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6日消息(记者王晶)26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回答央广网记者提问的有关“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方面的问题时,首先向大家通报了一组数据:职业教育每年培养超过1000万名毕业生;近年来,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70%以上的新增一线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全国总工会最近4年评选出的4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有32位毕业于职业院校。2022年评选出的30位中华技能大奖获奖者,有18位毕业于职业院校。
吴岩称,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职业院校确实是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
央广网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职业教育的,相信大家也非常关注。我们知道,职业教育是培养工匠的沃土。请问教育部将如何进一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谢谢。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徐想摄)
央广网记者王晶现场提问
吴岩表示,大家都知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有一道槛必须迈过去,这就是新型工业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要有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新闻发布会现场(刘健摄)
下一步,我们要重点做好四件事。
一是推进职普融通。在普通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职业启蒙教育,开设职业体验、技能类课程,从小培养学生掌握技能的兴趣爱好。在高中阶段教育,建设一批综合高中。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进一步完善职教高考内容与形式,优化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职教本科、应用型本科学校的衔接培养模式,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样化选择路径。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做实“一体”(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建强“两翼”(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政产学研方面推行“四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提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结合的紧密度、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适配度。
三是提升办学能力和培养质量。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深化产教融合,系统推进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实习实训基地等关键要素改革,加强“五金”建设,打造“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
四是创造良好环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让“一技在手、一生无忧”深入人心,让职业教育更加美丽,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谢谢。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4-180743-0.html培养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下一步怎么做?教育部答央广网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