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园城市”演变为“花园中的城市”再发展为“自然中的城市”,新加坡的“绿色之旅”有着怎样的故事?同样具有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匮乏等特点,新加坡的经验对上海有何启示?除了看花草,花展还可以叠加哪些创新元素?……今天下午,上海(国际)花展配套活动之一“沪新生态论坛”在沪举办,两地业界大咖们相互探讨,为上海更好地迈向“生态之城”探寻良策。
新加坡“绿色之旅”的故事
新加坡国土面积7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3万,人口密度7680人/平方公里,接近上海人口密度的两倍。“新加坡缺少天然资源和腹地,地少人多,青海湖里能扔进好几个新加坡。但是,在青藏高原能看到的蓝天和星空,在小小的新加坡也能看到。”新加坡国家公园局高级署长杨明忠用诙谐的语言讲述了新加坡自1965年以来“绿色之旅”的故事。
他介绍,新加坡自独立以来,就把发展绿化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当年的招商引资策略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此将机场到市区的高速公路旁种满乔木,打造出一条条“绿色隧道”,浓密的树荫遮天蔽日,甚至连卫星地图上都找不到道路的踪影,这也为新加坡吸引一系列外资打下了“绿色基础”。绿化从业者还到处寻找开花大乔木,希望为城市增添色彩。他们找到了树冠开黄花的青龙木,每到冬季花谢,就在全城下起“黄金雪”。黄花无忧树和炮弹果树,则在树干上也能开花。
图说:新加坡国家公园局高级署长杨明忠讲述了新加坡“绿色之旅”的故事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 摄(下同)
绿化、美化之后,就是生态化。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布局一步步完善,直至建成覆盖全国的“绿色血脉”,包括邻里公园、区域公园、公园连道、环岛绿道、生态廊道、空中绿化六大元素。比如,为了土地优化利用,将一条条排水道、维修专道边遍栽绿树,成为“线条式公园”,建立起400公里的全国公园串联廊道;又如,学习中国园林艺术中的“借景”手法,建造环岛绿道,将对岸马来西亚的美景“借来”给新加坡人民欣赏。
如今,新加坡早已成为一座大公园,野生动物朋友们也不请自来,鹭鸶等候鸟频频造访居民小区。“我们现在考虑的不仅是降低城市碳排放,还是增加城市氧排放,让新加坡人民和大自然一同过日子。”杨明忠说。
国家花园吸引1亿人次造访
国家花园如何打造为国际景点,吸引除自然爱好者以外的广泛观众?论坛上,新加坡滨海湾花园高级署长蔡黎昇介绍了这一著名公园的经验。
提起滨海湾花园,最壮观的便是18棵高度在25至50米间的“擎天树”,这也是新加坡因为土地资源匮乏而产生的创意。在开园10多年后的今天,这些钢铁支架上已爬满10余万棵植物,工作人员还常会在上面发现鸟巢。同时,“擎天树”也具备环境可持续性特征,部分树冠装有收集太阳能的光伏电池,为擎天树在夜间提供发光能量。如今,这些“擎天树”已成为公园最负盛名的“打卡点”,也成为科技运用在生态项目中的优秀案例。
图说:新加坡滨海湾花园高级署长蔡黎昇介绍了国家花园打造为国际景点的经验
此外,云雾林和花穹两大“冷室”,也是独具特色的创意。不同于常见的温室,冷室内部是凉爽的,白天维持在25℃,夜间为18℃,这也使热带国家可以培育亚热带或热带高山地区的植物。如今,冷室也成为各色花展的举办地,每年有十多个花展轮番在此吸引全球目光,其中也包括2020年与北京合作的春节花卉展览。
“十多年后的今天,滨海湾花园在国际上仍是独特的概念,已吸引超过1亿人次的访客。”蔡黎昇认为,这可能源于花园代表着未来城市的模样,因为人们常用“未来主义”或“科幻”来描述它。同时,滨海湾花园的最终目标是成为近零碳排放的景点。
花展也可叠加艺术教育等元素
花展除了看花草,还能叠加哪些创意元素?上海(国际)花展总设计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专业总工程师钟律以本届花展为例,通过花与城市艺术、城市教育、城市人文、城市艺创、城市友好五个维度,与国内外来宾一同探讨策展中的亮点。
比如,此次长三角展园探索名画与花园的结合,钟律认为,这是将自然之美与艺术创作相融合的尝试,旨在探索和表达人类对于和谐、平衡及生命意义的理解和追求。“西岸给了我们一组曾经或正在西岸美术馆中展出的作品名录,我们有幸邀请到长三角团队,用自然花材与名画联动,巧合的是所有团队都选择了东方名画。中国画里的墨色,与植物材料进行了很好的呼应。”她说。
图说:上海(国际)花展总设计师钟律介绍花与城市艺术、教育、人文等维度的链接
又如,花展期间,主办方与春秋联手,开辟一条双层旅游巴士线路。不仅车身上喷绘了花展图案,车身内装扮成“花花世界”,还向孩子们征集了关于种子的22个提问,将问答绘制成“自然手帐”,张贴在车内。“这也是一场关于种子体验的教育分享,集艺术、科普、趣味、儿童友好于一体。我们结合Citywalk的方式,将线路设计为从中共一大会址出发行进到上海植物园,打造了一场‘种子的旅程’。大巴不仅是城市导游,更是自然讲师,随着大巴在城市中的穿越,每一次出行也成为生动的自然教育课堂。”钟律说。
新加坡和上海都是经济发达的国际化都市,两地在城市发展中面临相同挑战,比如可持续发展、城市更新、人口老龄化等。目前,新加坡绿化覆盖率已接近50%,将提前完成在2035年前栽种100万棵树的目标。通过此次沪新论坛的交流,主办方希望能为两地创造更绿色宜居环境提供思路。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16544-0.html新加坡的“绿色之旅”,对上海有何启示?沪新生态论坛今天在沪举行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