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3月5日,经过近一个月的漂移及业务调试后,风云四号B星(以下简称B星)成功接替风云四号A星(以下简称A星),在东经105度的静止轨道上恢复业务服务。据介绍,B星轨位调整后,监测范围进一步西移,能服务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服务,提供天气预报、防灾减灾救灾等所需数据支撑。
作为我国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发星,A星于2016年12月11日发射,设计寿命为7年,定位为科研试验星,后又承担我国静止轨道气象观测业务。目前属于超期“服役”。
据了解,A星不仅在技术上实现领先,更在气象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突破。2022年1月,A星正式承担起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的值班任务。在台风、强对流、洪涝、火灾、火山喷发、干旱、高温、冰雪灾害等各类灾害监测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B星于2021年6月发射升空,此前在东经133度开展监测业务服务。为更好发挥卫星效益,按照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布局调整方案,今年2月1日,B星从东经133度起漂,2月19日,定点至东经105度,经历了半个月的业务调试。3月5日8时,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星地协同配合工作开启。
“云图接收是否正常?”“定位精度如何?”……经过短暂等待,“数据接收正常。”“定位正常。”一系列指令最终得到确认,B星正式接替A星,完成业务无缝交接。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运行控制室副主任郑旭东介绍,此次业务调整是基于对东经105度主业务位置观测的连续性考虑,由B星接替A星在新的轨道上开展监测业务服务。“目前,B星正处于‘年富力强’阶段,星地系统运行良好,且时空分辨率能达到1分钟、250米,技术性能更优。轨位调整后,B星将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郑旭东说。
B星接替A星后,A星已于3月5日8时30分启动漂移,未来10余天,将从东经105度漂移至东经86.5度。
“下一阶段,A星及其地面系统仍将保持业务运行状态,并逐步降低业务运行强度,继续发挥余热开展观测及服务。”郑旭东介绍说。
责任编辑: 冷媚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2-3447-0.html风云四号B星成功“转正” 为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服务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信心 从何而来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