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燕 无锡报道
“从四十年前抓住国家允许科技干部兼职的政策机遇,抢先探索‘星期天工程师’等引才新机制;到三十年前率先响应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的号召,完成市县两级人才市场的全覆盖;再到二十年前紧扣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国率先启动海外引才专项工程,可以说无锡在国家人才政策调整的每个机遇,都勇于探索、走在前列。”8月9日,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在2024太湖人才发展大会上表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在致辞时指出,无锡以“无比爱才、锡望您来”的引才理念,大力实施“太湖人才计划”,实现了以高水平人才工作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
作为无锡市最高规格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太湖人才计划”自施行以来,持续提档升级。今年,“太湖人才计划”对接香港“产学研1+计划”,直接支持入选项目团队来锡发展。
本次开幕式上,《“太湖人才计划”人才分类认定实施办法》《“太湖人才计划”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实施办法》《“太湖人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团队和人才引育实施办法》出炉,对在锡人才进行科学评价、分类认定,分为A、B、C、D四个类别若干层级,对各类人才在子女教育、外国人永久居留、出入境、交通出行、园林旅游等方面分类实施服务保障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太湖人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团队和人才引育实施办法》对实现核心技术产业化、产生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给予最高1亿元项目支持;给予获得立项的创业领军团队最高1000万元。
在此背后,是“以才强产”的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原副校长,上海市政府参事吴志强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建议:无锡一方面要以产定才,根据产业的全生命周期,包括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的下一代需求,精准引才和培养人才;另一方面要以才推产,通过引进人才培育下一代新产业。“后者不一定成功,但城市对此要有一定宽容度:当数十万人才集聚在无锡时,终有人能配置成功未来产业。”
此外,《关于更大力度支持优秀青年人才来锡发展的十项措施》《无锡市高层次人才宜居保障实施办法》两项政策同步出炉。
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之外,无锡还通过人才金融予以支持。无锡先后设立了9个太湖人才基金,总规模达15亿元。本次开幕式上,无锡宣布成立一支规模10亿元的“太湖人才新质生产力赋能基金”。
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行政管理研究所所长陈丽君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长三角一体化体现在人才上,是要实现人才在长三角区域内的自由流动,让市场发挥人才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在她看来,要实现这一理想状态,首先要在理念上从竞合转为合作共赢,要以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联动、一体推进的理念来推动长三角人才发展的一体化。其次要创新推进路径,包括在财政分灶的体制下探索公共服务共担成本、共享收益,借助数字化手段共建协同创新平台、人才培育平台等。最后要在体制机制和政策协同方面改革深化,如跨区域的职称认定、“专精特新”企业认定等。
开幕式上,无锡以城市名义聘任4名专家为人才强市战略顾问: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江苏社团总会会长姚茂龙,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华威大学副校长顾赛,知名学者、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郑强,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
当天,无锡还发布了四大区域创新合作中心:四大区域创新合作中心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西三角经济区等国内重点区域布局建设。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28944-0.html“太湖人才计划”再升级,无锡成立太湖人才新质生产力赋能基金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