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五年来,大连海洋大学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指导下,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始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扎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特色化、高质量发展。
一、扎实推进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大连海洋大学党委站在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和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把思政课建设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坚持立德树人、举旗铸魂、聚焦主业、服务社会,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规律、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积极拓展资源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推动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是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项要求,是培养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好老师的根本遵循。学院优化师资培育选拔使用,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现有思政课教师54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3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指委委员1人,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2人。学校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线上、线下相融合等形式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先后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赴上海、嘉兴、贵州等地开展暑期实践研修,组织课程组赴西安、延安、辽宁“六地”开展实践研修。2023年,学院获批辽宁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荣获“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大连市“最美女性榜样集体”,拥有一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聘请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洪晓楠教授为我校“深蓝学者”。
(图1:学院获“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图2: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参加实践研学)
二是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大连海洋大学立足
学校办学特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四个研究方向。坚持将海洋特色全面融入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1项,以第一完成单位出版专著23部,完成各类国家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近500万元。特别是注重凝练形成海洋理论研究成果,与国家海洋局、农业部黄渤海渔政渔港监督局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课题研究;参编《中国海洋文化系列丛书(辽宁卷)》,出版专著《辽宁海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并荣获大连市科学著作奖。主办全国海洋类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暨第一届中国式现代化与海洋强国建设学术论坛。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17年首次招生,人才培养质量逐年稳步提升。
(图3:学院教师科研成果)
(图4:主办全国海洋类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暨第一届中国式现代化与海洋强国建设学术论坛)
(图5:教师出版海洋理论研究著作)
(图6:研究生开展理论宣讲活动)
三是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大连海洋大学大力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学科优势、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与抗美援朝纪念馆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共同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合作;积极发挥辽宁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营口市)牵头高校作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健全完善大连海洋大学—朝阳市教育局“手拉手”集体备课工作机制,建立朝阳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学校、大连市公安局训练处、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旅顺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旅顺口区江西街道海花社区、大连市甘井子区机场街道昌虹社区、大连贵州商会和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师生赴基地开展理论宣讲受众2万余人。积极开展海洋理论和科普宣传,举办“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经略海洋光辉历程”系列学术沙龙8场,开展海洋强国教育讲座20余场,承办大连市世界海洋日系列活动,开展“听!海的声音!—百讲百行一体化,海洋强市云讲堂”系列活动,举办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系列活动,举办《探索变化莫测的海洋动力世界》科普进校园活动等,有力推动大中小学海洋教育一体化建设。学校获评“大连市科普进校园活动支持单位”。
(图7:与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开展“大思政课”合作共建)
(图8:参加营口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相关活动)
(图9:与朝阳市教育局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
(图10:与社区建立思政教育实践基地)
(图11: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举办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系列活动)
(图12:举办中国共产党经略海洋光辉历程学术沙龙)
二、积极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
大连海洋大学结合学校的学科专业特色,深度挖掘海洋思政元素,依托辽宁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海洋强国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积极开展“一体两翼三维四板块”的海洋强国教育“大思政课”建设,构建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海洋强国战略的理论和实践为两翼,红、绿、蓝工程为三维,“思政课堂—课程思政—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四板块联动为逻辑的“大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
一是加强思政课堂主渠道建设。学校将海洋要素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在本科教学中除“5+1”门通识必修课外,还开设了多门与海洋文化、海洋强国教育相关的通识选修课。如“海洋法概论”“世界变局中的国家海权”等通识选修课,将红色基因与蓝色特色相结合。在研究生教学中也注重兼具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海洋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开设“海洋文化理论问题研究”等专业任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与海洋文化理论基础,为海洋强国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通过课程评估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学院先后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辽宁省一流课程5门、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观摩课4门,先后培养培育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1人、辽宁省思政课教学大赛一等奖2人、二等奖8人。注重塑造大海大精神品格,在深化课程内涵建设的同时注重提升课程育人效果,注重弘扬以投身远洋渔业报效祖国为代表的海渔精神和以“大连海洋大学青年抗疫突击队”为代表的青年担当精神。其中,2021年“风雪中移动的雕塑”感动了万千网友,也凝练了“信念坚定、风雨同舟、勇往直前、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
(图13:“历史视野中的大学”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
(图14:大连海洋大学青年抗疫突击队队员进思政课堂)
二是加强思政课程对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分课程编写思政元素融入指南。积极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项目研究,助力专业课教师团队建成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建设典型案例,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类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以“4321”工程为突破口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具有海洋特色的课程思政典型案例集——《培根育魂 依海育才——大连海洋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典型案例选编》,为涉海类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工作提供参考。
(图15:《以“4321”工程为突破口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是充分发挥“大实践”育人作用。注重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通过社会“大实践”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打造“四个唱响”即“信仰·力量、寻访·传承,发展·见证,阅读·提升”四板块递进式、一体化社会实践教学体系。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建党百年为契机开展学生优秀实践作品展,收到良好教学效果。依托多个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多形式开展实践教学,校内多部门联合组织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红色文化研学、暑期社会三下乡、挑战杯等活动,尤其注重海洋方向的实践调研。其中,大美北黄渤海渔村调研团获辽宁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
(图16:荣获全国农科研究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优秀成果二等奖)
5年来,大连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绩凸显。今后,大连海洋大学将继续抱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加强学院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为培养海洋人才、建设海洋强国、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2888-0.html守正创新担使命 彰显特色育新人 ——大连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建设纪实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