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座谈会召开以来,大连理工大学党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23年版)》《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工作方案》《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文件内容,围绕中宣部、教育部批复的《大连理工大学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方案》《大连理工大学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任务分解落实方案》,把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以及“双一流”建设方案进行重点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主渠道作用,建强队伍、凝聚合力,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5年来,重点马院建设工作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效。
“一融双高”引领高质量发展。学院党委全面推进“一融双高”建设落地落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重点马院高质量发展为关键,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党建引领聚合力,强基固本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为着力点,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党委入选“第三批全省新时代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1个支部入选“教育部新时代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个支部入选“全省新时代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院党委荣获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以及辽宁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事业发展取得实效。构建“领导班子带头学、党支部集中学、党员个人自学”的共学体系,在公众号开设理论学习模块,推出“主题教育”“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等专栏。打造网络文化宣传平台。学院公众号“连理马院”,上一学年粉丝累计近4000人,单篇最高阅读量达2726次,开创“习语润心”等特色栏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理论声音。
(图1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第五党支部、机械工程学院重大装备设计硕博第二学生党支部、一重集团大连核电石化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加工党支部联合举办
“东北振兴正当时 加速卓越建新功”主题党日活动)
(图2 学院举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5周年专题研讨会)
“大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座谈会召开以来,学校共计召开27次重要会议研究重点马院建设和思政课建设问题,其中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专题会议20次。仅2023年,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党委常务副书记等领导9次深入学院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发展难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制定“大思政课”总体实施方案。创建全国首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情景教室”,打造了实虚结合、全方位营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良好情景,实现优质课程资源与课程环境的有机统一。依托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举办面向辽宁省大中小学、辐射全国的共计13场集体备课会。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实现思政课全覆盖,获批“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网络名师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1人,辽宁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4人,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学院6门本科生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部为省一流课,获评辽宁省虚拟仿真一流课程1门,国家线下一流课程3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1人、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1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1人;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大奖赛一等奖8人;指导学生在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获得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1人次,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艺术作品主题创作展三等奖2人次,“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二等奖1项、优秀奖4项。多人参加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的统编教材教辅的编写与开发。2人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百人巡讲团成员”;1人为“学习新思想辽宁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作示范教学等。学院教学改革成果、经验被教育部推介,《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光明网等1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30余次。
(图3 学院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会)
(图4 学院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文艺展演)
高标准建设师资队伍。根据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队伍的要求,深入实施“六个一批”工程,即通过“留一批”“引一批”“转一批”“聘一批”“返一批”“备一批”,加强学院后备人才的选留。每年不断进行人才引进考核,通过组织岗前培训与专题培训和观看教育部周末理论大讲堂等,提升学院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修订《马克思主义学院年度考核办法》,制定《新引进讲师聘期考核目标实施办法》《马克思主义学院期刊分类方案(试行》《马克思主义学院补充评价体系(试行)》等制度性文件,做好学院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及各类人才称号的评审推荐工作。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现已初步形成拥有“万人计划”(2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指委委员”“2023年度高校网络教育名师”“辽宁省教学名师”“兴辽英才计划”等不同层次人才的师资队伍,为讲好思政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以6门思政公共必修课为骨干,以思政课社会实践为依托,以“四史”课为支撑,构建“6+1+4”的“大思政”课程体系。形成了思政课“案例教学”“大(中)班授课、中(小)班研讨”“情景教学”“行走的思政课”“百人百讲”等五大特色教学品牌,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思政课教学模式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图5 “行走的思政课”获《光明日报》新闻报道)
(图6 学院举办第五届“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攀登计划总结表彰大会)
一流学科建设夯实发展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实现历史性新突破。作为辽宁省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建设,不断完善学科体系,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重大基础理论与中国道路重大实践问题,聚焦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着力打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道路”高端论坛为依托的高水平学术研究交流平台,深化有组织科研,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有力支撑。五年来,学院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2项,中宣部马工程特别委托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委托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6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专项项目、青年项目30余项,其他省部级项目80余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人民日报》等权威期刊报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学科权威期刊论文30篇,CSSCI(SSCI)来源期刊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奖(著作类)1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15项、全国党建理论研究成果奖2项、全国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奖2项、其他省部级奖励15项;获得省市级以上领导批示、机构采纳40余项,其中正国级批示3项、副国级批示2项。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前沿理论问题等,形成系列理论研究成果和智库成果,有力支撑了思政课质量提升。
(图7 学院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道路”系列论坛)
“一线工程”推动社会服务走深走实。学院深入实施“一线工程”,不断推动社会服务走深走实。一是依托学科科研优势支援一线,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落实落细“对口支援”和扶贫工作,发挥重点马院筑牢思想阵地,引领思想前沿的作用。与西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保山学院、兰州理工大学、大连大学等校签署对口帮扶协议。与云南省龙陵县松山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合作共建挂牌,先后为龙陵县及保山市开展干部培训讲座20余场,通过捐赠教学课件、设立科研扶贫课题、学子帮扶走访慰问等方式创建“党建+扶贫”新模式,产生较好社会反响。选派学院副教授王一同志赴辽宁省朝阳市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连续三年在扶贫第一线开展工作。二是依托高水平师资服务一线,建立高水平理论宣讲师资队伍,深入一线开展理论宣讲。打造研究生“星火”计划理论宣讲平台,走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等进行理论宣讲并参加“千马廿行”全国马院学子联学联讲活动,师生累计宣讲150余场,受众3.56万人次,为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作出贡献。
(图8、图9 学院“星火计划”研究生宣讲团开展理论宣讲)
(图10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云南保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对口帮扶协议签订仪式)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2711-0.html聚焦使命 守正创新 加速卓越 推动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大连理工大学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纪实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