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铜陵市,位于既有铜陵长江公路大桥上游约720米处,一座红色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双层公铁两用钢桁梁桥,已在长江上展露。8月20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两侧桥塔高高耸立,主缆下方,悬吊着一段600多米的悬索主梁,而南北两侧桥塔,各有一段近300米的斜拉段主梁,分别由几十根斜拉索拉住,同时伸向悬索主梁。
这座在建桥梁为G3(京台高速)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是世界范围内首座千米级双层公铁两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钢桁梁桥,全长11.88公里,主跨988米,具有高速公路、城际铁路、货运铁路3种过江功能。
“再过几天,悬吊段主梁即将与两侧的斜拉段主梁同时牵手,实现全桥合龙。”中铁大桥局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项目经理刘幸福告诉记者,这种两个合龙口同步安装的方式,在世界范围斜拉—悬索体系桥型建设中尚属首次。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上层为六车道高速公路,下层为四线铁路(双线货运+双线高速客运),兼具斜拉桥和悬索桥的优点,具有结构新、跨度大、荷载重的特点。大桥公、铁荷载总和换算后相当于28车道公路载荷,总重在世界公铁两用桥中位居前列。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为何要设计成千米级斜拉—悬索协作体系钢桁梁桥?“根据通航等要求,跨江主桥考虑988米主跨方案,适合此种跨度的桥型有斜拉桥、悬索桥和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型。”中铁大桥院总工程师肖海珠说,三种方案在技术上均可行,但在结构刚度、布置合理性、施工方案及工期、经济性等方面优缺点不同。经过充分比选,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在主梁竖向刚度、对地形适应性、施工难度和工期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经济性方面优势更为突出,最终设计采用了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面临着巨大挑战。斜拉—悬索桥体,同时以千米跨度在高铁桥梁上应用,这种全新的桥梁结构前所未有,缺乏成熟可参考的技术经验,在设计研究过程中,必须探明解决各种不可预见的难题。经过大量分析研究,设计团队发现了主梁纵向位移变化规律、主梁刚度对端部吊索疲劳性能影响,首创交叉区段斜拉索和吊索错开锚固的方式及合龙安装方法。
仅以全新的合龙方式为例。“世界已有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合龙方式,是两端同时向跨中先安装斜拉段再安装悬索段,最后在跨中位置合龙,只有一个合龙口。”中铁大桥院G3铜陵长江大桥项目负责人邱峰说,这种安装方法,一是进度慢,只能按部就班按一个顺序来;二是工序复杂,辅助措施多,在安装悬吊段时,要不停地将吊索由临时转化为永久。而同步安装方法既方便又快速,粗略估计,至少可以节省3—6个月工期。
大桥建设还创新多种新装备,如世界首个9米分段智能液压爬模。
爬模,即爬升模板,给建设者提供空中“落脚地”。“以往的爬模工艺,单节混凝土施工高度都在6米以下,我们首次将单次浇筑高度提高到9米。”刘幸福说,与6米节段施工相比,9米爬模可减少12个施工轮次,在同等带模养护条件下,理论上可减少工期约120天。
专家认为,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建设在理论、体系、工法和结构进行了四大方面创新,为“中国桥”再添新桥型,给未来建设同类桥梁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是《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中规划的过江通道之一,于2022年1月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全桥59个节段钢梁架设仅剩两个用于合龙的节段。大桥建成后,对于发挥皖江承东启西、连接长三角和川渝鄂赣的中枢作用,促进区域交通优化发展、完善过江通道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在安徽省铜陵市,位于既有铜陵长江公路大桥上游约720米处,一座红色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双层公铁两用钢桁梁桥,已在长江上展露。8月20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两侧桥塔高高耸立,主缆下方,悬吊着一段600多米的悬索主梁,而南北两侧桥塔,各有一段近300米的斜拉段主梁,分别由几十根斜拉索拉住,同时伸向悬索主梁。
这座在建桥梁为G3(京台高速)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是世界范围内首座千米级双层公铁两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钢桁梁桥,全长11.88公里,主跨988米,具有高速公路、城际铁路、货运铁路3种过江功能。
“再过几天,悬吊段主梁即将与两侧的斜拉段主梁同时牵手,实现全桥合龙。”中铁大桥局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项目经理刘幸福告诉记者,这种两个合龙口同步安装的方式,在世界范围斜拉—悬索体系桥型建设中尚属首次。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上层为六车道高速公路,下层为四线铁路(双线货运+双线高速客运),兼具斜拉桥和悬索桥的优点,具有结构新、跨度大、荷载重的特点。大桥公、铁荷载总和换算后相当于28车道公路载荷,总重在世界公铁两用桥中位居前列。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为何要设计成千米级斜拉—悬索协作体系钢桁梁桥?“根据通航等要求,跨江主桥考虑988米主跨方案,适合此种跨度的桥型有斜拉桥、悬索桥和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型。”中铁大桥院总工程师肖海珠说,三种方案在技术上均可行,但在结构刚度、布置合理性、施工方案及工期、经济性等方面优缺点不同。经过充分比选,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在主梁竖向刚度、对地形适应性、施工难度和工期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经济性方面优势更为突出,最终设计采用了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面临着巨大挑战。斜拉—悬索桥体,同时以千米跨度在高铁桥梁上应用,这种全新的桥梁结构前所未有,缺乏成熟可参考的技术经验,在设计研究过程中,必须探明解决各种不可预见的难题。经过大量分析研究,设计团队发现了主梁纵向位移变化规律、主梁刚度对端部吊索疲劳性能影响,首创交叉区段斜拉索和吊索错开锚固的方式及合龙安装方法。
仅以全新的合龙方式为例。“世界已有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合龙方式,是两端同时向跨中先安装斜拉段再安装悬索段,最后在跨中位置合龙,只有一个合龙口。”中铁大桥院G3铜陵长江大桥项目负责人邱峰说,这种安装方法,一是进度慢,只能按部就班按一个顺序来;二是工序复杂,辅助措施多,在安装悬吊段时,要不停地将吊索由临时转化为永久。而同步安装方法既方便又快速,粗略估计,至少可以节省3—6个月工期。
大桥建设还创新多种新装备,如世界首个9米分段智能液压爬模。
爬模,即爬升模板,给建设者提供空中“落脚地”。“以往的爬模工艺,单节混凝土施工高度都在6米以下,我们首次将单次浇筑高度提高到9米。”刘幸福说,与6米节段施工相比,9米爬模可减少12个施工轮次,在同等带模养护条件下,理论上可减少工期约120天。
专家认为,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建设在理论、体系、工法和结构进行了四大方面创新,为“中国桥”再添新桥型,给未来建设同类桥梁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是《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中规划的过江通道之一,于2022年1月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全桥59个节段钢梁架设仅剩两个用于合龙的节段。大桥建成后,对于发挥皖江承东启西、连接长三角和川渝鄂赣的中枢作用,促进区域交通优化发展、完善过江通道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2-45986-0.html新型“中国桥”进入合龙倒计时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张闯:甘做航母的“第五道阻拦索”
下一篇:天地协同探索合金“混溶”奥秘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