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韩荣
武周山下,山西大同市云冈石窟景区,游客常年络绎不绝。
始建至今饱经1500余年风雨,云冈石窟依然风华绝伦。岁月更迭,这一瑰丽的世界文化遗产何以“青春永驻”?5月29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山西大同,探寻石窟的不老“秘密”。
给石窟配备“医生”
记者走进云冈石窟第六窟,恰遇工作人员在做日常保养。“每一项都要记清楚、写明白。当天的气候、温度、湿度,病害的类型、规格……”云冈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与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孙波告诉记者,他正悉心指导学生如何记录洞窟检测的相关数据。
“数据就像人的体检报告,哪里出了问题,一看便知。”孙波说,作为一位1500多岁的“高龄老人”,云冈石窟遭受过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同时面临不同程度的风化,部分洞窟的整体稳定性也亟待加强。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云冈石窟陆续实施了抢险加固、危岩加固及防排水等工程,有效解决了石窟的稳定性问题。近年来,在确保石窟安全的基础上,云冈研究院又开展了一系列预防性保护、精细化维护工程。
云冈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与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张少优打开超声波测试仪,双手拿起探头对准石窟岩体表面,随着位置的移动,身旁的测试仪屏幕上,出现了缓缓波动的线条……张少优向记者介绍,这是云冈石窟近年来运用的文物安全检测新手段,这台超声波测试仪就是给石窟造像量身定制的“B超机”。
“超声波在结构致密处的波速快、数值高,而在有松动的地方则反之。对于那些出现在岩体内部难以被肉眼观察到的‘病害’,做个‘B超’就清晰可辨。”张少优介绍,云冈石窟的石刻主要面临空鼓、起翘、开裂等13种“病害”,其中,仅第6窟就有800多处,而这些“病害”中,很多都是叠加出现,只有借助专业的检测仪器才能做出科学诊断。
近期,云冈石窟文物实时监测与预警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介绍,该平台主要承担石窟文物本体及保存环境的专项监测工作,可以对石窟内的气象环境,窟区空气质量、土壤环境做出监测。其还能对文物本体的风化、凝结水、渗透水等问题做出及时反应,就像24小时在线的“私人医生”。
目前,这位“私人医生”已覆盖20个监测区域,涵盖了8种监测类型,共设置了105个监测点位,全方位守护着石窟的“健康”。
为石窟延续“生命”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在云冈石窟第20窟大佛西壁,看到了一尊残损的立佛造像。这尊造像脚部以上早已损毁不见,令人叹惋。
杭侃告诉记者,得益于3D打印技术、虚拟修复技术,这座立佛得以“重生”。从抢救性保护到预防性保护,再到系统研究性保护,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正在加速升级。
“在保护好石窟本体文物的同时,为实现文物信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数字化是必经之路。”杭侃说。
2003年,云冈研究院开始涉足文物数字化领域。2005年,云冈石窟的外立面采集成功,完成了云冈石窟第一张厘米级精度外立面正射影像图,并绘制了第一张外立面线图。
如今,利用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等技术手段,云冈石窟开展了高精度数字化保护工程,现已完成石窟总量的2/3,数据精度可达到8K、0.03毫米。其中,第13窟的数字化重建与三维信息系统构建项目,攻克了国内大型单体高浮雕石窟寺整体洞窟高精度三维建模技术难题。此外,云冈石窟还编制完成了4项文物数字化地方行业标准,其中一项成为中部六省文物地方行业标准。
杭侃介绍,如今,越来越多游客来到云冈、恋上云冈。从过去的几小时匆匆游览,到现在有人甚至可以待上一整天。这让他感到欣慰的同时,更觉得保护工作责任重大。
“1500多年前,工匠给这些壁面赋予了生命。而今,我们的使命不仅是延续云冈石窟的‘生命’,更要留住其背后的珍贵历史。”杭侃说。
责任编辑: 李梦一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2-7105-0.html文化中国行 科技赋能典型案例丨山西大同:科技助力千年石窟“青春永驻”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