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韩利明 上海报道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和治疗费用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的基础上,足部发生溃疡、感染甚至坏死。许多患者因此失去了足趾、下肢甚至生命。全球糖尿病足患者人数逐年上升,给患者家庭及卫生保健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
2024年1月11日至13日,由上海市医师协会、上海市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上海市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糖尿病足工作组主办的“上海市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糖尿病足工作组第一届年会暨2023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糖尿病足论坛、D-foot International全国糖足治疗模式及最佳临床实践培训班”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围绕糖尿病足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演讲,并结合临床热点话题广泛交流探讨。此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冉兴无教授在会上主持《IWGDF糖尿病相关足病预防和管理指南》(下称“《指南》”)中文版发布仪式。
上海市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会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符伟国教授指出,“糖尿病足工作组成立的宗旨即希望依托上海市医师协会平台,充分发挥多学科协作优势,接轨全国和国际最新发展,为降低糖足的截肢率和死亡率,减轻卫生经济负担不断积极探索,建立可复制的先进模式和标准,先全国推广,努力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主任医师许樟荣教授表示:“糖尿病足治疗困难,预后差,但可防可治,关键是及早发现、及早规范化治疗,严重患者必须有专业化的多学科合作团队来完成医疗护理和康复,注重贯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分级管理、专业化规范化诊治和团队合作。”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复发率高,对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与压力。其中,足部溃疡是糖尿病足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的重要原因。
《指南》指出,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超过600万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大约每2秒会有一例新发足溃疡,一半以上的溃疡会出现感染,1/5感染的溃疡患者需要住院治疗,15%-20%的住院患者接受了某种截肢手术,每19秒就有一次截肢,每53秒就有一次大截肢。
据统计,糖尿病足溃疡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率增高,预后不良造成患者生存质量下降,5年内死亡率可达43%至55%,在合并糖尿病相关截肢史的患者中死亡率更是高达60%,甚至高于部分恶性肿瘤。
具体到国内,我国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具有病情复杂、感染状况严重、预后不良的特点,临床诊治中也存在筛查评估不到位、治疗不规范的问题。成功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相关足病有赖于训练有素的团队,从整体视角将足溃疡视为多器官疾病,联合相关的学科共同处理。
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中京教授表示:“MDT(多学科诊疗)团队对糖尿病足的愈后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过去我国糖尿病足的诊疗模式基本都是‘单兵作战’,各学科都是治疗糖足的一个部分,但现在通过多学科理念,逐渐转为团队协作模式。”
同时,王中京也指出,具体怎么融合,是多学科协作上存在的问题;此外,MDT团队逐渐走向技术上融合,让更多的医生参与到糖尿病足治疗中,这就需要加强医生的培训,包括基层医生和相关学科医生的培训。
有效、规范化的诊疗需要相关的体系和指南。贯彻落实国内外糖尿病足临床指南是提高糖尿病足防治能力、规范诊治行为、降低糖尿病足截肢率和医疗费用的重要环节,也是造福于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的实际行动。
许樟荣总结,一方面,现阶段糖足诊疗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规范导致很多病人治疗效果不佳,转诊太晚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要推广指南,强调规范化整治,把现在经过实践证明的好的、科学的方法推广应用。另一方面,从全球范围看,缺乏高质量糖尿病相关治疗研究。受限于足溃疡愈合的多重影响因素,难以通过完全对照证明某一种方法有效,但值得去做。
“在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研究中,要做到科学合理、避免偏倚,实施有科学对照的研究并能得到有充分说服力的临床结果,是相当不易。”许樟荣表示,“我们理解《指南》所提及的公平性和可行性,也不要因此而放弃创新的实践和努力。”
据世界糖尿病足协会主席Zulfiqarali G.Abbas介绍,国际糖尿病发生率不断上升,尤其是在低中收入的国家,预期国际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未来20年内增长超过134%。随着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也在不断增加。
“我们的目标是预防和减少因糖尿病而导致的非必要截肢,并且希望在2026年可以将下肢截肢率减少到50%,同时提高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Abbas表示,“行动的焦点集中在教育和赋权上。从基层开始教育和培训医疗保健人士,同时提高全世界对糖尿病足的认识。”
聚焦国内,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报告显示,全国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 38.0%、34.1%和33.1%,可见我国糖尿病的认知和治疗现状仍然十分严峻,基层糖尿病防治任务艰巨。同时,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更多地关注于血糖变化而忽视足部检查,一旦足部出现溃疡病情恶化快,治疗不及时将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
国内基层医疗机构的专科疾病的诊疗技术和理念更新不及时,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开展糖尿病等疾病筛查、评估不到位,受限于专科治疗药物不足及相关指南培训不足等原因,糖尿病足治疗不及时、不规范的问题依然常见。
会上,上海市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糖尿病足工作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常务副主任董智慧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为例介绍:“作为国家级的医学中心,医院紧抓分级诊疗理念,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一起建立一套从社区、区域中心到国家中心纵向的分级管理体系,并结合多学科的横向交叉融合,形成立体式的分级闭环管理体系。”
随着糖尿病足发生率的上升,通过有效、高效的分级诊疗体系模式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全病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势在必行。
“第一项工作是走访金山11家社区医院,与基层医生建立联系;每年糖尿病筛查前,将糖足筛查的血管神经作为重点培训项目,让家庭医生掌握这项技术。同时,筛查的数据质量至关重要,在电子化建设质控方面,也有相关的团队在支撑。”董智慧分享了分级诊疗的具体操作流程。
会议上介绍,通过三年对超1.3万名糖尿病人群进行筛查,该团队准确有效地将多年因为漏诊而导致没有高度重视糖足的患者,全部纳入目标人群。
“我们现在看到的糖尿病足患者数是整个危险人群的冰山一角,我们现在做的这些,就是希望不要让患者发展到烂脚程度,或者让尽可能少的患者发展到该程度。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调动医生团队的积极性也至关重要。一方面,很多医生对于知识的渴望是比较强的,希望掌握好相应的专科知识。另一方面,我们会积极规划好他们的发展,包括考核、晋升。同时,我们也帮助社区医生撰写专病方面的论文,增强他们的获得感。”董智慧分享。
不可忽视的是,疾病的诊疗不仅需要医生的付出,更需要患者提高自身健康管理意识,科普的重要性被反复提及。中山医院和社区的家庭医生组成团队,将疾病科普编成小品、歌舞剧等形式,因地制宜通过“大篷车巡演”等接地气方式,让患者增加对疾病的了解。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主治医师方圆表示:“科普工作最重要的是积累和坚持,要善于找选题,形成患者思维,少用专业术语。科学性和严谨性是科普的底线。在准备科普内容的时候,尽量一次只讲一个知识点,并且还原真实的就诊场景,能够让患者和受众有更好的体验。”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减少疾病发生,实现全民健康。在此背景下,科普先行,提高全民健康管理意识;在糖尿病足诊治环节中,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切实建立分级闭环管理,规范诊治和团队合作势在必行。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7-642-0.html聚焦2023医师协会糖足年会:糖尿病足治疗困难,关键在于早筛早诊早治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土豆的奇妙作用:打针鼓包就找它!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