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韩利明 上海报道 听力障碍是全球发病率第三高的慢性疾病,仅次于关节炎和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2021年世界听力报告》显示,全球约有15亿人不同程度地受到听力损失的影响,预计到2050年可能会增加到25亿,其中至少7亿人将需要听力康复服务。
聚焦国内,据2016年中国残联数据显示,中国患有听力减退的人数有2.06亿,占总人口15.84%。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听障新生儿2万至3万人。此外,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加深,老年性听力损失也不容忽视。
助听器是改善听力损失的有效辅助手段之一。然而《2021年世界听力报告》显示,在全球能够受益于助听器的人群中,仅有17%的人实际使用了助听器。其中,英国和法国的助听器渗透率均超过40%,美国约为27%,我国仅为5%左右。
为何我国助听器渗透率远低于其他国家?“一方面,我国听力健康意识有待提升,有些听障人士没有意识到听力损失,或是不了解、不愿意接受助听设备。另一方面,助听器价格高昂,渠道和服务有待完善,有需求的听障人士难以买到合适的助听器。”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康复辅具行业的重视和政策倾斜,听力辅具行业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但仍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催生助听器市场新的机遇,叠加巨大的国产化发展空间,国内企业如何与海外巨头一同重塑助听器市场?
我国人口基数大,助听器市场潜力巨大,市场规模也在逐年增长。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助听器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未来趋势预测》,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3.3亿美元的水平。
但目前国内超90%的助听器市场份额被五大国际听力集团所占据,包括WS听力集团、索诺瓦听力集团、W.D.H听力集团、瑞声达听力集团、斯达克听力集团。且基于中国市场的发展空间,五大国际听力集团纷纷在中国设立了生产基地、研发中心或营销公司。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联影微电子首席执行官刘悦认为我国助听器赛道仍存市场机遇,“目前助听器市场上,消费者对品牌并不敏感。同时,行业在产品和技术侧也存在一些痛点,比如降噪水平有待提高、啸叫抑制仍有缺陷、康复闭环尚未成熟等。”
“绝大部分进口产品的技术处理和临床研究是以西方语言和西方生活环境为基础的,而中文的语音语调、中国人的生活环境与西方存在较大差异,也造成了市场上缺少真正适合中国人的优质助听器产品这一现象。”刘悦指出。
联影微电子助听器事业部总裁王法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助听器用户最核心的需求就是在听得清的同时不受到干扰,但这恰恰是很难实现的。以听得清为例,这要求助听器在精准放大声音、补偿用户‘千人千耳各不相同’的听力损失的同时,在各种复杂噪音环境中精准识别语音和背景噪音,并把噪音干扰一应去除。”
这也涉及助听器的两大关键核心技术,芯片与算法。具体来看,芯片处理能力是决定助听器性能的基石,算法是决定助听器音质的核心。而这两项,是当前国产品牌久久未能实现突围的难点,也是我国助听器产业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
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是本土企业实现追赶、构筑护城河的关键。以助听器为核心业务的锦好医疗在2023年年报中强调,未来将持续推进自主芯片的应用和自主算法的优化、迭代。
此外,在今年CMEF展会上,联影微电子依托自主研发的异构六核芯片和边缘侧神经网络算法,首发医疗级助听器全系列产品。据了解,联影微电子是联影集团旗下子公司,这也是联影集团跨界进入C端市场的重要布局。
王法指出,“完整的自研算法团队和自研整机团队协同共进,是目前医疗级助听器实现市场成功的关键。芯片底层技术逻辑是相通的,在攻破关键技术后,进行产品全面覆盖也会更游刃有余。”
五大国际听力集团旗下品牌主打线下专业验配销售模式,这也是传统的助听器销售模式,由专业验配师根据听力障碍者的听力损失状态和自我需求,使用专业的助听器选配设备,帮助听障人士选择适合个体的助听器,并为听障人士后期使用助听器与康复提供解决方案。
受复杂的听力服务流程等因素影响,轻度听力损失人群的助听器佩戴率极低。随着非传统渠道销售助听器模式的深化,我国及全球其他地区进一步打破原有的线下验配助听器的固有商业模式,形成新的线上销售渠道或线下直销渠道。锦好医疗在2021年发布的招股书中也指出助听器OTC化趋势。
不同于各企业加速布局消费级助听器,联影微电子选择拥抱医疗级助听器。王法解释,“从存量市场格局来看,医疗级助听器仍处于绝对领先的状态。此外,消费级助听器包括各种丰富的互联网渠道,让助听器更加易达易用,这是肯定的。但一个好的消费级助听器首先也应该是一个好的医疗级助听器。二者的区别更多是在于销售渠道的不同。”
作为一种高精密医疗器械,助听器通过放大声音来改善听障患者的听力状况。区别于简单的扩音器,助听器需要根据每个用户的听力损失程度和情况,进行个性化听力补偿。真正落实高质量验配是当前助听器企业的布局重点,也是普遍面临的痛点。
锦好医疗2023年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共扩张12家门店,持续深化线下验配服务。同时,助听器销售网络的扩大,也带动配套服务的发展和兴起,例如APP自我检测、远程验配等模式。2024年,锦好医疗将同时发力OTC渠道和专业验配渠道。
王法也表示,从用户收益的角度看,好的验配流程仍是必须的。但具体到渠道、验配软件上,是否能够通过先进的算法赋能,降低验配门槛、提升服务效率,目前仍在探索,且投入大量研发精力。从行业整体验配服务水平来看,企业如何联动业界专家,共同打造验配的标准模式,以此提高行业的服务水平,培养听力专业人才,这也是未来商业模式中重要的部分。
公开数据显示,国际上平均每5000人拥有1位听力师。美国拥有42名听力师/30万人口。中国大陆仅500名听力师/13亿人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聋人协会主席杨洋提交了《关于建立听力师系列职称评定专业考试系统》的提案。
由此看来,建立行业标准、解决专业人才问题仍是助听器企业必须跨过的一道坎。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7-13979-0.html五大巨头垄断九成市场,本土助听器企业如何突围?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