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吴佳楠 广州报道
不久前,京广港澳高速首段粤赣(广东广州-韶关-江西赣州)跨省氢长廊在广东广州举行首发仪式。这条全长约428公里的长廊,沿线设有多个卸货及补能点,可覆盖广东省内的钢铁、冶炼、发电等重点物流运输场景。
作为粤赣省际氢能重卡物流运输示范线路,它的开通意味着我国在氢能产业发展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将成为广东省氢能产业发展的里程碑。
在此之前,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苟坪曾表示,要加强氢能高速网络体系建设,推动跨区域、中远途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逐步形成全国范围的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生态体系。
广东在氢能产业发展方面拥有先发优势,省内的佛山市南海区是中国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代表性地区之一,享有“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称号。这样的基础条件让广东省有底气也有能力在氢能领域不断创新探索。
上个月初《广东省加快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特别提出建设“氢走廊”——积极对接国家氢能高速公路综合示范线建设,科学规划建设氢走廊,优先在珠三角骨干高速公路、国道沿线建设加氢站。
不难想象,随着更多重要交通线的贯通,广东省将推动跨区域、中远途燃料电池汽车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促进我国氢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
而这也折射出广东发展氢能产业思路的进阶:横向协调区域间协同“作战”,纵向进一步打通产业链“任督二脉”。
这也在今年以来广东推动氢能全产业链高效发展的新举措中得到验证。作为全国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之一,广东因地制宜布局“制、储、输、用”全产业链,通过强链补链打通上游供氢到中下游燃料电池生产与整车制造,以此协调区域间氢能产业发展并提振氢能企业信心。
不少受访专家和企业代表认为,广东注重上游制氢与下游氢能基础建设,进一步弥补制氢、用氢成本等短板,能为氢能产业发展形成良好的土壤,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投产带来促进作用。
氢能,既是产业结构调整所需,也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眼下,全国各地掀起“氢能热”,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氢能的“制、储、输、用”全产业链。
但就广东而言,当前各区域氢能产业发展各环节链条尚未打通,受制于加氢站较少、技术成本较高等因素,各地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应用场景受限,直接影响氢能相关企业的市场化发展。
广州市氢能和综合智慧能源产业发展联合会执行会长宋中林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尽管广东在氢能产业链下游应用端发展迅猛,但上中游制、储、运环节仍比较薄弱,亟待解决地区间氢能资源分配不均衡、产业配套不完备的难题。
对此,广东在氢能源领域探索扎实的“广东路径”,《意见》特别提出建设“氢长廊”的思路。京广港澳高速首段粤赣(广州-韶关-赣州)跨省氢长廊,正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对外跨省氢走廊、加速氢燃料电池物流车跨区域推广应用的具体行动,以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与氢能供给产业链双向协同发展。
京广港澳高速首段跨省氢长廊全长约428公里,途径G4京港澳高速-G6011南韶高速-G45大广高速,沿线设有多个卸货及补能点,覆盖了广东省内的钢铁、冶炼、发电等重点物流运输场景。
作为广东首条跨省氢长廊的参与单位,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强介绍,在这条长廊上,氢能重卡物流车从广州载着钢材到韶关进行精加工,再将钢材从韶关拉到江西,返程时又可从江西赣州把水泥拉到广州,完全不用担心动力不够的问题。
“我们在国内首创加氢子母站,在韶关设立母站,同时在广州到韶关、韶关到赣州途中设置子站,车辆可以在母站加满氢,在子站补充少量氢,通过这种方式,跑一趟还能省下两三百元的氢能运价。”杨强说。
“用氢能源进行货物运输,在对标电动车上还能发挥重载、长距、减碳优势。”杨强以每台49吨牵引车每天往返跑500公里为例,对标电动车要配800度电,电池的自重要达到4吨左右,会使得货物运输量受限,而同等条件下使用氢能源,则可以多载2.5至3吨,能弥补约200元对标电动车的运费差价,100台车一年跑下来还能减碳3700万吨。
这条跨省氢长廊,无疑是有利于区域氢能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而这也给企业带来投资信心。杨强透露,公司计划于明年8月完成首条京广港澳高速的全线氢能车的物流贯通,并初步投放100辆车在这条固定专线上。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建设“氢长廊”思路上协调区域氢能产业的发展,广东也依托广州、深圳、佛山等氢能产业发展主阵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深圳与潮州在制加氢站设备及潮州港港口内外氢能重卡投资项目上开展深入合作,实现深圳东部氢能走廊向东再延伸;佛山、云浮两市以氢能产业共建为抓手,在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主攻氢能技术研发方向,集聚了近20家氢能核心企业,基本形成了覆盖氢能源产业全生命周期的产业梯队。
宋中林表示,当前广东初步形成较为清晰和完整的氢能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在佛山南海区和高明区、广州黄埔区、白云区、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等地初步形成骨干企业带动、重大项目支撑、产业链集聚发展的态势,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能源转型、绿色发展等方面带来机遇。
为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意见》提到,到2027年,氢能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氢气“制、储、输、用”全产业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为广东氢能产业规划了清晰的发展蓝图。
在广东氢能产业布局中,广东各市积极发挥各自氢能产业优势,以广州、深圳、佛山燃料电池技术创新和产业高地为引擎,联动中山、东莞、云浮等关键材料及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依托珠海、东莞、阳江等氢能源供应基地,推动重磅氢能项目落地。
宋中林表示,广东各市积极布局氢能,表明市场认为氢能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氢能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这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时间线来看,今年明显掀起一个“高峰”。
比如,佛山建成全国首个大规模沼气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瀚蓝可再生能源(沼气)制氢项目,并正式投产,年产氢气约2200吨,极大程度补齐“缺氢”短板;深圳也在加快氢能项目落地,于今年4月公示2022年氢能产业扶持计划拟资助项目,并在今年6月投放运营深圳区域首批氢能柯斯达客车。
广州更是动作频频。今年2月,全国首个氢燃料电池轿车全场景规模化示范运营项目“南沙氢跑”正式启动;今年6月,现代汽车集团海外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基地“HTWO广州”在黄埔正式竣工,这也是中国首家大型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专用工厂。
随着各地市氢能项目的落地运营,广东氢能产业链建设日趋完善,叠加政策利好引领,广东在“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吸引了大量氢能企业集聚,为广东氢能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HTWO广州公关部部长金兴起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广东氢能产业的迅速发展及政府的大力支持是HTWO广州选择在此落户的主要原因。
广州恒运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丁翀同样深有感触,他认为,广州拥有众多能引领氢能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加上广州汽车产业发达,对于发展氢能产业很有帮助。
这正是广东发展氢能产业的“秘籍”,即通过强链补链锻造良好的产业基础,打通从上游制氢储氢企业,到中游燃料电池电堆及动力模块生产厂商,再到下游整车企业的“任督二脉”。
目前佛山聚集了超过150家氢能企业,已发展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氢能产业发展集聚区之一;深圳已覆盖了150多家和氢能相关的产业链企业,包括氢气制取、储运、加注、系统集成、应用产品、标准测试等产业环节;广州则从燃料电池、检测设备、下游汽车应用上全力构建氢能和燃料电池自主可控的完整产业链。
“在未来,广东需要持续加强现代汽车、广汽集团等企业间的合作,共同推进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及其他燃料电池应用的研发和产业化,进一步发展包括燃料电池轨道交通、分布式发电、备用电源、港口机械等其他氢能应用,以推动广东氢能产业发展继续走在前列。”宋中林表示。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3272-0.html解码广东“氢功”:“氢长廊”促区域横向协同,全链条引产业纵向延展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