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应用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委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抗衰老专委会共同主办,围绕络病理论体系传承、创新、转化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作公开发布。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作题为《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应用》的报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徐春波系统介绍了络病理论创新转化成果,及其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国际化、现代化的重要作用;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贾振华教授阐述了肺络病证治理论在指导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脉络学说为解决微血管病变提供原创理论指导
吴以岭院士在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应用成果发布会上表示,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针对微血管病变这一国际医学界难题,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带来了理论创新与临床突破。该学说以“营卫理论”为核心,建立起血管病变的临床辨证诊断标准,并揭示了调营卫气血治疗血管病变的用药规律。这一项目已入选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2012-2022),名列第一大类别“中医药新学说新学科形成”首位,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吴以岭院士称,其团队通过长期研究发现,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以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为启动因素,涉及血液成分、神经体液等多个维度的复杂网络病变规律。通络干预能有效调节病变网络节点,显著改善微血管状态。循证医学研究进一步证实,基于脉络学说研发了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等通络药物,其中通心络胶囊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研究论文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成为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作报告
建立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指导抗衰老研究
在报告中吴以岭院士还指出,其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40余年不懈努力,在传承古人络病研究基础上,首次系统构建络病理论体系,创立中医络病学新学科并建立两大学科分支——“脉络学说”和“气络学说”,其中,首次以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为指导,在抗衰老理论、临床、实验、新药方面取得了突破。
据吴以岭院士介绍,基于气络学说构建的精气神理论,总结出“精是生命起源、气是生命动力、神是生命体现”的生命整体观,诠释了生命形成、生命运行动力、脏腑功能、神识思维等关键科学问题,提出衰老发生的核心病机——肾精虚衰是衰老根本、元气亏虚是衰老关键、形神耗损是衰老表现,强调生命的寿夭取决于精气神的盛衰,精元亏虚累及五脏是肾精元气虚衰导致系统衰老及相关疾病发生的共性病机,确立了补肾填精、温扶元气、充养形神的治法。
络病创新转化成果加速中医药国际化步伐
徐春波在现场指出,络病理论作为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典范,不仅在心脑、呼吸、内分泌等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而且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该理论体系下构建的“脉络学说”和“气络学说”分别指导微血管病变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类疾病的防治。转化创新中药14个,其中10个列入国家医保目录,5个列入国家基药目录。
依托“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络病理论指导研发的创新药物如通心络、参松养心、连花清瘟等已累计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注册批文,惠及广大海外患者。这一成就不仅提升了中医药国际影响力,也有力推动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徐春波呼吁各方共同推进络病研究学术成果的传播与共享,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
肺络病证治理论为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供新策略
在会上,贾振华教授详细阐述了肺络病证治理论在指导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该理论系统解析肺络结构与功能,揭示了“气络-气道-血络”传变规律及关键驱动因素,提出“首重病因、疫毒早逐;清肺化痰、阻断传变;双重干预、整合调节”的防治策略,确立“清瘟解毒”“宣肺泻热”“化痰止咳”等治法,为应对新发呼吸系统传染病提供了有效的中医解决方案。
“肺络病证治研究与创新转化成果以扎实的科研证据和临床价值,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显著提升了中医药在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控中的地位,推动了中医药国际化进程。”贾振华教授说,团队组建了高水平交叉创新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未来将持续深化肺络病证治科学内涵研究,探索连花系列药物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科学价值,为全球公共卫生贡献中医药智慧。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7-16695-0.html络病理论创新引领 助力破解微血管病变等难题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