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2024·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甘肃省敦煌市开幕。“经过70多年的努力,中国重要石窟寺重大险情基本消除,在石窟寺本体保护修缮、载体加固与环境治理、数字化保存与监测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卓有成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开幕式上指出,如今,融“价值阐释—监测预警—环境控制—灾害治理—保护修复”于一体的中国石窟寺综合保护理念成为共识,我国石窟寺保护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
石窟寺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不朽杰作,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中国石窟寺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更是造像艺术、壁画艺术和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
根据2021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我国共有石窟寺2155处、摩崖造像3831处,共计598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88处。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凌明总结道,近年来,中国特色的石窟寺保护理念日趋完善,大家对石窟寺价值研究越发重视,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科技创新也在不断深化。
凌明介绍,石窟寺保护涉及人文/社会科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数值分析、地球科学等多个学科,多学科协同攻关也成为石窟寺保护界的共识。在石窟寺岩体地质学理论和综合勘察技术、石窟寺风化病害精细探测与评估、古代建筑工艺和遗址材料创新应用研究、石窟寺预防性保护专项检测技术等多个领域,通过交叉创新和自主创新,我国构建了石窟寺特色文物保护理论与技术体系。
“要加强石窟寺及石刻系统性保护,多措并举,整体改善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凌明建议,要整合与利用石窟寺及石刻资源调查成果,选择区域代表性石窟寺及石刻价值研究、预防性保护、关键技术、展示利用等全链条系统性示范工程,进行协同整体性保护,并展开区域推广。要加快推进国家科创中心和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为今后文化遗产的科技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要制定系列行业技术标准规范,保障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刘汉龙在论坛上介绍了团队的新成果——一种微生物文物修复新技术。它是一种绿色环保技术,已在大足石刻上得到应用。
刘汉龙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科研人员与考古文博界加强沟通交流,进行跨学科合作,能为石窟寺保护带来新方法和新思路。近些年来,考古文博界越来越欢迎不同领域科研人员的加入。“这也是我们文物保护的一个新气象——更开放、更跨学科、更国际化。”刘汉龙说。
和论坛同步举行的“中国石窟寺保护成就展”,讲述了各地努力保护石窟寺的故事。
云南省建立石窟寺本体和环境监测体系,为石窟寺保护工作由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向主动的预防性保护转变奠定了基础;青海省积极开展数字化信息采集工作,西宁市对城北区北禅寺洞窟及壁画资源进行了三维扫描、无人机航测、近景摄影测量、附加文物信息提取、立面与剖面测绘、虚拟复原、沉浸式展示视频等数字化信息采集与制作工作;甘肃省自主研发出全国领先的古代壁画、土遗址保护及文物数字化成套技术,建成投入使用全国唯一的文物保护多场耦合实验室,为深入探索文物病害的成因、机理、防控、防治、修复等科技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
展览的结语这样写道:“通过不断努力,我们见证了保护技术的创新、管理方式的革新以及展示手段的多样化。这不仅增强了文化自信,更加深了民族凝聚力,也展示了中国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与担当。”
8月19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2024·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甘肃省敦煌市开幕。“经过70多年的努力,中国重要石窟寺重大险情基本消除,在石窟寺本体保护修缮、载体加固与环境治理、数字化保存与监测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卓有成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开幕式上指出,如今,融“价值阐释—监测预警—环境控制—灾害治理—保护修复”于一体的中国石窟寺综合保护理念成为共识,我国石窟寺保护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
石窟寺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不朽杰作,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中国石窟寺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更是造像艺术、壁画艺术和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
根据2021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我国共有石窟寺2155处、摩崖造像3831处,共计598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88处。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凌明总结道,近年来,中国特色的石窟寺保护理念日趋完善,大家对石窟寺价值研究越发重视,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科技创新也在不断深化。
凌明介绍,石窟寺保护涉及人文/社会科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数值分析、地球科学等多个学科,多学科协同攻关也成为石窟寺保护界的共识。在石窟寺岩体地质学理论和综合勘察技术、石窟寺风化病害精细探测与评估、古代建筑工艺和遗址材料创新应用研究、石窟寺预防性保护专项检测技术等多个领域,通过交叉创新和自主创新,我国构建了石窟寺特色文物保护理论与技术体系。
“要加强石窟寺及石刻系统性保护,多措并举,整体改善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凌明建议,要整合与利用石窟寺及石刻资源调查成果,选择区域代表性石窟寺及石刻价值研究、预防性保护、关键技术、展示利用等全链条系统性示范工程,进行协同整体性保护,并展开区域推广。要加快推进国家科创中心和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为今后文化遗产的科技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要制定系列行业技术标准规范,保障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刘汉龙在论坛上介绍了团队的新成果——一种微生物文物修复新技术。它是一种绿色环保技术,已在大足石刻上得到应用。
刘汉龙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科研人员与考古文博界加强沟通交流,进行跨学科合作,能为石窟寺保护带来新方法和新思路。近些年来,考古文博界越来越欢迎不同领域科研人员的加入。“这也是我们文物保护的一个新气象——更开放、更跨学科、更国际化。”刘汉龙说。
和论坛同步举行的“中国石窟寺保护成就展”,讲述了各地努力保护石窟寺的故事。
云南省建立石窟寺本体和环境监测体系,为石窟寺保护工作由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向主动的预防性保护转变奠定了基础;青海省积极开展数字化信息采集工作,西宁市对城北区北禅寺洞窟及壁画资源进行了三维扫描、无人机航测、近景摄影测量、附加文物信息提取、立面与剖面测绘、虚拟复原、沉浸式展示视频等数字化信息采集与制作工作;甘肃省自主研发出全国领先的古代壁画、土遗址保护及文物数字化成套技术,建成投入使用全国唯一的文物保护多场耦合实验室,为深入探索文物病害的成因、机理、防控、防治、修复等科技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
展览的结语这样写道:“通过不断努力,我们见证了保护技术的创新、管理方式的革新以及展示手段的多样化。这不仅增强了文化自信,更加深了民族凝聚力,也展示了中国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与担当。”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2-45829-0.html石窟寺保护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无锡首批技术转移导师“上岗”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