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17岁中专女生姜萍闯进全球数学竞赛12强,引发全网热议。据悉,该赛事选手遍布全球17个国家与地区,主要来自北大、清华、麻省理工、剑桥等知名高校。姜萍是该赛事举办以来首位闯进决赛的中专在读生。
在一个“天才、神童情结”素来浓厚的社会,17岁中专女生姜萍于一个挤满了全球名校生的数学竞赛中脱颖而出,此事带来的震撼可想而知。而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这种震撼又不自觉地转化为对她个人经历的好奇与围观,对她未来发展的关切与讨论,并由此将她变成了舆论场中不折不扣的新晋“网红”。
当然,大家对她的关注兴趣,不只是基于纯粹的天才崇拜,更是掺杂了不少公共意义。比如,一种几乎是条件反射般的追问是,为何如此“大神”却连普高都没上,而是去了一所在今天看来已然绝非首选的中专学校,这背后是不是人才选拔机制出了问题?对于这样的天才少女,难道国内顶尖高校不该早就破格录取?甚至还衍生出性别议题——不送她上高中、考大学,是不是家里重男轻女?
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这些追问显然是过度的,也多少有点想当然了。比如,当不少人耿耿于怀姜萍没能走上“读高中,考名校”的晋升之路,可能忽视了一点——如果上了高中,她未必能遇上伯乐老师,甚至不排除在高中的总分要求下丧失了重点提升数学专长的机会。而至于她为何上中专,目前来看,主要可能还是基于家庭经济原因等现实因素作出的选择,并没有外界所想象的那么复杂。
其实,姜萍的“横空出世”,本就承载不了太多的公共意义。外界固然乐于看到这样的天才能够脱颖而出,但对于她的过往经历,以及她未来的选择,完全不必要投射过多的好奇心与期待。一则,她个人未必愿意接受这样的过度聚焦。甚至,这些外界的纷扰,对她的学习、生活也未必是好事。要知道,舆论的关注和期待或许是出于一片好心,但也可能成为难以承受之重,为她带来不必要的压力甚至伤害。比如,有些人对她未来是应该去国外高校,还是留在国内,都上升到了“价值观”的高度,这实在是太沉重,也无必要。她从一位中专生突然变成“天下知”的“天才少女”,是“静静”发生的,关于她的未来,也不妨让她有一个“安静”的选择环境。
二则,由姜萍所衍生出的一些反思,其实也是可疑的。比如,姜萍之所以让人“震惊”,一个被默许的价值基点是,这样的天才似乎出现在高中、大学才是可以被接受的,如果出现在中专,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但实际上,天才的出现,从来就带有很强的偶然性,并不是通过刻意的培养就能够制造。如果认为某种模式可以批量孵化天才,这本身或就是对教育规律的违背。真正可以探究的或许是,无论是中专,还是高中、大学,是否都能够发现天才,并允许天才有足够的“自我生长”的空间?而在今天的语境下,我们或还有必要严肃审视:是否只有数学过人,才能称之为天才?其他方面的特长,也能得到尊重并获得支持吗?
毫无疑问,如果我们承认姜萍是天才,就得承认她的不可复制性以及偶然性,如果一方面强调她的“特殊”,另一方面又指望能够经由她的出现,而批量复制更多的姜萍,这显然是一种矛盾,也未尝不是一种有害的思维。总之,姜萍的身上承载不了太多的公共价值和期许。祝福她,让她继续遵循内心和自己所长“兀自绽放”,或许才是对这位天才最好的尊重。
另外,目前姜萍只是闯入这次竞赛的决赛。如果决赛成绩未能达到“预期”,是否会让舆论对她的评价出现“反转”?提醒这一点,并不是对姜萍后期的表现没有信心,而是希望公众对于这位天才,不妨多一些平常心。(作者是资深媒体评论员)
文/朱昌俊
责编 | 张齐 王隽杰
校对 | 赵丹丹
实习编辑 | 叶肖霞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5316-0.html“天才少女”姜萍,承载不了过度的公共期许|时评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多国为职业教育探索新路径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