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普通人来说
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无非就是
“吃喝拉撒睡”
这五件事中有四件
与消化道息息相关
但不巧的是
发生在消化道的癌
几乎占据了所有癌症的半壁江山
中晚期治愈率还不足30%
所以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才是王道
肚子不舒服,胃肠镜下鉴真凶
苏大爷(化名)今年55岁了,是土生土长的宁波人,这过去的几十年他几乎都没怎么离开过老家,他总跟家里的老伙伴开玩笑说:“要留住一个男人的心,就要先留住男人的胃,我的嘴啊只能吃得惯家里的菜咯,我就好榨菜、腌蟹这一口。”
七月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虽然吃嘛嘛香,但他的“拉撒”不太正常,近一个月都在拉肚子。在儿女的催促下,他才去当地医院做了胃肠镜。看到结果的他有点笑不出了,检查结果提示:“食管黏膜改变”“胃体Ⅱc病变(胃体凹陷型病变)”。
好家伙,苏大爷感觉自己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这里那里都不好了!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儿女赶紧带着检查报告,领着他上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一)季峰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
“医生,我这到底是什么病?黏膜改变是什么,胃体病变又是什么?不过应该不是癌吧,我看别的真生癌的都是写某某癌症早期、晚期之类的。不然的话,生个癌可就要命咯。”苏大爷紧张地盯着季峰主任医师。
专家开口安抚道:“食管黏膜改变和胃体Ⅱc病变提示您可能存在早期食管癌和胃癌。但所幸发现较早,癌细胞仅出现在黏膜浅表层,只需要做一个微创手术基本上就可以将其完全治愈,所以您也不用太过担心。”
用“镜子”击破五处癌变,病灶一一清除
入院第二天,在做好术前准备后,季峰主任医师便为苏大爷同时安排了放大胃镜精查和内镜治疗。
通过胃镜精查,专家在苏大爷的胃体上部后壁发现了一处较明显的病灶、食管胸段两处病灶,除这三处外,在胃窦大弯和食管近贲门处均又发现了一处极不明显的病变。通过进一步放大电子染色内镜对病灶表面细微结构的观察,季峰主任医师初步判断以上五处病灶均为早期病变,符合内镜治疗适应症,便为其逐一进行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消化道早癌经过内镜下综合评估,包括大小、表面微腺体和血管情况、分化类型、有无溃疡、浸润深度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风险极小。”季峰主任医师接着介绍,“这种情况下通常在治疗的时候只需将病变所在区域的黏膜完整剥离即可实现类似外科手术的治愈性效果。”
术后两天,苏大爷就利索地起床回家了。季峰主任医师不忘叮嘱他:“尽管这五个‘炸弹’都已经拆除,但您的胃和食管‘土壤’不好了,其他区域仍有长肿瘤风险,所以一定要定期复查胃镜,长期随访。”
病情早诊断 隐患早遏止
精细的手术操作你可以交给有经验的医生,但早发现、早诊断对我们来说更重要。
“如果发现得早,消化道早癌的治愈率在90%,而一旦进展到中后期,治愈率则不到30%,所以早期的诊断十分关键。”季峰主任医师提醒道,“但消化道早癌往往没有任何早期症状,早期检出率非常低,等到出现恶心呕吐、腹部疼痛、消瘦等表现时,往往已经到了中后期,此时再介入治疗,就会大大降低治愈可能性,人也更加受罪、花费也更多。”
江浙一带是消化道癌症的重灾区,这与饮食习惯密不可分。据相关研究表明,热烫饮食、腌制饮食、辛辣饮食、油炸饮食、高盐饮食、霉变饮食、快速进食、不规律进食等都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病风险。除了这些饮食习惯外,遗传、饮酒、吸烟也是诱发消化道癌症出现的高危因素。
我们的消化道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组成,所以每一口食物下去都可能会对所过之处造成影响。“在排除患者的家族史影响之后,消化道癌对苏大爷‘青睐有加’,很可能是因为他的饮食习惯所导致的,比如他长期的烟酒史以及爱吃腌制食品的习惯。”专家分析道。
季峰主任医师提醒大家:“对于年龄超过40岁的,或者是家族中有人曾患过消化道肿瘤,以及重度吸烟、饮酒、喜烫食、腌制食物的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消化内镜检查,对于普通人群来说,也尽量保证平均两三年能做一次内镜检查,以确保能够尽早发现消化道肿瘤,及时治疗。”
来源:浙大一院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7-21-0.html大爷一检查发现5处癌:“平时就好这一口!”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