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钦文在颁奖仪式上展示金牌。图/新华社
本届巴黎奥运会,中国“会说话”的年轻运动员不时给紧张赛事之外,带来一股清新惬意之风。
当地时间8月4日,在巴黎奥运会游泳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由徐嘉余、覃海洋、孙佳俊、潘展乐组成的中国队夺得金牌。在这场比赛中,潘展乐在最后一棒上演了大逆转,成就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高光时刻。
出圈的还有潘展乐的话语。有队友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潘展乐却说:“多亏了好队友,给我创造了信心。冠军是我们的,不满意的应该是别人,不会是我们!”话语间分寸拿捏得巧妙,安慰了队友,也直白地表达了自信,这番话迅速登上了各大新闻的热搜。
回望巴黎奥运会,除了激动人心的赛场比拼,运动员场内场外的表达,往往也是一个新闻热点。而看到他们在面对舆论时的表现,人们分明能感到一点,中国的年轻运动员越来越“会说话”了。
比如郑钦文在接受采访过程中,当被问及对“Queen Wen(女王文)”这个称呼的说法时,郑钦文说:“在这之前我会谦虚一下,说大家别这么说。但在拿到奥运冠军后,我觉得Queen Wen这个词怎么说呢,实至名归吧。”
再比如巴黎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三姿金牌得主刘宇坤,在被问及接下来的打算时幽默地回答:“先放假,工作都结束了,咱们是不是得先休息?”云淡风轻又风趣幽默地解答,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还有个人职业生涯奥运奖牌数达到10枚、中国队奥运史上奖牌数最多的运动员张雨霏,她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自己并不满意本届奥运会获得的都是铜牌和银牌,同时又对未来充满期待:“我永远不会放弃,对未来尽我所能。”
总的来看,中国的年轻运动员越来越自信了,也越来越从容自如地在镜头前真实表达自己。他们可以很自然地说着接地气的家常话,也会化用各种网络梗,不会刻意掩饰自己的自信,在遭遇挫折时也会大方得体地重新振作。
如果说运动员在赛场的表现是一种硬核的竞技能力,那么他们面对镜头和采访时的松弛感,展现的却是一种软实力。运动员的状态,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体育大国的自然外显。
8月5日的羽毛球女单决赛,何冰娇不敌韩国选手安洗莹,夺得银牌。赛后的颁奖仪式上,何冰娇带西班牙徽章上领奖台。何冰娇表示:“这是因为昨天的半决赛对手不幸受伤,我很心痛。我希望她能看到这一幕,也祝福她早日康复。”
这种胸怀和格局,展现了一个体育大国年轻运动员该有的样子。
2002年出生的郑钦文,是在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网球比赛之后,立下了打网球的志向。这是一个缩影,中国新一代年轻运动员从小就在一种开放、自信的语境下成长,松弛感和大场面,是一种时代的馈赠。
今天的年轻运动员,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他们早已习惯在世界级赛场中比赛,和顶尖一流选手对话。因此,他们对最高体育殿堂里的一切已经不再陌生。
他们知道自己在世界坐标中所处的位置,所以不再那么拘谨、局促,反倒有了更加开阔舒展的精神气质,更有底气地展露自己的个性。这是他们为何可以轻松应对媒体的原因所在,在聚光灯重重围绕的顶级赛事里,他们已经习惯了从容地展现自己,在赛场之外,他们获得了一种更加全面的“素质”。
犹记得参加奥运的中国第一人刘长春,默默地走完了一个人的奥运。今天的中国运动员早就历经了千锤百炼,甫一登场就是数百人的庞大队伍,是国内外无数媒体的聚焦。中国体育的存在感以及天差地别,投射到运动员的精神风貌上,自然也就大为不同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说话”的年轻运动员,也是在讲好中国故事。他们更加从容、幽默和国际化的表达,更是在展现中国体育乃至社会的面貌——活力、丰盈、自信、昂扬。这是争金夺银之外,中国健儿给我们的另一重惊喜。
撰稿 / 江城(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王心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4-81768-0.html年轻运动员的好口才,也是在讲好中国故事 | 新京报快评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