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天津自贸试验区是全国第二批、北方第一个自贸试验区,2015年4月21日,天津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运行。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即将迎来挂牌九周年。
4月3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贯彻落实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作介绍。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桂平在发布会上表示,到目前为止,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累计实施了615项制度创新举措,其中42项引领性、标志性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如天津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平行进口车和保税维修等产业位居全国前列。其中融资租赁,特别是飞机租赁业务位列全球第二位;商业保理业务的保费额在全国占比30%。
刘桂平表示,现在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有各类经营主体8.8万户,年均实际利用外资超过20亿美元,年均进出口额在2000亿元人民币以上,以全市1%的土地面积,贡献了30%的外贸进出口、40%的实际利用外资,切实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刘桂平指出,下一步,要进一步把天津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做好做实,进一步为国家试制度。主要有几方面考虑。
首先是高标准推动制度型开放。对标国际高标准,聚焦贸易、投资、金融、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深入推动制度型开放试点,努力构筑与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近年来,数据的跨境流动变得越来越频繁,这对于促进数字贸易、推动数据资源全球共享具有重要作用。“解决数据跨境流动问题”首次作为加大吸引外资力度的举措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刘桂平表示,天津自贸试验区将开展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创新探索,率先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企业数据分类分级标准规范,结合应用场景,持续向全国输出天津经验。
其次,要高能级引育优势产业。刘桂平表示,要全面落实“负面清单+准入前国民待遇”,发展“保税+”,依托港口、物流、产业优势,落实好“两头在外”的保税维修政策,开展汽车零部件保税再制造试点业务,持续深化“五大保税中心”建设;发展“金融+”,持续擦亮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自由贸易账户等金字招牌;有力推进“数字+”,推进数据跨境流动,持续做大跨境电商、网络货运等平台经济产业集群;继续发展好“贸易+”,持续做强汽车进出口、冷链物流、服务贸易等业态。
再次,要高水平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行动。刘桂平表示,要进一步在制度创新上加大力度,进一步推动育“苗圃”工作,叠加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保税区等政策优势,围绕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对外开放平台能级、制度创新质效等,加快出台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方案,积极推进医疗健康、金融开放等新一批制度创新举措落地落实。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15571-0.html天津自贸试验区已累计实施615项制度创新,将开展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创新探索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