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司心鹏 通讯员 董亮亮 报道
农村老屋的电风扇重新转动,老奶奶脸上绽放新的笑容,映照着这个夏天东营职业学院航空学院学子在乡野大地最生动的课堂。
仲夏七月,东营区牛庄镇的农家院落中,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学生手提工具箱,让一台台“罢工”的电风扇重新转动......这个暑期,东职学子走出教室,将劳动教育扎根于农家院落和田间地头。在汗水与泥土交融中,东职学子用专业技能服务乡村,也在劳动中锤炼本领。
专业为犁:劳动教育与职业能力的深度交融
今年暑期,航空学院的劳动教育呈现出鲜明的专业融合特征,学生们将专业学习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把《电工基础》等专业课程的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他们熟练运用各种维修工具等专业技能,修复电风扇、儿童玩具等家用故障电器,劳动的价值在专业技能服务民生中得到了最真实的体现。劳动教育已超越简单的体力劳动范畴,成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技能的应用场和检验场。
匠心培育:劳动教育铸就新时代工匠精神
劳动教育对职教学子而言,是大国工匠精神的启蒙课和锤炼场。在田间地头,同学们顶着烈日维修农机,当农民伯伯看着修好的抽水泵,竖起大拇指夸赞“学生娃手艺真扎实”时,同学们脸上充满了自豪感。走出象牙塔,“学生娃”用双手证明我能行。这次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未来的大国工匠,就要锤炼自己的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价值重塑:劳动教育对职教学子的精神滋养
劳动教育对职教学子而言,不仅是技能实践,更是人生价值观的重塑和精神的成长。这次暑期劳动实践让大家深深体会到:“学历只是证明能学会学,而实践才是证明学会了学成了。”大家认识到,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会达到学有所需,学有所用,学有所成。这种反思性实践让劳动教育超越表面体验,更能触及心灵深处。
当劳动教育扎根乡土中国,他们在躬身实践中收获的不仅是技能成长,更是“精神成人”;他们输出的不仅是技术,更是振兴的火种。那些在土地中生长出来的坚韧、务实与创造,终将成为支撑中国制造的脊梁。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6150-0.html东营职业学院学子暑期实践记:当劳动教育扎根乡野大地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