搭建一个创新平台,引进较好的科研院所共同建设。这些创新平台可以建在安徽的高校里,既有利于创新要素对接汇聚,也能够迅速提高省内高校的整体水平。
此外,还要进一步创新合作机制,实现共进共赢。要实现安徽省省属高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区域创新发展能力的提升,我认为这“两个提升”很重要。一定要做好顶层设计,敢于善于融合发展,建立共进共赢机制,真正实现“两个提升”。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10829-0.html长三角两会丨专访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徽大学党委书记蔡敬民:要把专业链建在产业链需求上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