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一周年!
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个人养老金制度于2022年11月25日正式实施,北京、天津、杭州、广州等36个城市和地区率先启动。一年以来,这项事关千家万户、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政策推进得如何?执行中又有哪些常见问题?背后原因何在?公募基金到底着扮演什么角色?面对市场供给问题,又该如何助力改革创新,做好个人养老金融的陪伴者?
有最新数据显示,各类个人养老金产品合计已达745只。其中包括465款存款产品、162只基金、99款保险产品、19款理财产品。本期《养老金投资百问百答》邀请到宏利基金管理资产配置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张晓龙,与各位投资人分享他的一线观察和思考。
本期“百问百答”学习要点:
1.当前权益市场介入性价比高,从投资端来看是比较好的买点;
2.个人养老金产品“不叫座”、开户热投资冷背后核心原因是权益市场近年来赚钱效应的下降;
3.呼吁作为直达客户的核心渠道商银行,增加养老相关投资者教育活动,多跟客户普及养老环境、以及当前的制度红利等。同时,基于客户投资体验,实现角色转换——即由代销角色转换为基金优选角色;
4.公募基金具备天然的专业化优势,充当投研尖兵的角色;
5.从风险收益对比来看,公募基金胜在长期收益可观但波动高,保险及理财子产品胜在短期收益比较稳定但长期盈利能力偏弱。
金融界养老百问: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满一周年,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不均衡、产品“不叫座”、开户热投资冷等问题也日渐凸显。造成这些现象背后原因何在?该如何解决?(截至目前,已有22家公司的69款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基金产品已扩容至161只,储蓄类产品数量达到465只。)
宏利基金张晓龙:这不仅仅存在于个人养老金领域,在整个含权类公募、理财产品中,都存在这个现象。背后的核心原因是权益市场近年来赚钱效应的下降,而对于理财经理、个人投资者而言,在权益产品,甚至房地产方面的投资策略主要做动量跟随,即有明显的赚钱效应之后才会跟随进入市场。除此之外,疫情三年也使得大量居民损失了一定的储蓄存款,最近一年正处于开源节流阶段。最终导致了开户热、投资冷的现象。
以上是客观现象,当然也有很多地方我们可以通过制度的调整、营销的针对性缓解这一问题。站在当下,个人养老金的发展是利国利民、造福社会的大事情,而且当前权益市场介入性价比高,从投资端来看是比较好的买点。
基金公司在投资端的专业性在过去市场的动荡中得到普遍的认可,尤其在含权类资产投资方面;弱势是专业的投研观点、研判信息难以直达客户;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无法直接享受到持仓产品管理人的金融服务。而基金投顾业务恰恰能够缓解这一问题,充分发挥基金公司的金融服务商的角色,为客户在基金选择、买卖时点等专业投资领域提供意见。
作为核心代销机构的商业银行,作为直达客户的核心渠道商,建议增加相关投资者教育活动,在养老环境、当前的制度红利等方面多跟客户普及,同时从基于客户实际投资体验的角度,市场化选拔合作机构,由以前的代销角色转换为基金优选角色。
金融界养老百问:公募基金到底着扮演什么角色?
宏利基金张晓龙:公募基金作为投研领域的专业投资者,专注权益市场投资近25年的时间。在整个资源领域,其在投研分工、考核机制等方面具备天然的专业化优势,充当投研尖兵的角色。术业有专攻,长期以来公募基金在渠道方面,尤其个人渠道方面的短板相对显著,而且负债端的久期也偏短。这使得其与个人投资者之间的信托关系相对比较脆弱,更多由银行端的客户经理充当着基金投顾的角色,存在一定的角色错位,这在短期也比较难以解决。
金融界养老百问: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态势,公募基金又该如何发挥优势,做好个人养老金融的陪伴者?
宏利基金张晓龙:老龄化是伴随医疗技术发展、生育率下降的社会必然现象。在此背景下,在养老保障体系中,过去的国家来养老、企业来养老转变为依靠投资来养老。通过将资金投入股票、债券等收益凭证中,通过市场化的机制间接享受到优质企业成长过程中带来的盈利,实现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功能。公募基金过去在投资方面的专业性已经备受认可,更多的是如何将这些专业化的投资研判转化为持有人的金融服务,这一方面除了积极拓展投顾业务之外,也需要银行渠道端的支持。
金融界养老百问:面对市场供给问题,又该如何助力改革创新?
宏利基金张晓龙:首先需要意识到,当前的个人养老金名单均是运作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型产品。目前大家的参与度较低,更多的是需求端问题。以公募基金为例,无论是目标日期还是目标风险产品,都是基于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或者生命周期构建的,在基金合同里面有资产配置明确约束的,管理人和基金经理都有一定的门槛。理财子的产品基本也比较类似。当前的产品线供给不是投资范畴最全面的,但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一定是最合适的,无论从海外发达市场还是国内的实际运作对比而言,也是如此。
未来的产品供给应当更加着眼于个人投资者在投资收益的可获得性上着手,减少产品赚钱、但投资者不赚钱甚至亏钱的奇怪现象。投资者教育无法完成的,应当通过产品端的供给侧管理实现。
金融界养老百问:不同个人养老产品优劣势对比,谈谈公募基金的优势。
宏利基金张晓龙:在个人养老金产品线中,不管是目标风险产品还是目标日期产品,基本上权益仓位的下限都在10%或以上,还有不少占比在50%以上的平衡或者偏股型FOF。这与公募基金的投资能力有关,即在权益资产管理方面的相对优势,同时在信息披露、申赎转换等方面公募相对透明。保险和理财子的产品,在权益仓位设置方面相对没有公募基金那么高,债券资产尤其长久期债券资产的配置权重相对较高。因此从风险收益的对比来看,公募基金胜在长期收益可观但波动略高,保险及理财子产品胜在短期收益比较稳定但长期盈利能力偏弱。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405-0.html直面“骨感”现实:个人养老金产品“不叫座“!呼吁银行实现角色转换——即由代销角色转换为基金优选角色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