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
随着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加速融合,加强经济信息系统建设,对当前国民经济的科学管理与平稳运行越来越重要。
3月28日,国家信息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2024年国家信息中心学术年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国家信息中心与全国经济信息系统各单位一起,在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经济形势分析预测、信息化和重点产业研究、大数据应用、信息安全政策咨询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会议围绕“深入实施数字中国战略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题,发布了《前稳后高 持续向好—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快速发展 助推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长期发展趋势》等系列研究成果,并预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趋势不变,2024年GDP将增长5%左右。
图片由会方提供
赵辰昕表示,接下来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需要挖掘和培育更多新的优势,重点要跟进升级基础能力,巩固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前瞻性研究“十五五”规划的重大问题,强化数字领域的重大问题研究,发挥全国经济信息系统优势,加强纵向联动和横向交流,强化优势互补,建立常态化组织协同攻关机制,持续形成重要研究成果。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杨伟民发表主旨演讲《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结构变化》,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在2010年~2020年需求、消费、产业、分配、贸易的结构变化后表示,当前的一些困难和挑战是过去结构性问题的短期反映,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重点在于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因此,要坚持扩大开放、扩大贸易、扩大外资和对外投资的规模,这是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由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前稳后高 持续向好—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指出,2023年,我国顶住多重外部压力和克服诸多内部困难,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国内经济实现回升向好,呈现“前低、中高、后稳”态势。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全球经济延续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低增长、低贸易的“三高两低”态势。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在分析该报告时指出,全球科技发展进入加速期、货币政策紧缩进入见顶期、乌克兰危机影响趋于弱化期、中美经贸关系处于暂时缓和期。国内宏观政策加力增效、新动能加速培育、改革红利加快释放、开放红利加速显效、产出缺口加快回补,政策效应、转型效应、改革效应、开放效应、缺口效应“五大效应”支撑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总体来看,2024年,我国经济运行将呈现“前稳后高、持续向好”走势,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更加巩固,各季度间增速波动更趋平缓,供给需求结构更趋均衡,就业物价水平更趋稳定,预计2024年GDP将增长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快速发展 助推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长期发展趋势》预测,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将从2023年的35.2%逐步提升到2033年的60%,但渗透率提升幅度在2028年后大幅放缓。
在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副主任刘明看来,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供给端,一方面,新能源车价格将持续下降, 提升用户购买力,另一方面新能源车性能将持续改善,提升产品力和用户购买意愿。而后期渗透率提升幅度放缓的主要原因是用户和消费环境的变化,消费人群将从注重使用经济性的重度出行特殊人群向广大普通消费者普及,将从早期观念超前的小众群体逐渐向保守人群普及。另外,随着保有量的增加,充电基础设施的约束作用将显现,政策也可能将从目前的偏向电车向油电同权发展。
刘明指出,在当前智能电动化转型过程中,我国汽车工业已经取得一定先发优势,具体体现在产品出口量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增大;企业全球地位正显著提升,部分企业集团已经跻身全球前十;中国汽车技术的行业影响力在提升,许多跨国汽车公司纷纷在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智能座舱领域与中国企业展开合资合作。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中国汽车产业有望实现由大变强,进入汽车强国行列。
目前,数字中国建设已经进入整体布局、全面推进的新阶段。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提出,将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发表主旨演讲《用好数字全球化新机遇,促进高水平开放》时指出,数字技术是新一轮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开放能为中国提供更多传统动能和新质动能,中国决不能放弃诸多新机遇,要努力参与数字时代的全球贸易和产业分工体系,以高水平开放赋能发展和促进改革。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需要不断强化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全面激发数据要素潜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国家数据局沈竹林副局长在会上提出三点发展建议,一是要从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深入研究数据事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问题,加快构建数据领域理论框架体系。二是深入开展“十五五”规划战略研究,科学提出发展目标,围绕重点领域研究“十五五”时期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为数字中国长远发展绘就蓝图。三是围绕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等方面创新实践所需的基础制度、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等方面深入研究。
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徐强指出,数字中国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近年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国家信息中心着力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未来中心将会更加紧密围绕发展改革的中心工作,聚焦数字中国建设,更好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的工作需要。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新质生产力,算力网是促进全国范围内各类算力大规模调度运营的数字基础设施,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将“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列入重点工作任务。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从“东数西算”到国家算力基础设施化:国家算力网的总体布局及实施路径研究》提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目标是支撑智能的普惠共享,将异地、异属、异构的分布式算力站,通过调度体系在逻辑上构建成“一台大电脑”,提供更优适配、更低成本和更加易用的算力服务。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于施洋建议,应当按照“先局部再全局、先试点再推广、先国内再国际”的总体思路,通过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原型技术实验场、探索组建国家算网总公司、以数字丝路为牵引走向全球化的三步走策略,推进算力网稳健有序发展。
《智能计算中心建设与发展指南》对投资智能计算中心的经济效益测算显示,“十四五”期间,在智能计算中心实现80%应用水平的情况下,城市对智能计算中心的投资,可带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增长约2.9~3.4倍、带动相关产业增长约36~42倍。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建议,接下来要结合建设基础、当地或区域产业特色,分类引导施策,改建并行,发展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智能计算中心;还需选择合理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实现长效运营、促进有序布局,保证智能计算中心所释放的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
“希望国家信息中心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社会各界互动交流,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沈竹林说。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15294-0.html国家信息中心预测2024年GDP将增长5%左右 计划前瞻性研究“十五五”重点任务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