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唐佳燕
2月7日,是安徽安庆岳西县菖蒲镇毛畈村原驻村干部王振华葬礼仪式的最后一天,村民抹着眼泪自发前来送葬。
2014年至2018年,王振华作为安庆市委办第六批选派干部到岳西县毛畈村挂职第一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毛畈村委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料,他最近两年患上了白血病,近日病情恶化去世,年仅49岁。当晚,村民杨桂香和其他乡亲一起,抹着眼泪到王振华家门口排起长队,送去花圈。
杨桂香最后一次见到王振华还是去年夏天。当时,王振华要杨桂香带他去看看葡萄种植园——那是他驻村时脱贫攻坚的重点项目,一块啃了一年才办下来的“硬骨头”。站在田里,杨桂香发现王振华有些瘦了,他还开玩笑说是“减肥效果”。杨桂香不知道,他当时已经患病。
村民自发为王振华送葬
一个贫困村的四年巨变
毛畈村位于大别山腹地,岳西县最南边陲。从安庆市出发要驾车2个多小时,距离岳西县城驱车也要近1个小时。2014年以前,当地都是狭窄的土山路,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平路,毛畈村是少有地势低平的地方,因此得名“畈”。村里约有380户1400多人口,以种植两季水稻和茶叶为生,农业产业单一,曾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
2014年王振华刚来毛畈村挂职时,王业海是村主任,他记得,当时毛畈村村部雨天还漏水。王振华的老家就在不到2公里外的水畈村,他从家里挪了一张床,窝在村部的一间杂物间住下了。他自己带来一辆崭新的丰田车,在驻村期间被跑得破破烂烂。
王振华(右)驻村期间(受访者供图)
村民的工作不好做。王业海说,村里曾经“民风彪悍”,上访等事情时有发生,曾经有村民在路上拦着村党支部书记姚有志的车,要求他先把路修好。但当时村里还背上了60多万元的债,是典型的无企业、无集体经济、无特色产业的“三无村”。
要想富,先修路。王业海记得,当时村委开会一商量,定下“一手搞建设,一手搞发展”的方针,思路是先修路建房,把村里的基本民生问题解决了,一边发展村里的特色农业。四年脱贫的任务艰难,但大家伙儿都觉得,这也是毛畈村发展的机遇。“跑项目拉资金”的活当仁不让落在了当时还不到四十岁的第一书记王振华的头上,项目的具体执行则由姚有志和王业海等人负责。
“只要是有利于村里的事,王振华书记一个‘不’字都没有说过。”王业海说,虽然有扶贫资金,但仍有很多项目资金超出了预算,王振华常常在安庆市和村里两头跑,一边到市里各部门跑,一边也要回到村里参与项目推进,常常顾不上吃饭,住处堆了十几箱方便面。
村民储桂花的生活,就是在王振华驻村时发生巨变的。她的儿子在岳西教书,2008年因病去世,储桂花大受打击,次年连“路都走不了了”。2014年以前,女儿出嫁在县城务工,她独自住在陡坡上的老土屋里,房子后来被认定为危房。储桂花还记得,王振华多次上门告诉她,村里决定免费让她搬到新建成的安置房里,女儿女婿也可以住在一起陪伴她。
然而安置房建设并不容易,因建设地位于其他村民耕地上,有些村民坚决不同意征地。王业海回忆,王振华就带着好酒上门拜访,因和对方是同姓王,和对方拉近关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才让最后一个村民也在征地协议上签了字。
王振华姐夫也住在毛畈村,他说:“我非常尊敬他,非常缅怀他,他对人非常和蔼可亲,经过他四年的工作,我们毛畈村村部改成了三层大楼,土路变成了公路,通水通电……”
振华书记墓前摆满了鲜花
村民为患病书记捐款
对于很多村民来说,王振华不仅是曾经的驻村干部,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王振华和杨桂香的家离得不远,是小学和初中同学。在杨桂香眼里,这位老同学有点胖、个子高,人很老实,不咋说话,即使再回来身份已是“振华书记”,但他从来没有架子、不耍威风。
相反,刚开始村里想发展集体经济,建设120亩袁家渡农业公园,村民们反对意见大,王振华还上门一个个做工作。农业公园建设涉及杨桂香家里的两亩田地,杨桂香的父母不同意,认为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王振华打电话给杨桂香,请她帮忙说服两位老人,杨桂香家这才以土地入股了村集体经济。如今她成了农业公园的经理,管理葡萄、火龙果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活动,不用下地,不用远离父母外出务工,一年也能挣4万多元。
和储桂花一样,五保户姚有刚患病落下残疾,生存艰难。“振华书记在的时候,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很大。”他搬进了新房子,买了电脑。
2025年1月9日,姚有刚在毛畈村村民微信群中看到一则募捐消息,是毛畈村支委、监督委员会主任严淑芳发的,称王振华书记患病,急需资金,希望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姚有刚从每月700元的五保金中拿出200元转账给了严淑芳,“钱不多,但是我的心意。”杨桂香也捐了500元,后来又在同学群里捐了500元。
据严淑芳统计,听闻年仅49岁的王振华患上白血病,术后感染,在ICU治疗时花费巨额,毛畈村212户村民自发捐款60400元。
“要强”的弟弟
2月7日,一条长长的送葬队伍走在安徽安庆岳西县毛畈村田间。送葬队伍中不仅有王振华的亲属,还有他曾经帮助过的村民。谈起王振华,他们无一不是眼睛通红、深感可惜。
按照习俗,当天中午安葬遗体、下午“送灵”,村民们敲锣打鼓地将王振华的物品和纸扎品烧掉,吃顿饭,宾客散去,家里面突然空了不少。
极目新闻记者随王振华的大姐王素华来到他生前的房间。一间极朴素的卧室,一张床、一个老式空调、一个老式衣柜和有些漏风的窗。床边的桌子上摆放着他年轻时的照片:穿着海军衣服,脸上洋溢着青春和抱负。
王振华(右二)
王振华在家中排行老四,有三个姐姐和一个弟弟,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农民。他早年离家,放弃就读大学选择参军,后来又考上军校,因立功在部队晋升为正营级军官,期间多靠书信和家里联系。王素华翻出的照片中,1999年,他站在福建的海边和战友们合影留念,笑得很灿烂。服役军营20多年后,王振华回到家乡,以安庆市军地两用人才考试考核第一名的成绩,转业到安庆市委办公室工作。2014年,他作为安庆市委办第六批选派干部到岳西县毛畈村挂职第一书记,时值当地脱贫攻坚关口。2018年,他回到安庆市委办工作,直到两年前查出患上了白血病,但他的积蓄只有9万余元,治疗费用高昂,他又不愿意给他人造成负担。“他要强,不愿给家里说,耽误了病情”,王素华又红了眼睛。
弟弟王润抱着王振华的遗像向记者回忆道,在毛畈村驻村期间,哥哥努力工作,即使距离家里很近,晚上也直接睡在村部,很少回家。哥哥身后还留下一个6岁的小儿子,全家都很悲痛。
弟弟抱着王振华的遗像
王润为哥哥写的祭文这样写道:“今天的告别,更是铭记。铭记他的英姿笑貌,铭记他人生奋斗的艰辛足迹,铭记他给予我们的每一份关爱与温暖。愿他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安息,不再有病痛与烦恼,享有永恒的宁静与光明。”
(本文除特殊标注外,图片均为极目新闻记者拍摄)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40154-0.html患病去世的大别山驻村书记,和一个贫困村的四年巨变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清远高铁站附近突发山火,深夜仍在持续扑救,12306:暂未影响铁路行车
下一篇:金价突破历史新高!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