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至9月1日,2024首届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在山东滨州博兴县举行,来自各地的41个戏曲稀有剧种轮番登场:阿宫腔《白蛇传・游西湖》时而婉转,时而刚劲;台州乱弹《活捉三郎》充满民语乡韵,唱腔丰富;藏戏《金城公主》说唱灵动、歌舞绚烂……
“中国戏曲现有348个剧种。其中既有像昆曲、京剧、豫剧等流行区域广泛的剧种,也有流行于较小区域、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稀有剧种。戏曲稀有剧种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主任李小青说。
不少稀有剧种承载着古老的文化艺术基因,传承了古典戏曲的表演形式与浩瀚的剧目文本,保有鲜活独特的风土人情、方言声腔,生动展现了民间艺术审美与创造力。以 腔为例,细品剧目《黎明前夜》,演员常在板后起唱,真假嗓音混合,时粗时细,时高时低,一停一顿,节奏感颇强。
“ 腔发源于博兴县一带,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博兴县吕剧 腔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负责人周瑞介绍,“由于曲调一 一停似滚轱辘,按照本地人称‘滚轱辘’为‘ 轱辘’的方言习惯而得名‘ 腔’。”
虽说 腔历史悠久、唱腔独特,但方言味较重,伴奏偏单调,制约其发展;后因吕剧等新兴剧种在博兴的繁荣,地域风格浓郁的 腔一度沉寂,上世纪末甚至濒临失传。
挖掘与保护迫在眉睫。2005年,博兴县 腔剧团挂牌成立,一方面,整理家底、恢复老戏,保留 腔的本土味道;另一方面,与现代融合,通过适当创新唱腔、改进表演等,唱出老剧种的新气象。
博兴县探索多元途径,带动更多人爱上戏曲。每年组织开展 腔公益性演出活动百余场,2017年起在6所中小学校开展 腔教学工作;每年针对县域内12个镇(街道)的36家庄户剧团、800余名 腔爱好者进行专业授课,提升业余剧团演出水平。
“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稀有剧种保护传承,开展了多项相关调研,举办非遗剧种展演等活动,在中国戏剧节等品牌活动中关注稀有剧种比例与戏剧生态平衡。”李小青说,此次举办的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正是推动稀有剧种传承发展的重要举措。
好戏连台,灯光一次次亮起,一招一式,演员们演得投入,看台掌声此起彼伏。《黎明前夜》表演结束,一名演员在幕后难掩兴奋:“我想尽全力演好每一场戏,让更多人看到、了解、爱上 腔。”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6-111786-0.html稀有剧种,在传承中发展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电影《我的爷爷》即将上映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