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着力点和主要支撑体系。
2023年6月19日,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2023互联网岳麓峰会开幕式上提出,将长沙打造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长沙全力开启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以“功能布局基于全球、研发任务源自全球、研发资源来自全球、研发成果用于全球”为战略定位,推出了一揽子创新举措,汇聚全球研发活力,激发“智造”发展动能,构筑研发创新生态。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在长沙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超大直径盾构机“甬舟号”在铁建重工下线(2024年2月26日摄)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全球”资源汇聚创新活力
在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的5G数字化超级工厂里,机器人手臂有条不紊地精准作业。这是德国大陆集团全球首家5G数字化超级工厂,长沙工厂正式启用后,大陆集团中国区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也相继落地长沙。
“长沙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城市,其改革精神与创新理念与大陆集团不谋而合。”德国大陆集团中国区副总裁杨承祖说。
长沙城市能级高、经济活跃,呈现出发展的强劲势头和巨大潜力。数据显示,2023年长沙GDP1.43万亿元,全国排名15,中部地区第二。
大批研发中心相继落地长沙。跨国公司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将锂电材料亚洲研发总部、正极材料中国区行政总部设立在长沙;索恩格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万兴科技(长沙)集团有限公司、湖南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乾康科技有限公司等在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对在长沙落地的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长沙按‘一事一议’的原则,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长沙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曾敏说,《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政策》中,20条“真金白银”的政策举措,干货十足。
平均每3天新签约1个投资额过亿元产业链项目、每15天新引进1个“三类500强”(世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产业项目、每30天新引进一个投资额过50亿元产业链项目……“长沙模式”奔跑出的“长沙速度”不断刷新。
“瞄准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长沙用高水平科技赋能长沙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吸引全球科技人才和资源向长沙聚集,推动长沙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长沙市高层次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余万贤说。
“研值”激活“智造”发展动能
2月26日,超大直径盾构机“甬舟号”在湖南长沙下线,其刀盘开挖直径14.57米,将应用于世界上最长海底高铁隧道——浙江宁波至舟山铁路金塘海底隧道。长沙“智造”的“大国重器”频频让世界瞩目。
被喻为“灯塔工厂”的三一重工长沙18号工厂,代表着当今全球装备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过去,这个工厂最多时有2600多名操作工,现在依靠126台工业机器人、83台自动引导运输车和20台智能航车,只需要不到500人就能运营。
10秒,一件铝轮毂制成;80秒,一台发动机“智造”;3分钟,一床被芯诞生;5分钟,一台挖掘机下线;1小时,3.6万瓶酱油完成灌装……截至目前,长沙市智能制造试点企业1660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13家、优秀场景38个,位居全国前列。
“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长沙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六大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深厚的产业基础。长沙还将构建集群梯次培育体系,助推产业‘一业独大’向‘多点支撑’转变。”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肖逸说。
同时,超级杂交稻、碳/碳复合新材料等一批世界级科研成果,“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全球最长臂架泵车等尖端设施在长沙密集诞生。梯度分明、目标明确、衔接紧密的技术攻关体系,更支撑着8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高端术中放疗设备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截至目前,长沙突破关键核心技术323项,其中领跑全球的技术(产品)24项,产业链自主可控技术(产品)40项。
瞄准世界一流,岳麓山实验室、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验室)四大平台“跑步向前”,种业、制造业、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精准医学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正加快培育,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记者了解到,长沙仅发改部门获批的创新平台就有727个。其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5个,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2023年,长沙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首次超过3%,连续三年排名国家创新型城市第一方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加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用科技创新赋能智能制造,已成为长沙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长沙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蒋志国说。
“生态”构建加速开放创新
人才是第一资源。围绕重点产业,长沙2023年靶向引进33名高精尖人才、86名紧缺急需人才,培养“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30名。
长沙进一步加大引进高端海外人才力度,广泛链接国际人才资源。“长沙加快推进大泽湖海归小镇、外国人来华‘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等,积极引进国际高端智库、先进检验检测平台、技术研发平台,深度链接世界创新生态。”长沙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工作局局长易敏华说。
科技型企业大多是轻资产,融资渠道较为有限,而长沙赋予“研值”不菲的市场“价值”。2023年,长沙共为2740家企业发放科技型知识价值信用贷款99.6亿元,风险补偿备案金额71.4亿元。
长沙探索形成“政府引导+政策保障+金融支撑+全链条服务”科技创新模式,构建了“成果转化基金+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多元投入体系;成立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启动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撬动社会资金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各种资源投入到研发中,极大激发着长沙的研发热情。
“研发不仅依赖于社会物质保障,更源于区域培育的创新文化。长沙将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完善创新驱动政策体系,增强各类创新主体内生动力,努力把‘长沙研发’的锐气,培育形成助推创新发展的‘大气候’。”长沙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塨说。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着力点和主要支撑体系。
2023年6月19日,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2023互联网岳麓峰会开幕式上提出,将长沙打造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长沙全力开启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以“功能布局基于全球、研发任务源自全球、研发资源来自全球、研发成果用于全球”为战略定位,推出了一揽子创新举措,汇聚全球研发活力,激发“智造”发展动能,构筑研发创新生态。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在长沙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超大直径盾构机“甬舟号”在铁建重工下线(2024年2月26日摄)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全球”资源汇聚创新活力
在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的5G数字化超级工厂里,机器人手臂有条不紊地精准作业。这是德国大陆集团全球首家5G数字化超级工厂,长沙工厂正式启用后,大陆集团中国区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也相继落地长沙。
“长沙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城市,其改革精神与创新理念与大陆集团不谋而合。”德国大陆集团中国区副总裁杨承祖说。
长沙城市能级高、经济活跃,呈现出发展的强劲势头和巨大潜力。数据显示,2023年长沙GDP1.43万亿元,全国排名15,中部地区第二。
大批研发中心相继落地长沙。跨国公司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将锂电材料亚洲研发总部、正极材料中国区行政总部设立在长沙;索恩格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万兴科技(长沙)集团有限公司、湖南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乾康科技有限公司等在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对在长沙落地的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长沙按‘一事一议’的原则,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长沙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曾敏说,《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政策》中,20条“真金白银”的政策举措,干货十足。
平均每3天新签约1个投资额过亿元产业链项目、每15天新引进1个“三类500强”(世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产业项目、每30天新引进一个投资额过50亿元产业链项目……“长沙模式”奔跑出的“长沙速度”不断刷新。
“瞄准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长沙用高水平科技赋能长沙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吸引全球科技人才和资源向长沙聚集,推动长沙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长沙市高层次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余万贤说。
“研值”激活“智造”发展动能
2月26日,超大直径盾构机“甬舟号”在湖南长沙下线,其刀盘开挖直径14.57米,将应用于世界上最长海底高铁隧道——浙江宁波至舟山铁路金塘海底隧道。长沙“智造”的“大国重器”频频让世界瞩目。
被喻为“灯塔工厂”的三一重工长沙18号工厂,代表着当今全球装备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过去,这个工厂最多时有2600多名操作工,现在依靠126台工业机器人、83台自动引导运输车和20台智能航车,只需要不到500人就能运营。
10秒,一件铝轮毂制成;80秒,一台发动机“智造”;3分钟,一床被芯诞生;5分钟,一台挖掘机下线;1小时,3.6万瓶酱油完成灌装……截至目前,长沙市智能制造试点企业1660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13家、优秀场景38个,位居全国前列。
“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长沙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六大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深厚的产业基础。长沙还将构建集群梯次培育体系,助推产业‘一业独大’向‘多点支撑’转变。”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肖逸说。
同时,超级杂交稻、碳/碳复合新材料等一批世界级科研成果,“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全球最长臂架泵车等尖端设施在长沙密集诞生。梯度分明、目标明确、衔接紧密的技术攻关体系,更支撑着8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高端术中放疗设备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截至目前,长沙突破关键核心技术323项,其中领跑全球的技术(产品)24项,产业链自主可控技术(产品)40项。
瞄准世界一流,岳麓山实验室、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验室)四大平台“跑步向前”,种业、制造业、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精准医学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正加快培育,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记者了解到,长沙仅发改部门获批的创新平台就有727个。其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5个,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2023年,长沙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首次超过3%,连续三年排名国家创新型城市第一方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加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用科技创新赋能智能制造,已成为长沙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长沙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蒋志国说。
“生态”构建加速开放创新
人才是第一资源。围绕重点产业,长沙2023年靶向引进33名高精尖人才、86名紧缺急需人才,培养“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30名。
长沙进一步加大引进高端海外人才力度,广泛链接国际人才资源。“长沙加快推进大泽湖海归小镇、外国人来华‘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等,积极引进国际高端智库、先进检验检测平台、技术研发平台,深度链接世界创新生态。”长沙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工作局局长易敏华说。
科技型企业大多是轻资产,融资渠道较为有限,而长沙赋予“研值”不菲的市场“价值”。2023年,长沙共为2740家企业发放科技型知识价值信用贷款99.6亿元,风险补偿备案金额71.4亿元。
长沙探索形成“政府引导+政策保障+金融支撑+全链条服务”科技创新模式,构建了“成果转化基金+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多元投入体系;成立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启动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撬动社会资金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各种资源投入到研发中,极大激发着长沙的研发热情。
“研发不仅依赖于社会物质保障,更源于区域培育的创新文化。长沙将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完善创新驱动政策体系,增强各类创新主体内生动力,努力把‘长沙研发’的锐气,培育形成助推创新发展的‘大气候’。”长沙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塨说。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2-2220-0.html长沙以“研”塑城创新求强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发展新质生产力,地方如何选赛道?
下一篇:释放最大科研潜能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