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北大中文系的学生,无一例外是因为数学特别好;而考上北大数学系的学生,无一例外是因为语文、英语特别棒。高考数学满分150分,一个文科生如果能达到105分已经很不错了,但他根本没有办法看见北大中文系的门槛,他必须努力把他的数学从105分提高到135分。他所有努力就是为了这30分,他搁置了对中文所有的兴趣爱好,他的精力全都投入到提高这数学的30分。”
12月16日,国家教育宏观政策论坛2023年会暨上海教育督导论坛举行。论坛中,被称为“网红校长”的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代教育研究所所长、江苏省锡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唐江澎作了题为“高中期待什么样的评价督导”的报告,他列举了上述案例,论证自己关于“调整语数外三科高考统一要求”的建议。
据《上海教育》杂志微信公众号“第一教育”发布的唐江澎报告内容,他在报告中指出,社会舆论在无形中评价着一所学校的影响力和办学质量,而这种评价主要集中在高考结束后的3个时间节点:第一个时间点是高考分数公布的那一瞬间,看有没有状元;第二个时间点是高考成绩公布的24小时之内,看有多少高分;第三个时间点是在高考录取时,评价一下有多少学生考上北大、清华。围绕这三个时间节点的狭隘评估,导致了高中出现了很多现实问题。
唐江澎认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三大困境:国家课程方案落地难、学习方式转变推进难、创新人才培养突破难。对此,他分别提出了“改革强基计划人才选拔方式”、“构建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调整语数外三科高考统一要求”的建议。
其中,关于“调整语数外三科高考统一要求”,唐江澎表示,新高考的“3+1+2”方式使国家的课程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方案中必修学分为88个学分,但除此之外,20个学分的语数外选择性必修,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人人必须选择的必修,造成了实际上的必修达到108个学分,占毕业学分的83%(国家课程总学分130),明显偏高。
他提到,现在许多专家都在讲博雅教育理念,认为不能过早分文理科,要强调通识教育,这无疑都是对的。但是,通识教育只能是在通识的范围里进行,而不能在高利害相关的选拔性考试里来实行。
在唐江澎看来,文科生把精力全都“投入到提高数学的30分”不仅是个人精力的巨大浪费,更是国家人才培养模式的巨大浪费。他认为,这种培养方式只能培养出平庸的学科优秀者,培养不出对专业有持续热爱投入的大师。
“数学由于不分层,高考数学命题简单了,没有办法选拔人才;命题难了,大部分学生答不出。所以,没有分层既制约数学顶尖人才的培养,又导致大量差生存在。”唐江澎指出。
他建议称,在“3+1+2”的框架内探索数学分层、语文分类和外语分级的考试方法,这可以使学生的负担大大减轻,可以使学生把精力投入到真正热爱的学科中去。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6337-0.html考上北大中文系是因为数学好?网红校长唐江澎:应探索数学分层等考试方法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