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珠海报道 粤港澳三地在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方面具有不同优势条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将有力推动中医药在新时代的传承创新发展。
12月6日,为期三天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服贸会正式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作为本次粤港澳大湾区服贸会分论坛之一,由广东省中医药局指导,广东省商务厅、珠海市人民政府、横琴粵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主办,横琴粵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承办的“以现代化国际化引领 推进中医药守正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及中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当日在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成功举行。
今年是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开局之年,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近年来,多项中医药治疗慢性难治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取得一系列高质量证据,也得到了国际的认可。
论坛上,监管机构领导、院士专家以及行业企业嘉宾们围绕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以及中医药守正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希望助力破解中医药创新发展中的科学和技术难题,共同推动中医药高水平创新、高质量发展。
随着中医药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举措,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也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必答题。
当前,在党中央、国务院划定的粤澳深度合作区,中医药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1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不仅为横琴开发开放绘制了蓝图,还为粤澳深度合作按下了“加速键”。按照《总体方案》规划,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是合作区四大产业之一,也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方向。《总体方案》要求,优化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路径,以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为载体,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营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中国特色的医药创新研发与转化平台建设持续提速。
作为《粤澳合作框架协议》首个落地项目,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正成为推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
据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董事、总经理杨晓辉在论坛上透露,产业园在多个方面已取得突破,如中药跨境委托生产和中医药海外推广取得新成就。产业园持续发挥“粤港澳中医药政策与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功能,粤澳药业制造的“马交牌千里追风油”获得首张澳门药品跨境“委托制造许可”批件,实现 “横琴生产、澳门监制”政策出台后首个项目落地;产业园“粤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心”牵头协调,成功推动广东省中医院5款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跨境至澳门镜湖医院使用,此举填补了中国境内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跨境使用的空白。
杨晓辉强调指出,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大湾区医疗及中医药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广东省委横琴工委委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符永革也在致辞时表示:“中医药是粤澳深度合作的核心关键词,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国际化是琴澳联合实现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作为横琴中医药产业的重要载体,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还通过开展国际教育培训,拓展了葡语国家中医药市场。以澳门为窗口、莫桑比克为试点,横琴创新推出‘以医带药’的国际化推广模式,并在佛得角及周边国家复制推广。未来,横琴粵澳深度合作区将全力支持“澳门注册+横琴生产”等发展模式,积极改革创新,全力推动中医药出海远航。”
随着横琴粵澳深度合作区产业配套和政策环境的日趋完善,越来越多中医药企业选择落户横琴粵澳深度合作区。特别是自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落成发展至今,引进企业超过190家,逐步构建覆盖中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疗服务等多领域的产业体系,产业集聚效应初具规模,为澳门“1+4”适度多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的主要责任主体,目前广东中医药发展顶层设计日臻完善,政策措施更加健全,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相对成熟的政策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在新时代的传承创新发展。
据广东省卫健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在论坛致辞中表示,广东要在“建高地、育名医、强基层、推名医、保健康”等方面下工夫。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以医带药,促进中医药国际市场的注册和销售,扩大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应用范围和影响力。
“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资源禀赋和综合优势,深化政策互融互通,让体制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共同服务于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主题,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健康湾区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徐庆锋指出。
随着国家高度重视、企业积极参与,保护好、挖掘好、发展好、传承好中医药已形成社会广泛共识,中医药加速进入黄金发展期。
在政策、需求等积极因素推动影响下,国内中药行业整体进入景气区间。据工信部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中药市场整体规模达到8864亿元,其中包括中药材主营业务收入1945亿元,中成药主营业务收入4862亿,中药饮片主营业务收入2057亿元。随着国家政策红利不断释放,预计中医药行业在未来的2021年至2025年期间将以6.93%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扩张,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1万亿元,达到21826.6亿元,实现万亿规模发展。
尽管中医药行业保持着高增长区间,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中医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中医药优质医疗服务资源总体不足,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仍较薄弱,中西医协同作用发挥不够,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和应急救治机制有待完善,传承创新能力有待持续增强,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仍需提升。
数字化技术也被认为是解决中医传承创新痛点的一剂良方。“十四五”时期,信息化进入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新阶段。信息化是引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信息革命机遇,加快信息化建设,激发中医药行业新发展活力,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西医融合创新研究院院长刘良在论坛演讲时指出:“数字化是现代科学的象征,也是当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和走向世界之所需。数字化、工程化、智能化,以及精准中医药个体化诊疗系统的建立,能使传统中医药取得突破性发展,并为世界医学和人类健康做贡献。当前,建立以多元化学质谱、多元生物组学、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多学科融合创新前沿技术,是开辟中医药科技创新赛道、赢得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强大动力引擎,值得高度重视。”
刘良强调,在传承创新中,中医药传统的经验不可丢,同时现代的先进科技也不可少。并指出,当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生命科学领域的生物组学技术,为中医药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和实现路径。
作为国内中医药数字化生产智造的行业标杆,近年来,华润三九成功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企业实际的智能制造跃升之路。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深蓝(智能制造)实验室执行主任包彦宇介绍:“面向‘十四五’,华润三九智能制造以创新为出发点,以数据和技术为驱动,争当创新的实干者。瞄准这一目标,深蓝实验室智能空间与智造空间通过整合内外部智能制造资源,打造成项目孵化器;通过激励创新,推动业务流程创新、制造模式创新、解决生产过程的共性问题,推动技术创新,建设创新协同平台。为行业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大众健康服务。”
在包彦宇看来,智能制造是一种新型生产组织方式,它给药品企业带来新收益,有别于药品传统制造模式,智能制造“能”创造新价值。
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源泉,离不开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创新、临床研究实践和产业创新发展。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暨南大学岭南传统中药研究中心主任曹晖在演讲中表示:“中药现代化就是以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为基础,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和规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中药。尽管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个中药产品以所谓药品身份进入西方主流社会,但20多年的时间足以让我们对‘中药现代化’的理解更加清醒和现实。当我们把放眼国外市场的目光收回国内,却低头发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所依赖的主流市场在中国。”
在曹晖看来,现代化(国际化)并非一蹴而就,中医药振兴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盘布局、系统谋划。
澳门中药研发中心副主任、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主任王胜鹏认为:“中药创新研发离不开创新团队与学科建设、国际化中药创新人才培养、国际一流中药创新研发平台创建,以及学术创新与国际拓展。”
而澳门在这方面具有优势,特别是澳门中药研发中心更是汇聚行业产学的顶级机构,并成为澳门官方权威中药质量检定中心。为政府、大学和委托机构提供中药检验检测技术服务。
因此,王胜鹏建议,推进大湾区中医药创新发展可充分融合澳门科技优势与大湾区产业优势,打造具有澳门自主知识产权与特色的中药研发底层技术,形成“品种-品质-品牌”纵向转化体系。
近年来,为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中医药更好地“走出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2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印发《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进一步扩大中医药全球应用范围。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陈立新看来:“近年来,国际中医药发展总体形势喜人,正在得到更多的支持与认可。当前,国际中医药组织的作用日益突出,并正在形成合力、凝聚力。当前应把握时机,整体规划,强强联合,创新发展。未来,重点支持中医药产学研用开放发展,提升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医药传播、应用与发展,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成为一大方向。”
其实,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互为因果。没有中医药的现代化,就很难走出去实现国际化。目前振兴发展中医药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让古老的中医药焕发青春,国家开出了守正创新的药方。
在本次论坛上,澳门中医药学会会长石崇荣,丽珠医药集团中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四川光大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尚强,广州海博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帅帅,君圣泰医药中国区副总经理及执行董事于萌,京师北中横琴科技研究院执行董事刘铮围绕“中医药守正创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这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在对话主持人,大湾区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中心主任、广省家庭医生协会会长吴育雄抛出“中医药守正创新如何理解,到底守的是什么正,创的是什么新?”问题时,各位嘉宾讨论热烈,尽管命题宏大,但见仁见智。特别是在创新上,嘉宾们还是有广泛共识,那就是要加强在物质基础、效益成分,包括作用机制,特别是临床循证医学证据等各方面的研究,这是企业一个很大的创新方向。
此外,石崇荣表示,创新发展是中医药发展的关键地方,应该摆在重要的位置。此外,创新中医药对促进各种中药气泡水、中药咖啡等传统零售,都是有很大作用的。可以将中药转化成更多保健的衍生产品,如药食同源的保健食品或日用品,既有一定疗效也是日常普及的食品用品。如何保证中医药的疗效,也要进行产品创新,这些都是新的研究课题。
于萌认为,从科学技术来讲,要看到传统医药在长期应用中积累的大量历史性、有效性数据,这是中医药基础药物开发的一个宝藏,也是从科学性上最需要守住的一个“正”。但是从产业角度,还要做更多创新,一方面,在传统的中药国际化、现代化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是一大痛点。另外需要对物质基础做更深入理解,在这个基础上,要更深入挖掘中医药的新适应症和新的临床应用,以及新分子的设计,新的结构挖掘等。
而在尚强眼里,守“正”核心一是尽量采用道地产出的中药材,从源头保证产品的品质。同时要坚持采用中药材传统的特色炮制方法。还要严格执行注册工艺和工业生产操作细节。
王帅帅则特别提到,院内制剂就是一个很好的守正体现。创新方面,有没有机会把院内制剂转化为新药,把它开发出来。不单单是在本医院用,未来希望走向全国甚至走出国门,可以应用到全球。
刘铮则强调,守正守的是疗效的正,创新创的是方法的新。什么是疗效的正,很大程度上,尤其对于中医药来说,疗效的正源自于药材,这是中医药产生之根本,也是所有中医药疗效保证的根源。而创新药研发,意识里面每个人都有,但是如何将创新药真正应用到市场上,需要有很好的政策导向。要有对创新药大胆尝试的机遇,或者说尝试的人群。这个其实是保护中医药产业真正守正创新的基石,也是保护每一个中药研发人员、中药研发组织、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真正坚守的本心。
此外,嘉宾们还围绕如何说清中医药临床疗效、作用机理,以及如何获取有效的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数据等问题展开了交流探讨。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7-132-0.html守正创新迈向万亿新时代 粤港澳大湾区服贸会中医药论坛成功举办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