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是我国新闻生产与传播的风向标。科技新闻报道扮演着科学普及的重要角色,是传播科学知识、普及科学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优质媒介之一。中国新闻奖作为全国优秀新闻作品的最高奖项,每届获奖作品中都有不少科技新闻。近十届中国新闻奖中,科技新闻报道的获奖数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本文从思想深度、采访力度和传播广度三个维度入手,对发表在纸媒上的部分获奖的科技新闻报道典型特征的梳理总结,不仅揭示了中国新闻奖获奖科技新闻作品的评判标准和价值取向,而且思考了科技新闻采写的发展方向和提升要点,为撰写高质量的科技新闻报道提供有益的思考。
思想深度
纵观获得第33届中国新闻奖的科技新闻报道,会感悟到很多“英雄所见略同”。中国青年报通讯《孤勇者》讲述了东南大学尤肖虎教授团队数十年如一日耕耘不辍、攻克移动通信难题的故事,深入刻画了为破解我国芯片困局而努力的国家级实验室科研人员的群像;中国科学报通讯《地下700米的孤勇者》则报道了一群建设大国重器江门中微子实验室的科学家、工程师、学生等的群像。
两文不谋而合地把标题定为“孤勇者”,展示出我国科学家攻入无人区的勇气和豪气,以及他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这也正深刻反映了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在诸多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伟大跨越,更是老一辈科学家矢志不渝、爱国奉献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黄河三角洲时,对盐碱地大豆选育寄予厚望,明确提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时强调,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在本届获奖的科技新闻报道中,许多作品都不约而同地关注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
比如河北日报的系列报道“种子诞生记”,一组6篇文章包括《一粒小麦的“强筋梦”》《一粒玉米的“突围路”》《一粒大豆的创新力》《一粒花生的四部曲》《一根萝卜的“中国芯”》《一粒谷子的翻身仗》,筛选了河北省自主研发、在业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萝卜、谷子等种子品种,展现了打造中国饭碗的河北力量。与此类似的,还有大众日报通讯《为中国豆安上“耐盐芯”》、黑龙江日报的系列报道“野生大豆原生境”以及厦门日报典型报道《中国种子里的厦门芯》。
《一粒小麦的“强筋梦”》
这些报道关注的是大豆及蔬菜的种子、耐盐碱大豆的选育、种子的原生境等,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切入,小处细处着眼折射“国之大者”,及时回应时代课题,主题鲜明、立意深刻、意义重大,是新闻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重要指示精神,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践行增强“四力”要求的精品力作。
可以看出,这些典型报道、系列报道,都是媒体单位策划先行、骨干记者参与的厚重而全面的报道。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切口小却站位高、立意深。
在思想深度方面,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副刊作品里的一篇科技主题杂文——中国科学报的《九旬院士“一站到底”令谁脸红》。全文仅1000余字,却有温度、有力度,更有深度。
2022年9月16日,91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再次走上讲台,站着为本科生授课,被誉为“一站到底的院士”,引发公众和媒体的关注。老院士从教70年,年届九旬依然给本科生讲课,中国科学报记者立马觉察到,这种精神与当下高等教育界一些教授“热衷搞课题、上项目,不愿意给本科生上课”现象形成鲜明对比,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警醒意义。文章从三个关键词“九旬”“院士”“一站到底”入笔,通过鲜明的反差,既赞誉了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师者风范,更反衬了时下一些教授学者的功利色彩,对当前教育界的浮躁学风不啻一剂清醒剂。
科技报道不仅要传达信息,还要为读者提供深刻的思考结果,或是对各行各业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象、问题的冷静反思。这篇杂文就做到了批颂兼之、立场鲜明、引人深思。
胸怀全局高站位、立足前沿善建言,本届获奖科技新闻报道始终紧扣科技创新、科学家精神的主题,深挖精神和意义,做到了“高人一筹”。
《九旬院士“一站到底”令谁脸红》
采访力度
众所周知,科技新闻报道是属于“有门槛”的新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刘保全说:“科技新闻应具有科技术语群。科技新闻与一般新闻的区别在于它运用特有的术语组成术语群,表现固定的科学内容,使新闻的学术性明显呈现出来。是否具有术语群就成为科技新闻的显著特征。”
因其专业术语多、理解难度大,如何让科技新闻报道“接地气”是新闻写作里常常讨论的话题。但本届获奖科技新闻报道,读来却全然“无障碍”。究其原因,一是这些报道语言生动活泼,如使用田间地头的直接引语,让读者具有亲近感;或是在使用专业术语后,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手法,让读者易于理解。二是这些报道不再只有艰深的科学知识,而突出了由坎坷艰辛的过程、不断拼搏的经历以及坚定的信念组成的故事,使报道富有人情味。
“中国的高科技跟西方发达国家的代差,有时就像悬崖底下的人仰望山巅。要翻过去,怎么上?只能填平它!一代人两代人的工作就是填坑!我们要干出世界最高水平的事,为国家把坑填上,把山堆起来,然后一起戳破天!”这是《孤勇者》一文的开头,“填坑”“戳破天”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点出了中国与西方的巨大差距,展现了科学家们矢志不渝的精神特质,直击人心,又富有启示意义。
那么,这些形象的描述、丰富的细节、生动的故事从何而来呢?来自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也就是记者的业务能力。传统的新闻媒体把新闻的采集、写作、稿件的编辑加工、报刊版面和新闻节目的编排,直到新闻与受众见面的整个工作过程作为基本业务。记者只有“脚下沾满泥土”,写出来的文字才能充满力量。
本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科技日报“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系列报道,缘起于2022年年初召开的中央深改委会议,会议强调“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结合会议精神,科技日报社于2022年5月开设“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专栏,重点走访了近年来取得亮眼成绩的9家国资央企。报道团队寻找原创技术诞生过程中最感人的细节、最打动人心的故事,挖掘到了真实鲜活的第一手材料,以9篇系列报道的形式展现了国资央企在创新方面的努力、成绩及未来发展思路。
《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系列报道
厦门作为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在大多数人眼中与传统农业无关。但《中国种子里的厦门芯》聚焦的却是厦门在育种创新上的突破。厦门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最大的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这是记者在一次田间走访中敏锐捕捉到的线索。在随后的一个月里,记者10余次深入田间地头、育种实验室,走访数十人,进行蹲点式调查,在习近平总书记海南考察的翌月迅速推出了这篇典型报道。
在《地下700米的孤勇者》报道的采访中,为拉近公众与科学界的距离,《中国科学报》记者历时一年多,走进了以江门中微子实验为代表的大国重器,与相关科研工作者深入交流。通过实地探访,记者采访了10多位在大科学装置建设现场工作的科学家、工程师、学生和普通工人。为了真实还原科学家的日常工作,记者与科学家们一起下隧道、爬云台,观察他们工作、休息时的状态,采集了10多万字的一手素材。
科技报道本身具有专业知识壁垒,这些专业记者靠扎实的采访,不仅打破了科学本身深奥难懂的壁垒,还成功走进了科研工作者的内心世界,使报道深入浅出、鲜活感人,让科学家的具体形象可触可感。厚积而薄发,因为采访有力度,才能在报道中把问题说清楚说透彻,让外行看得懂、内行有启发。
《地下700米的孤勇者》
传播广度
不可否认,文字是深度报道最佳的承载方式,但在当今全媒体时代,文字同样存在着传播的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纸媒机构适应时代潮流,拓展传播渠道,开设公众号,开通微博账号,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将报道内容以多媒体形式进行呈现,以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一次性采集,多媒体呈现,多渠道发布”,本届科技新闻报道获奖作品很多都采用了这种方式。
“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系列报道,根据文字制作了“我们的创新骄傲”视频,在科技日报各新媒体平台同步发布,同时在报纸上的报道旁配发二维码。河北日报推出的系列报道《种子诞生记》,在形成文字稿件的同时还制作了《育种人》系列微视频,全媒体报道在各大平台点击量超过700万。
更重要的是,这类报道不仅是自家媒体主动多平台刊发,报道还影响了很多有影响力的媒体,在多个媒体平台以多种方式转载和转发。正是这样的“同频共振”,让更多的公众得以看到,最终使得科技新闻报道成功“破圈”。
比如,《九旬院士“一站到底”令谁脸红》一文在中国科学报公众号和报纸刊发后,迅速被人民日报客户端、长江云、新浪新闻等媒体转载,东方卫视“看东方”读报栏目转播。其中,仅人民日报客户端阅读量就超过10万次,产生强烈社会反响。
《孤勇者》一文有超过百家网络媒体转载,共青团中央的官微阅读量很快达10万+。该文还被江苏省科技厅官方微信号,澎湃新闻、新浪财经、腾讯网、搜狐网等首页转载。其中,报道中提到的“我们要干出世界最高水平的事,为国家把坑填上,把山堆起来,创造新的高峰”成为东南大学120周年校庆的主题词
。
系列报道“种子诞生记”稿件刊发后,社会反响热烈,新华网、凤凰网、搜狐、网易、腾讯等网站都在头条或要闻位置推送转载。央视财经频道记者以该报道作为基础素材,深入报道中提到的种子企业,蹲点调研近1周,进行跟踪报道,扩大了河北种子在全国的影响力。
在全媒体时代,这些科技新闻报道受热捧,一方面说明“内容为王”仍是新闻报道中最核心的部分,另一方面也给传统媒体提供了经验和借鉴,要“一鱼多吃”,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发新闻,要培养多面手的记者。
纸媒开设公众号、微博等多平台的意义,在于扩大新闻传播范围、增强读者互动和参与度。这些平台拥有大量活跃用户,使得纸媒的报道能够快速地被更多人接触到,提高新闻的传播范围和效果。而且,公众号、微博等平台提供了评论、点赞、转发等功能,读者可以即时地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育种人》系列微视频播放的留言里,有网民评论:“从来没有过的自豪感,通过科技自强,牢牢把种业‘芯片’掌握在自己手里。”《地下700米的孤勇者》报道在中国科学报刊发后,在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百家号,以及科学网、科学网头条号等平台以全媒体形式全面推出,累计获得点击量近百万,读者纷纷留言:“希望多些这样的报道,让我们的科研人员获得更多的关注,不再只是孤勇者。”“一篇科技文章,能让老百姓看下去,实属难得。”这样的互动增强了读者的参与感和忠诚度,也让媒体能从读者的反馈和意见中获得改进和提升的机会,提升媒体的形象和影响力。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2-39062-0.html 媒体融合|获中国新闻奖的科技新闻长什么样?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