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发布报告称,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正在“围绕科学筑起一堵墙”。这严重阻碍了中美科学合作,特别是导致美国对华裔人才吸引力下降、中美学术交流减少,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生产力”降低。
NBER这份报告中的统计结果显示,2016年至2019年,中国毕业生在美攻读博士人数减少16%,美国华裔科学家科研产出下跌高达6%。可以说,报告披露了一个事实,即美国对中美科学合作的破坏已经“反噬”美国科学界,直接削弱了该国的科研能力。
众所周知,2019年美国开始有组织、大规模破坏中美科学合作。美国司法部于2018年11月推出了所谓的“中国倡议”。这项由美国联邦调查局主导开展、主要针对华裔科学家的调查计划一直实施到2022年3月,仅公开受到调查的科学家就超过150人,还有更多学者遭到秘密调查。与此同时,数以千计的中国留美学生和学者被美国相关机构拒签、吊销签证甚至驱逐出境。
在中美合作较为密切的生命科学领域,仅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就有接近200名与中国存在学术联系的科学家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审查。今年4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论文《中美紧张关系对美国科学的影响——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调查的证据》。文章将美国11.3万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按照是否与中国有合作史分为两组。结果显示,从2019年开始,就在NIH开启审查后,有合作史组的科研产出迅速下跌,至2021年跌幅超过10%。
可是,美国科学界的伤痕并不能使其某些机构和政客清醒。美国边境执法人员仍在持续粗暴滋扰、盘查、遣返中国赴美留学生和学者。美国国会部分议员则试图通过立法恢复表面上已经结束的“中国倡议”。6月24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甚至公开声称,中国留学生应该学习人文而不是科学。
就像美国众议员沃尔夫当年提出“沃尔夫条款”导致中美在太空合作上脱钩类似,美国的某些政客,也想推动中美在科学合作上脱钩。这种对中美科学合作的“刻骨仇恨”,也是源于其内心的傲慢和病态心理。他们认为只要围绕某个领域修建一堵墙,将中国挡在外面,就能阻止中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就能保持美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美国通过限制与中国的合作确实会对我国相关科学领域造成一定压力。但“小院高墙”这种美式“闭关锁国”政策,更让中国科学界展现出自立自强的决心。NBER发布的这份报告显示,随着美国加强对中美科学合作的阻挠,中国研究人员引用美国论文等科研成果的数量在逐渐减少,但中国研究人员的平均科研产出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美国的这堵高墙挡不住中国科学的发展。2022年8月,日本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在2019年全球引用次数排名前1%的大约17440篇科学研究论文中,中国占4744篇,超过美国,排名全球第一。2023年5月,《自然》网站发表文章称,2022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自然指数”数据库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论文发表量排名第一的国家。
无论是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的报告,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论文,都是在给试图破坏中美科学合作的某些政客敲响警钟:科学发展的正道是开放合作,最忌讳封闭和固步自封,围绕科学修建围墙,困住的只能是自己,结局也只能是作茧自缚。
近日,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发布报告称,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正在“围绕科学筑起一堵墙”。这严重阻碍了中美科学合作,特别是导致美国对华裔人才吸引力下降、中美学术交流减少,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生产力”降低。
NBER这份报告中的统计结果显示,2016年至2019年,中国毕业生在美攻读博士人数减少16%,美国华裔科学家科研产出下跌高达6%。可以说,报告披露了一个事实,即美国对中美科学合作的破坏已经“反噬”美国科学界,直接削弱了该国的科研能力。
众所周知,2019年美国开始有组织、大规模破坏中美科学合作。美国司法部于2018年11月推出了所谓的“中国倡议”。这项由美国联邦调查局主导开展、主要针对华裔科学家的调查计划一直实施到2022年3月,仅公开受到调查的科学家就超过150人,还有更多学者遭到秘密调查。与此同时,数以千计的中国留美学生和学者被美国相关机构拒签、吊销签证甚至驱逐出境。
在中美合作较为密切的生命科学领域,仅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就有接近200名与中国存在学术联系的科学家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审查。今年4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论文《中美紧张关系对美国科学的影响——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调查的证据》。文章将美国11.3万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按照是否与中国有合作史分为两组。结果显示,从2019年开始,就在NIH开启审查后,有合作史组的科研产出迅速下跌,至2021年跌幅超过10%。
可是,美国科学界的伤痕并不能使其某些机构和政客清醒。美国边境执法人员仍在持续粗暴滋扰、盘查、遣返中国赴美留学生和学者。美国国会部分议员则试图通过立法恢复表面上已经结束的“中国倡议”。6月24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甚至公开声称,中国留学生应该学习人文而不是科学。
就像美国众议员沃尔夫当年提出“沃尔夫条款”导致中美在太空合作上脱钩类似,美国的某些政客,也想推动中美在科学合作上脱钩。这种对中美科学合作的“刻骨仇恨”,也是源于其内心的傲慢和病态心理。他们认为只要围绕某个领域修建一堵墙,将中国挡在外面,就能阻止中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就能保持美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美国通过限制与中国的合作确实会对我国相关科学领域造成一定压力。但“小院高墙”这种美式“闭关锁国”政策,更让中国科学界展现出自立自强的决心。NBER发布的这份报告显示,随着美国加强对中美科学合作的阻挠,中国研究人员引用美国论文等科研成果的数量在逐渐减少,但中国研究人员的平均科研产出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美国的这堵高墙挡不住中国科学的发展。2022年8月,日本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在2019年全球引用次数排名前1%的大约17440篇科学研究论文中,中国占4744篇,超过美国,排名全球第一。2023年5月,《自然》网站发表文章称,2022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自然指数”数据库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论文发表量排名第一的国家。
无论是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的报告,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论文,都是在给试图破坏中美科学合作的某些政客敲响警钟:科学发展的正道是开放合作,最忌讳封闭和固步自封,围绕科学修建围墙,困住的只能是自己,结局也只能是作茧自缚。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2-8992-0.html“小院高墙”最终困住了谁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