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见习记者韩利明 上海报道 “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热议的高频关键词,其也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更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首要任务。
生物医药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全球主要大国都在争相发力布局。其是典型的以创新为主导模式的赛道,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将创新药、生物制造、生命科学集体写入:“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这标志着我国将把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命科学放在产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要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离不开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而这更需要生物医药、生命科学产业新质生产力来驱动。
今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在医药卫生界代表委员中也引发了热议,不少人认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提供了关键动力。
“我们必须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就表示,当前科学技术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如果在全球先进生产力的竞争中脱节,将对各项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
那么,到底该如何激发、培育生物医药、生命科学产业新质生产力?
何为“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虽然备受关注和议论,但如何理解这一概念也是当前一大关键问题。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荀玉根分析认为,1978-2000年我国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变。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中枢逐渐下滑。GDP增速中枢由2000-2008年的10.5%回落至2009-2019年的7.8%,2020-2023年则进一步回落至4.8%,2023年以地产为代表的“老经济”在GDP中占比下滑至25.9%。
经济增速的放缓反映出依靠资本投入驱动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或已难以满足新时代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未来我国经济增长要实现高质量增长,需要从传统要素投入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实现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升级。在此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在新发展阶段为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提供了重要指引。
在荀玉根看来,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有所不同,其摆脱了大量资源的投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六大产业;未来产业包括6G网络、可控核聚变、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深海空天开发等。2022年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在GDP中占比上升至13%,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是我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CIC灼识咨询创始合伙人侯绪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其本质即为先进生产力。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在多个维度上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它不仅在产业选择上展现出前瞻性,特别青睐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生命科学等具备巨大发展潜力和创新空间的领域。而且,新质生产力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不仅依赖传统的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更是深刻挖掘科技创新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上的巨大潜能。
正是这种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依赖,使得新质生产力能够实现对传统生产力的超越和跃迁,引领经济社会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迈进。
“新质生产力的一大鲜明特征是科技创新与应用,它不仅是提升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更是推动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驱动力。”侯绪超指出,医药产业具有技术密集特性,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对其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及商业模式创新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医药产业迈向新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提供明确且重要的方向指引。
强生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区主席宋为群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两会热词,也是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政府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必将进一步推动医疗健康产业的创新突破,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
亚盛医药董事长、CEO杨大俊博士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强调“创新药”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创新药’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令我们备受鼓舞。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之一是技术革命性突破,即科技创新,这正是创新药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引擎。”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根本驱动还是要靠创新。
当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正处于新周期开始阶段,一批具有创新实力的生物医药企业正在加速崛起。但是行业内外发展环境正面临剧变,不确定因素增多,给企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要激发、培育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那么,在创新药领域应如何深化改革,打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在侯绪超看来,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专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医疗需求作为人类的刚需,其存在与生命息息相关。在众多行业中,医药行业的未满足需求尤为显著,远超已满足需求,这预示着源源不断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亟待解决的需求如洪流般涌动,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是,全力推动研发突破和技术创新。医药行业凭借其科学与技术的进步,能够持续推动能力与效率的提升。医药行业即便在某一细分领域取得点滴突破,也能为解决重大问题贡献重要力量。
三是,高度重视人才这个第一生产力。医药行业人才比较集中,高门槛决定了他们不会轻易离开这个赛道,无论高潮低谷,这些人会持续地在行业内深耕,这保证了持续创新和效率提升的坚实生产力基础。
“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意味着对传统医药产业的淘汰。医药创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传统医药产业历经多年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仍具备广泛的市场需求。”侯绪超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的,在于推动传统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其生产效率、优化产品结构,并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传统动能,如成熟的制药工艺和丰富的临床试验经验,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新质生产力的注入,则能为传统产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通过合理整合传统与创新要素,我们可以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进而推动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融合传统与创新的策略,将为医药产业注入强大的动力,引领其迈向更加繁荣与健康的未来。”侯绪超说。
创奇健康研究院执行理事长蔡江南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从药监局的审批高效化、支付端创新化,到如何更便利地让药械进入医院采购、被医生及患者使用等方面,在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上,确实存在一些堵点。如何打通堵点?关键在于真正地使“三医”联动起来。
“当然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产品创新,并不意味着要抛弃原有的产品和赛道。特别是对于我国来说,科技发展、创新等水平相对世界一流水平尚存距离,大量的产值、就业还需要由原有的赛道支撑。”蔡江南分析,“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原有的产品应该要两条腿走路,并不拘泥于是哪个赛道。每个赛道都有可能存在创新的做法,都有可能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为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层面也在不断发力。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将创新药、生物制造、生命科学集体写入。
可以说,我国发展生物医药、生命科学新质生产力的大幕正在加速开启。那么,未来哪些细分赛道将成为行业、政策和资本的发力点和关注点?对此,侯绪超分析认为:
首先,生命科学领域比较火,这是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数万亿级别大市场的科学基础,从医药小分子、大分子的研发工具,到细胞基因治疗的培养设备,到诊疗流程中的微创化、精准化、智能化等方向上的技术基础,生命科学的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参与者,在中国这个大市场的驱动和支持下,都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以创新药为例,从一级市场投资标的的情况来看,解决临床刚需的、综合研发实力强的创新药项目仍将受到追捧,特别是研发管线中有产品接近商业化阶段的创新药公司,将会受到政府资金和投资机构的双重支持。
其次,国产医药供应链上游会起来,以生物工艺解决方案为例,国产化崛起将是趋势。中国在这方面的产品质量其实已经与外资公司不相上下,而且成本优势明显。中国在制造上,只要用心去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别的国家是比不了的,加上医药供应链安全问题,这个市场将有比较大的发展机会。
此外,未来医学发展正朝着适应症人群细分,精准靶向、个性化治疗的方向前进。更多跨学科领域的突破和创新技术的引入使得治疗手段更加多样,前瞻的技术方向百花齐放,譬如细胞基因治疗、再生医学、蛋白降解技术、干细胞技术、医疗人工智能、消费级医疗需求的严肃医学满足、疾病早诊及复发监控等领域都显现出不俗的发展潜力。
“医药是一个长坡厚雪赛道,关键是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专注于研究适应症中的痛点和难点的企业依然会受到认可。”侯绪超说。
医药是促进人们生命健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大幅度增加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投入,激发科学家的创新活力,鼓励原创药物的研发,为原创性新药商业化成功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针对生物医药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在研发、准入、生产、使用、支付各环节给予全链条的支持,各方正努力营造一个鼓励源头创新的制度环境以及创新生态。
蔡江南表示,“新质生产力”的着眼点在于“创新”,其特点可概括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而生物医药行业代表着一种高科技,和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从这个角度出发,大力促进生物医药发展,对于国家提升新质生产力密不可分,下一步则要思考如何促进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
“从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来说,包括药品、器械等领域,距离世界一流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促进创新、提升新质生产力方面,如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需要重点关注从0到1的创新。这对于提升国家经济发展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蔡江南强调。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7-1086-0.html两会观察|“新质生产力”成生物医药发展引擎,哪些细分赛道将成动能激发点?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