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 2月1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介绍2023年全年财政收支情况,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国库司司长李先忠、资产管理司司长侯俊明一同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1万亿元,增长6.4%;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27.46万亿元,增长5.4%。
王东伟表示,2024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从财政收入看,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财政收入将会继续恢复性增长。从财政支出看,将继续保持必要强度,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也将保持一定规模。2024年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由于2024年财政预算安排需要报全国人大批准才能对外公布,本场发布会并未披露2024年赤字率等具体财政政策安排。不过,若结合前段时间央行表态:中央政府总体债务规模并不高,积极的财政政策仍然有较好的空间,货币政策能保障政府债券大规模集中发行、支持投资项目建设——2024年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值得期待。
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21.7万亿元,增长6.4%;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约27.5万亿元,增长5.4%。2023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约5.8万亿元,同比下降13.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5.5万亿元,同比下降13.2%。
从收入来看,2023年全国31个省份财政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受益于经济回升向好,加上2022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拉低基数等因素影响,2023年财政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从支出来看,2023年政府举债规模进一步扩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突破27万亿元。2023年年初赤字率按3%安排,四季度增发万亿国债将赤字率提升至3.8%左右,2023年不纳入赤字的地方专项债券规模为3.8万亿元,这些资金保障了重点领域的支出,推动了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外界期待财政政策能加力稳经济。2023年财政支出规模是否存在收缩,曾经是市场热议的话题。
李先忠表示,2023年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突破27万亿元,同比增长5.4%,支出规模再创新高,有效发挥了积极财政政策效能,对经济恢复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至于今年具体的财政支出预算安排,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来细化完善,后续还要按照程序报全国人大批准之后才能对外公布。可以告诉大家的是,2024年将持续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的强度。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积极财政政策不仅仅要看是否安排赤字,更要关注财政支出端是否在扩张,尤其需要考虑到包括土地出让金支出在内的广义财政支出。近两年,土地出让收入在收缩,地方政府可动用的投资资金相应收缩,建议政策层面加大力度来弥补这部分资金缺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统计2020年以来“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安排的支出”数据发现,这四年时间这两项支出指标之和大体在32-33万亿元,整体在保持微弱的增长,2020年这两项支出总计32.21万亿元,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别是32.38万亿元、32.43万亿元、33万亿元。另外,2023年四季度中央财政决定增发万亿国债,这部分资金计入2023年赤字,但是绝大部分资金将在2024年发挥效应,2023年和2024年政府支出规模随之进一步扩张。
由于财政预算安排需要报既定法律程序,此刻尚不明确2024年具体支出规模,但是若结合央行表态,2024年政策力度值得期待。1月24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发布会上宣布降准降息,还表示从国际比较看,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尤其是中央政府总体债务规模并不高,积极的财政政策仍然有较好的空间。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障政府债券大规模集中发行、支持投资项目建设方面有充分条件。
华泰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表示,今年地方债额度照例提前下达,1月18日开始发行首支新增地方债券。央行表示货币政策在支持政府债券大规模集中发行,支持项目集中建设方面有充足空间,预计后续特别国债等财政工具有出台可能,央行降准或许有提前准备流动性的考虑。
王东伟指出,2024年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加力,一是保持适当的支出强度,释放积极的信号;二是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三是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四是优化调整税费政策,提高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
2024年支持科技创新被放在尤其重要的位置上。
王东伟表示,2024年财政部门将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整合优化相关财政专项,聚焦重点产业链,支持攻关突破一批短板弱项技术。加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投入力度,支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支持保障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支持布局一批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为重点,支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王东伟表示,着力支持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方面用好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推动解决好基础产品、核心技术、关键软件等方面的难点堵点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先进制造业产业投资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的撬动引导作用,以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制造业重点领域,培育产业新赛道。
2024年扩内需方面,将扩大政府投资,靠前发行政府债券;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提高消费意愿和能力。
王东伟表示,今年将用好相关国债资金,继续安排一定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适当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等,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2024年将围绕居民消费升级方向,推动壮大文化、旅游、教育、养老等新的增长点,加大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意愿和能力。
李先忠表示,国债方面,将在全国人大审查批准的国债余额限额内,拟靠前安排发行,为保障必要的支出强度提供支撑。2023年12月,财政部依法向各地提前下达了部分2024年的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
2023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的资金规模超过2.2万亿元,2024年结构性减税降费将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王建凡表示,2024年,将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重点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强化政策供给,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杨志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结构性减税注重精准性和针对性,对于一些重点支持的领域以及关键技术攻关等,可以借鉴这些年支持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比如增值税加计抵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所得税优惠等。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11272-0.html2024年财政政策加力释放积极信号,扩大政府投资并落实好结构性减税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