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老师应更多地‘好为人师’,这样学生才真正有机会全面成长。”9月26日下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办的传承弘扬教育家精神报告会上,中国科大教授、安徽省教书育人楷模吴恒安受邀作题为《我对教书育人的体会》的报告。他认为,现在大学里“好为人师”的老师太少了,如果大家都去嘲笑“好为人师”,如果教授们只限于传授专业知识,那学生除了学业之外,在其他方面就可能很难有机会真正成长。
《孟子·离娄上》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好为人师”原意是指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喜欢以教育者自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好为人师”自孟子始,似乎一直被诟病。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看到“师道之不传”,作名篇《师说》阐述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并以身作则“好为人师”教育后学,对当时转变风气起到重要作用,也因此得到柳宗元的称赞。
“韩愈不顾流俗好为人师,这应该是值得称道的事。”吴恒安认为,如果大家都觉得不应该“好为人师”,那人们就会慢慢地不尊重老师,师道也会因此而不传。“比如说,上一门课,有些老师觉得自己只须负责学生对于这门课程专业知识的掌握,至于学生的价值观、诚实守信、沟通表达能力、对于集体的关心,这些都跟任课老师无关。如果我去关心他学业之外的成长,人们会认为我‘好为人师’。如果人们都去嘲笑‘好为人师’,那学生的全面成长从何而来?”
在报告中,吴恒安表示,传承弘扬教育家精神,既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也是青年教师提升自身修养的一门“必修课”。他以亲身经历为例,讲述了自己对传承弘扬教育家精神的理解,以及对“为什么想当一名老师”“怎样成为一名好老师”等问题的思考。他动情地回忆求学路上遇到很多特别好的老师,自己的人生因此而改变,这也是他立志要当一名老师并努力成为一名好老师的原因。
内涵丰富的教育家精神,是老一辈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提起自己的老师和求学故事,吴恒安如数家珍,“对待学生就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老一辈教授对自己不仅是专业知识指导,还有生活上点点滴滴的关心,这种无私关爱坚定了自己做一名好老师的决心,“要传承他们不求名利、言传身教的珍贵品质”。
传承弘扬教育家精神,关键在行动。近年来,中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学科体系建设日渐齐全,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吴恒安分享了这些年学院硬件的变化,坦言“要让这些硬件在育人中发挥作用”。在核心课程教学任务方面,吴恒安提到学院里很多年轻教师皆有所建树,将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带进课堂,用学生更加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获评教育部思政示范课程等荣誉,并鼓励青年教师扎根教书育人一线,用学生更喜欢更好接受的方式传授知识、培育英才。
当下,许多高校老师由于忙于科研攻关,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培养。吴恒安指出,传承弘扬教育家精神与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并不矛盾,中国科大从建校起就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在创建科大早期时身体力行,下大功夫组织制定本科生培养方案,并亲自给本科生上课,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生,新时代的大学教师更应在科教融合中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当前,我国的本科教育比较重视学习成绩,但品德修养、科研创新能力、志愿服务以及体育、美育、劳育等一样重要。吴恒安分享了自己指导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的体会,鼓励老师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让本科生多走出去,实现全方位成长进步。
“师为人好,所以好为人师;为好人师,力求为人好师。”吴恒安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20余年的教学感悟。他表示,传承弘扬教育家精神,是信念更是责任,重弘扬更重践行。广大教师要坚守“科教报国、追求卓越”的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科技英才。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8868-0.html吴恒安:我们的老师应更多地“好为人师”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