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磁波刀”的“磁共振引导相控聚焦超声”技术是近年来治疗特发性震颤和震颤主导型帕金森病的新兴方式之一,具有无创、可控、穿透力强等特点。目前已有一款进口“磁波刀”产品进入我国。
4月27日,国产化“磁波刀”系统的研发应用再获突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放射科学科带头人王悍教授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沈国峰教授团队、陈垚教授团队和沈德无创时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次成功完成了国产“磁波刀”系统治疗特发性震颤和震颤主导型帕金森病的临床前灵长类动物实验。本次实验检验了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为“磁波刀”系统进入人体临床试验、进而实现国产化提供了重要实践支撑。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吃饭、喝水、写作等日常活动会受到严重影响,大约有15%-25%的患者因该病无法正常生活、工作。目前,特发性震颤的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较为成熟。其中脑深部电刺激技术(DBS)是重要的微创介入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微创手术将电极植入大脑,刺激神经核团和神经环路,达到治疗目的。不过DBS终究属于侵入性治疗,不少患者对此有所顾虑。
“磁波刀”系统则不同,它的原理是在超导磁共振实时成像引导下,同时发射数百至数千束超声波,通过相位实时调控,实现多模式精准聚焦,通过磁共振实时测温,实现脑部治疗靶点精准消融。患者可以在无须开颅、无须全身麻醉的情况下,在门诊完成“磁波刀”手术治疗。
王悍教授告诉记者,近年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沈国峰教授团队和沈德无创时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陈亚珠院士的指导下联合攻关,已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磁共振引导相控聚焦超声”无创治疗技术,并开发出国产“磁波刀”系列产品进入临床。该技术原理类似于相控阵雷达,可主动感知、灵活调整超声焦点的位置,实现焦点的快速移动和转换。在治疗过程中,“磁波刀”能够无损地探测到温度等多种参数,手术操作全程可视化。医生可通过后台监视屏上的实时磁共振图像指导手术操作,并实时、精准评估疗效,大幅度提升了聚焦超声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本次动物实验中,研究团队以灵长类动物恒河猴为实验对象,验证了国产“磁波刀”设备的系统安全性及有效性。据悉,第一代用于脑部疾病治疗的国产“磁波刀”系统在上市后将聚焦于特发性震颤、震颤主导型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型帕金森病的热消融治疗。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17304-0.html打破国外垄断!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首次成功完成国产经颅“磁波刀”系统临床前灵长类动物实验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