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开学第一天,同事把2024年的第2、3、4期《读者》给我送过来,我立即放下手头的事,翻阅浏览后,放进手提包带回家,晚上在书房细读时,一瞥整齐的书架上,我珍藏的《读者》已有520本!
岁月悠悠,《读者》相伴。心底里不由得涌出了说不尽的感情:谢谢你,《读者》!
最早与《读者》(当年的《读者文摘》)结缘,还是1983年7月的一天。那时刚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留校任教的表哥,带着刚刚小学毕业的我去了他的校园。那时正值暑假,我第一次见到了大合堂阶梯教室,看到了宽阔的运动场,走进了上下铺的大学生宿舍。这在一个农村孩子的眼里,是一个多么神奇而又多彩的世界啊。在表哥的床头,我第一次看到了《读者文摘》,好几本整齐地排列在小书架上。当时,表哥给我打气说,等以后你长大了,也可以多看看这个《读者文摘》。他说这句话的神情,至今印在我脑海里,恍如昨日,挥之不去。
后来读初中、高中、参加高考,没有时间也没条件看《读者文摘》,偏远的小县城能有几个人自费订阅呢。但是,我一直没有忘记表哥的话,考上大学就能看《读者文摘》了。
1989年秋天,我迈进了大学校门。不久就发现图书馆的阅览室有《读者文摘》,眼前一亮,如获至宝!终于见到你!从那以后,掐着时间盘算,新的一期何时上架,争做“第一读者”,甚至因此还和当时的那位图书馆烫发女馆员混熟了呢。那四年,记得有几次,发了奖学金或者来了稿费,还“大方”了几次,跑到校门外的小邮局去买《读者文摘》,回到宿舍后,忍不住在同学面前“谝”一下,当人家想借阅时,心里既舍得又舍不得,恐怕人家给弄丢了。
再到了1993年,大学毕业的我来到省城的一所大学工作。能拿工资了,买一本《读者文摘》自然是“小菜一碟”了。到年底,单位统计个人自费订阅报刊时,我毫不犹豫地说,“我订一份《读者文摘》”。至今印象里最深刻的是,这年10月的一天,办公室那位白头发的经济学教授嘟囔了一句,“读者文摘改名读者了,知识产权很重要啊”,那神情老深沉了。
又过了两年多,认识了女友也就是现在的妻子。在谈恋爱之初,一聊得知,她也爱看爱买《读者文摘》,家里已经存了好几十本了。呵呵,都喜爱同一本杂志的人,缘分呐。当时一起逛街时,街头的报刊亭里,最显眼的地方一定摆着亮丽的《读者》,看见了就买。结婚后,她把几十本《读者文摘》都从娘家带到了我们的小家,成为我们新家小书架上的“贵客”。
再后来,工作、生子、家长里短,时间匆匆而过。但是,每年下半年订阅报刊时,我和妻子都互相提醒对方,别忘了订《读者》。每每拿到新一期的刊物后,都是先睹为快,有时还就某一篇文章聊聊感受。后来,女儿上幼儿园时,每天晚上的床头讲故事,我们也从《读者》上挑选。她上小学、中学后,也模仿我们开始看《读者》,甚至手不释卷,摘抄“好词好句”,吃饭都得叫几回;后来她的语文成绩不错、作文写的有板有眼,这应该有《读者》的功劳吧。
这么多年来,我养成了两个习惯,其一,打开新一期的《读者》,先看“言论”,总感觉每一条都短小精悍,犀利独到,甚至让人莞尔一笑,回味悠长。其二,坐飞机或高铁出差时,总是习惯地往包里装上一两本《读者》,一是图方便轻巧,再就是显得有“文化范儿”,你想一个安静地坐在那儿看《读者》而不是打游戏玩手机的人,多高雅。曾经有一阵子,心血来潮地把看到的好文章荐稿给《读者》,希望自己的名字印上去,遗憾的是一直没能如愿,重在参与吧。自我表扬一下,近十年来我当起了一个部门负责人,每年带头订《读者》,不到10人的小单位竟然订了6份,而且多年坚持。
参加工作30年来,不管我们的住房是一居室还是两居室到现在的四居室,不管有没有电梯,书橱是大还是小,我们每一次搬家时,总是先把《读者》安顿好,一本也不能少,一排排一列列居于书橱的显眼位置,取放方便,随时可读,汲取养分,形影不离。
近些年来,还有两件难忘的事。一是2011年的6月下旬我去兰州开会,会间不得脱身,到第三天即将返程,中午12点多的航班。一早我跟同行的人说,我出去办个事。打出租车匆忙赶到了位于读者大道568号的《读者》编辑部。在那座向往已久的别致小楼里盘桓好久,看楼道里的宣传图片,听办公室里编辑们的说话声,甚至想敲开总编的门进去聊几句……最后在一楼买了六卷本的一套《1000个故事——《读者》30年最美的风景》,用绳子打捆,坐飞机带回。同事调侃说,在网上买多省事儿,我执拗地说:“那不一样,这可是原汁原味滴。”因为一条河、一碗面、一本《读者》,是兰州最具标志的三张名片,所以那趟兰州之行,收获满满。近几天写作此文时,一称重,这套书竟然5.4公斤!而且居然没有定价。另一件事是,2016年9月我在北京昌平参加全国行业报社社长总编辑培训班,听富康年老总给我们讲课,畅谈《读者》的办刊之路以及转型谋划,真是过瘾解渴!课间休息时的近距离交流,更是幸运至极矣。
40年弹指一挥间。在我的心目中,《读者》早已不仅仅是一本杂志,更像是一位经年老友,默契知音,不离不弃,厮守为伴。捧读《读者》,会让人心静、让人享受、让人思考,而且值得一读再读,不会过时。尤其是在节假日、在夜雨敲窗、寒雪飘飞的夜晚,香茗氤氲,一刊在手,安静地与《读者》对视晤谈,享受一份惬意的时光!哪怕捧读的是一本五年前或者十年前的老《读者》。
英国人马丁•沃克在《报纸的力量》中说:“一家报纸的历史,就是出版这家报纸的国家的历史,一家报纸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一部日记”,这对创刊于1981年创刊的《读者》来说,是同样的道理。四十多年来,《读者》被很多人推崇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成为万千中国人在悠悠时光里点亮心灵的一盏暖灯。正如文化学者余秋雨所言,在龙尾山下,黄河之滨,几个无名有为之士,居然办出了一份世界有名的好杂志。《读者》名不虚传,实至名归。
穿越时光的隧道,《读者》的每一期、每一年都以优美灵动的文字浸润生命,以宽容友善的温情慰藉人心。篇篇隽永、期期上乘、年年丰饶,《读者》以独特的高雅、清新、隽永品格,伴我走过少年、青年、中年,乃至永远的成长记忆。
有人说,“童年的情形,就是将来的命运”。40多岁的《读者》正当盛年,长盛不衰,顺势而为,未来可期。
今后的月月年年里,我家书橱里的《读者》会越来越多,《读者》微信公众号也是我的所爱;结缘《读者》四十载,用大把的时光长相厮守,追捧不移,情怀恒久,是我今生今世最正确的选择。
(作者于洪良,山东财经大学教授)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5588-0.html从那一次的偶然相遇,至今40年厮守不止——我与《读者》的故事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