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鄂托克前旗城川镇聚焦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创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按照调结构、促转型,抓研学、兴业态,抓项目、强招商,保生态、防污染,惠民生、增福祉“五个方面”,因地制宜、有序建设、有效管理,蓄力打出党建赋能乡村振兴最强“组合拳”,不断引领全镇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走出新速度。
突出联农强动能,探索发展新路径。一是各嘎查村(社区)因地制宜构建“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牧户”联农带农富农新机制,同推飞地联建、服务联帮,资源联用、文化联兴以及统种共富模式,在资金技术、人才培育、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等领域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一体化协作。2024 年城川镇学习先进经验,探索运营“统种共富”模式,通过统一耕、防、种、收等农业生产环节,破解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咋种好地”的问题,也解决了农民不愿种地、种不好地以及粗放经营的问题;二是打造雁阵效应壮队伍。坚持树“头雁”、强“群雁”、育“雏雁”,锻造“第一书记带强村书记,村书记带强村干部,村干部带强党员”链条,示范带动嘎查村(社区)党员干部在产业、建设、治理等战场攻坚克难。结合城川镇“152”党建模式,持续实施“领头雁”工程,持续优化嘎查村(社区)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制定《鄂托克前旗城川镇乡土人才三年行动方案》,修订出台《鄂托克前旗城川镇“马兰英才”评定管理办法》等文件,建立“名师高徒”后备干部培养和双向选择机制,以嘎查村(社区)“两委”届中调整为契机,吸引返乡大学生进入嘎查村“两委”班子,激活嘎查村干部队伍活力,实现个人成长、企业(合作社)壮大、嘎查村(社区)发展的同频共振。
强化顶层设计,打造多元新格局。一是持续深化红色城川“152”党建模式,按照“整体推进、重点培育、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深耕“农业转型升级”“产旅融合发展”“特色产业引领”3 条“川”字形党建示范带,根据各嘎查村(社区)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基础,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目标和路径,明确“责任书”、绘好“路线图”,营造村村想办法、谋发展、促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强化产业赋能,探索融合化发展路径。充分发挥城川镇特色农牧业优势,引导村集体经济项目向产业融合发展方向倾斜,探索推行“企业+支部+合作社+农牧户”利益联结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牵头的核心作用,推行“飞地抱团、同管共富”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集中实施城川镇嘎查村集体经济项目,建成集果蔬产品仓储、收购、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共同体,高效延展农牧业传统产业链,以市场经营、销售带动产业融合,同步规范嘎查村资源整合、资金入股、资产管理。
聚焦基层治理,激发乡村新活力。一是“小积分”撬动基层“大治理”,将党员评星定级、履职情况,人居环境整治和乡风文明等纳入积分制机制,以积分激励党员干部带好头作示范,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广泛开展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以机制源动力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新活力。二是“先锋队”推动环境“大提升”。嘎查村党支部党员干部带头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示范带动群众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推动村庄净化、亮化、美化、硬底化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三是“网格员”促进嘎查村(社区)“大和谐”。镇平安建设办根据实际,因事定格定人,优化功能架构,建立村级网格 32 个,网格员 139 个,以“格”为基础、以“网”为依托,大力推行网格员“一员多用、多员合一”的模式,用情用心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增质效,织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基层治理“大网”,用法理调解纠纷,用情怀倾听民声,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沈千)(咸宁新闻网)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19757-0.html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学好“千万工程”经验,凝聚城川发展合力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