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未来,城市竞争比拼的不只是经济实力,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竞争的关键一点就是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因此中国城市迈向净零碳是必然的趋势。
中国城市向净零碳发展,面临国内国外的双重推动力,既有压力也有动力,这也是城市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良好机会。
为了对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有更深入、直观的认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了深圳、西安、杭州、武汉、成都等城市,呈现中国城市迈向净零碳的现实路径。本期,我们聚焦被称为公园城市的成都,了解这座西部城市如何从赛事、展会到产业,全面探索绿色低碳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果 成都报道
五月的成都,除了满城翠色,“绿色低碳”也是一道风景。
这座城市在近期召开的2024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下称成都世园会)、2024年汤姆斯杯暨尤伯杯决赛都蕴含着“绿色低碳”的理念。4月26日开幕的成都世园会编制出台了一份《低碳管理方案》,这成为该博览会创办60多年以来的第一次,同时也成为这座“公园城市”推进净零碳城市发展的一次实践。
“《低碳管理方案》贯穿整个会场规划和园区运营,通过场馆建设、能源供给、交通出行、宣传活动、服务管理、园区运行等方面的诸多措施,让本届世园会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平台和窗口。”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专职副书记、成都园艺博览运营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剑锋表示。
2024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高标准办好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坚持“绿色低碳、节约持续、共享包容”原则,聚焦“公园城市、幸福成都”主题,努力呈现一届体现时代特征、国际水准、中国元素、成都特色的高品质园艺博览盛会,向全球生动展示美丽中国新画卷、公园城市新成就。因此,本届世园会不仅是全球花卉园艺的展示盛会,也是成都通过“办会”实现“营城、兴业、惠民”的城市发展理念的特色表达。
在成都世园会主会场的入口,矗立着三片巨大的白色“芙蓉花瓣”,最大的一片高达16米、最宽处达到53米,引来众多游客拍照留念。芙蓉作为成都市的市花,以其为造型不仅展示了成都的园艺形象,也通过巧妙的建造理念,让这个建筑物成为了“雨水收集神器”。
成都园艺博览运营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雨水通过“芙蓉花瓣”汇集至建筑物中心,由直径250毫米的管道引入地下的雨水过滤储存系统中,“预计年收集雨水量约2500吨,可满足园区2公顷绿地的日常浇灌用水。”
通过建筑设计表达“绿色低碳”的理念,不仅体现在“芙蓉花瓣”上,以成都设计咨询集团企业打造的世园会企业展园为例,不论是模拟雪山的主建筑,还是环形水景、苔藓山脉和微缩景观,都蕴含着这一理念。
“设计之初我们就落实绿色城市、低碳建构的设计原则,从主要材料的生产加工、材料设备运输、建造过程以及建筑运营考虑低碳绿色建造。”建筑设计团队负责人、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市建筑院几何营造工作室负责人曾良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主建筑以木材作为结构材料,在源头便减少了碳排放量,并且通过工厂预组装结构构件的方式,有效缩短现场施工周期和施工误差,也降低了对现场环境的人为影响。同时,建筑的外表皮采用竹编,它产于本土,编织也由工人纯手工完成,绿色环保。模拟雪山意向的白色PTFE膜是一种新型材料,通过建筑师巧妙设计,它和木结构完美结合,防水隔热且具备全天候自洁特性,这意味着建筑表面后期运营中并不需要清洗。
作为“公园城市”的成都,是2014年获批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城市之一,也是国内首个发布市级绿色发展蓝皮书的城市(2018年)。通过举办一场展会(赛事)推动城市发展,是近年来成都力推的城市发展策略。
因此,成都世园会并非成都的首次绿色低碳实践,《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报告》显示,2023年召开的成都大运会取得了“四个首次”的突出成绩,一是西部地区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二是首次在国际大型赛事中运用本土碳普惠机制助力低碳观赛,三是首次在国际大型赛事中实施观赛个人碳中和,四是首次在国际大型赛事中运用二手循环服务。
成都大运会的办赛经验,也运用到于4月27日至5月5日举行的2024年汤姆斯杯暨尤伯杯决赛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作为比赛场地的成都高新体育中心,已先后承办过成都世乒赛团体赛、成都大运会乒乓球赛等,场馆设置有雨水回收系统、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监控系统、过渡季节全新风运行等节能系统及设备等,助力赛事绿色低碳发展。
成都的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不仅表现在赛事(展会)侧,在产业端,也受到当地重视。
根据2024年3月发布的《成都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下简称《方案》),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42%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20%,绿色低碳成为城市标志性品牌,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成都未来应如何深入推进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2024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天府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雷宪章给出了相关建议。他认为,当前以绿氢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关键是要解决新能源消纳、新能源稳定运行这两个问题,要坚持以电氢耦合协调、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耦合协调为技术支撑推动绿色能源供给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通过电解水制氢、SOFC等技术有效消纳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以满足未来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大规模储能需求,并在能源、交通、建筑、工业等用能终端通过技术变革引领新产业赛道。
雷宪章提及的氢能,正是成都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中的侧重点。成都提出,将实施包括“能源清洁高效提升”在内的十大行动,并提出加快构建半小时加氢网络,到2025年,原煤消费量力争控制在500万吨以下,绿氢生产能力达到6000吨以上。
这体现出成都在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上的一条实践路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成都市投促局了解到,目前成都氢能产业已初步形成氢“制-储-运-加-用”的完整产业链条,并集聚东方电气、厚普股份、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企业机构100余家,并成功打造东方氢能、厚普氢能等重点氢能产业园。
位于成都市郫都区智慧科技园内的东方氢能产业园,是中国首座中欧合作氢能产业园,致力于打造氢能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大力构建燃料电池及制氢、储氢、加氢、氢能综合利用企业集群,将建设成为西部首座含制氢加氢一体示范站的氢能高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区。
近日,四川省研究进一步推动绿氢全产业链发展及推广应用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该会议提出,四川发展绿氢潜力巨大,已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应用场景及市场空间广阔,加快氢能高质量发展到了厚积薄发的关键阶段,理应走在前列。
分析人士指出,这场会议释放的一个明确信号是,四川省将抢抓氢能发展制高点,以此推动全省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在会议上便提出,下一步将探索氢能源汽车通行高速公路费用全免,鼓励城市人民政府对氢能源货车城区不限行,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全域推进氢能源设备更新。值得一提的是,东方氢能产业园目前在建的西部首条车用氢气瓶检测线、临氢材料检测中心,将弥补西部地区氢能检测线的空白,提升四川氢能产业综合竞争力。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成都将做好“减碳”与“发展”两篇文章,深度调整产业结构,聚焦循环化、清洁化、高效化推动工业节能降碳,建强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18019-0.html净零碳城市丨成都:从赛事、展会到产业,探索公园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