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银行资本补充节奏持续加快。仅二季度以来,18家银行所发行的二级资本债及永续债(含拟发行)规模合计超过3147.5亿元,其中单月新发行的二级资本债呈逐月增加趋势。同时,国内首单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债券日前发行落地,工商银行拔得头筹。
专家表示,加大资本补充力度能够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抵御能力,未来银行二级债和永续债放量依然是大趋势。同时,随着达标进程推进和资本市场加速建设,后续TLAC非资本债券有望成为银行补充资本较为主流的方式之一。
伴随TLAC阶段性达标期限临近,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先后在本月15日、16日发行TLAC非资本债券,正式拉开了国内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冲击2025年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风险加权比率和杠杆比率监管要求的序幕。这也标志着银行资本补充工具成功“上新”。
TLAC是指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即当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进入处置阶段时,可以通过减记或转为普通股等方式吸收损失的资本和债务工具的总和。
根据银行公告,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TLAC非资本债券的发行规模分别不超过1500亿元、500亿元、600亿元、500亿元、1300亿元的人民币或等值外币。其中,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将在境内外市场发行TLAC非资本债券,工商银行将于境内市场发行TLAC非资本债券,发行利率将参考市场利率确定。
市场预计,TLAC债券是弥补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TLAC缺口的重要路径,给了银行更多资本补充的选择空间。
“鉴于工、农、中、建需在2025年之前满足TLAC风险加权比率达标要求,且目前均存在一定缺口,2024年以上四大行均有较大TLAC非资本债券发行需求,预计发行规模会有较大幅度增长。”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分析师石月分析称。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同样认为,我国TLAC非资本债券凭借更低的资金成本和灵活的期限安排,将逐步对其他债券形成一定替代。
虽然没有大行G-SIBs达标的“高压”,但对于股份行和中小银行而言,今年资本充足率的考验同样“严峻”。除了永续债的首度赎回及部分到期二级资本债的赎回压力,还有今年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约束。
不少银行的发债频率悄然加快。例如,兴业银行刚发行300亿元永续债不久,就在5月20日又发行了200亿元的2024年第一期二级资本债券。宁波银行5月13日发行2024年第一期二级资本债券,实际发行总额140亿元,含基础发行规模100亿元、超发40亿元,票息2.5%。
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5月20日,年内一般金融债、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发行规模分别是4548亿元、4157.5亿元、1330亿元,规模均超去年同期。其中,单月新发行的二级资本债规模更是呈现逐月增加趋势。
具体来看,国有大型银行依然是二级资本债发行“大户”。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与交通银行总计发行1460亿元二级资本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银行在二季度增加了二级资本债发行力度。例如,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渤海银行、浙商银行在4月的二级资本债净融资额均超过100亿元。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称,资本新规之下,监管对资本管理要求总体提高,银行加大资本补充力度能够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抵御能力,为金融体系稳定提供重要支持。部分银行在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的同时,应更好满足相关资本监管要求,特别是中小银行需进一步建立银行资本补充长效机制。
展望2024年银行资本补充的情况,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表示,经济复苏将持续夯实商业银行盈利基础,“以量补价”的整体逻辑依旧成立,商业银行内源性资本补充具有一定保障;外源性资本补充将在股东增资、发行永续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定向发行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得到进一步夯实;整体资本充足率将稳中有升。
兴业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未来银行二级债和永续债放量依然是大趋势。综合考虑过去几年银行“二永债”的净供给情况、2024年的到期压力和进一步补充资本的需要,预计2024年银行永续债的净供给或在2000亿元上下,考虑到期等额续作,永续债总发行量或将在7700亿元上下。此外,二级资本债总发行量或将在9500亿元上下。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24008-0.html资本补充工具“上新” 银行“补血”持续提速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精功系败落,原绍兴首富出局,国资股东接盘超3亿股绍兴银行
下一篇:LPR“按兵不动” 调降空间仍存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