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郑晶晶
通讯员 章晟
为了挽救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的生命,4月1日,两名大学生在武汉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用实际行动传递大爱,“生命的种子”将被带到患者所在医院,回输到患者体内。
晓锋(左)和小唐
4月1日8时30分,23岁的小唐(化姓)和20岁的晓锋(化名)准时来到在武汉市中心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面对一上午的采集,他们表现得十分轻松,眼神里透露着坚定。
小唐是一名退役复学大学生,2019年,就读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他圆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入伍当兵。两年后,他退役回到湖北,回到学校继续上学。无偿献血这件事,他一直在坚持。小唐在2022年的一次无偿献血过程中,一名护士问他要不要加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的队伍,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采集了血样,签了协议,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小唐期待着有一天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不过他也知道,配型成功的概率很小。2024年3月,他突然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当得知自己与一名患者的HLA初配成功,他既意外又激动,立即答应下来。
两位大学生正在捐献造血干细胞
高分辨检测成功了,对于小唐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他的父母也很支持。3月27日,小唐入住武汉市中心医院,进行捐献前的各项准备。“这是一个生命在等待救援,年轻人应该为社会多作贡献,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小唐说。对于小唐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他的父母也很支持。
晓锋是一名大学三年级的医学生,2022年,他在一场学校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中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于是毫不犹豫地留下了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在得知初配成功的消息时,晓锋正在上课,“非血缘关系间造血干细胞配型的成功率只有几万分之一到十几万分之一,我在入库仅不到两年就有机会挽救一个生命,让一名患者有机会免受病痛的折磨,重新感受生活的美好,我感到非常荣幸。”晓锋马上同意,并立即与家人分享了这个消息。刚开始,晓锋的家人也很担心他的身体,但晓锋对家人进行了医学知识的科普,家人们最终非常理解和支持他的决定。为了能够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晓锋提前5天开始接受造血干细胞动员剂注射,进行捐献前的各项准备。
4月1日,造血干细胞捐献顺利进行,小唐成功捐献了28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晓锋则成功捐献了27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他们也分别成为湖北省第637例、第63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对于此次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两人都表示,感觉很幸运,“这是我们年轻人该有的担当。”
晓锋说,作为一名医学生,他深知对于血液病患者而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途径之一,非血缘关系之间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概率极低,从初配成功到高分辨检测和体检,每跨过一步,都是生命的奇迹。晓锋表示,既然选择学医,救死扶伤就是自己应尽的职责,在还没有正式进入工作岗位时,就能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挽救一个生命,自己感到无比自豪。
两名志愿者都呼吁,有更多的人加入中华骨髓库,为血液病患者伸出援手,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37176-0.html“这是我们年轻人该有的担当!”两名大学生同日捐髓救人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