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个孩子写好字,家长和老师首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技”,而是“心”。
近又有人问我,字如其人有道理吗?
这使我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多年前在上海市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班上,一位教语文的学员问我:“中国传统文化有字如其人之说,究竟有没有道理?”我回答,百分之八九十有道理。她说:“我班准备改选5名班干部,我把全班的语文作业本拿来,请王老师荐贤如何?”我说可以试试。第二天她果然把练习本带来了。我一本一本地细阅,最后根据字的书写态度,字的优劣和作业成绩,挑选出5个人,选举结果这5人果然中的。其实这并不奇怪,一个作业耐心认真,字迹端庄工稳一丝不苟的孩子,必然是个好学生,他(她)在班级中也一定有很高的威信,为同学服务的态度也一定会踏实负责的。
虽然医学上有天赋论,认为人的大脑聪明与否,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同样学一样东西,有的优秀,有的一般。学写字也一样,有的进步快,有的进步慢。但遗传不是定论,勤能补拙,只要有毅力,有恒心,刻苦认真,一定能把学习搞好,把字写好。所以严于律己,勤于实践很重要。一个能注意修炼自己的品行,能出色完成作业的孩子,他(她)也一定会注意把字写漂亮的。反则,一个作业潦草,字写得歪歪扭扭、支离破碎的孩子,其成绩也不会很优秀,做事也是马马虎虎的。所以字与学业与品行是相互关联的,这是水乳交融,学养涵化的规律。
关于字如其人,古人早就有这种观点,《历代书法论文选》多有论及:“夫书者,心之迹也。”“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夫字以神情为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贤者之书温醇,俊雄之书沉毅,奇士之书利落,才子之书秀颖。”杨守敬则更为直接地认为: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
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写字、学识、人品不统一的情况也是有的,但很少,如历史上的蔡京、严嵩、秦桧等字写得不错,但品行不端,所以后世也没有人去欣赏传承他们的字。我碰到过学习成绩优异,字却很潦草的学生。我问他,你的成绩和字怎么不匹配呀?他说,作业太多,我还要抽时间做别的事。显然这又是一种情况,另当别论。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知人论世”,人品和艺品统一,要求艺术家都应该“依于仁,游于艺。”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对艺术的人格美要求,也渗透到审美意识的潜层。这也揭示了中华民族学艺先学做人,因学立品,以学养艺的传统理念。
书写是表现一个人生命情感的,通过造型创造审美的意境。同样的笔墨纸,书家却写出了完全不同的面貌,这与个人的性格、气节、学识、素养、境界是有很大关系的。因此,作为人心轨迹的书法,不可避免地会留下个人的烙印——或清逸或古雅或肃庄或旷博,抑或粗俗、杂乱、丑拙、怪异。一些不注意人格修炼的所谓书家,人们是不会认可和接受的。
学生写字亦然,字是手写的,但指挥的是心,字的状态反映了心灵的状态,所以,教育一个孩子写好字,家长和老师首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技”,而是“心”。若孩子澄心定志、凝神静气,字自然会洁净整齐、端稳秀丽。(王恩科)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3523-0.html夜读 | 字如其人有道理吗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