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北京林业大学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关系协定(EAAFP)在全球生态治理(南森)大会分论坛之首届EAAFP科学大会上共同发布候鸟迁飞区全球大科学行动计划,旨在引领未来十年迁飞区科技合作与交流,为迁飞候鸟及栖息地保护汇聚全球智慧和解决方案。
此前一日,双方还宣布正式成立候鸟迁飞通道国际科教联盟。
鸟类迁徙研究具有跨国、跨地域和跨学科等特点,其复杂程度、经济成本、实施难度、协同创新的多元性等都往往超出一国之力,需要通过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来实现。
作为全球九大迁飞区之一,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是面积最大、最为繁忙,同时也是受威胁最严重的候鸟迁飞通道。我国滨海湿地拥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支撑着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数百万迁徙水鸟,是该路线上不可替代的关键区段。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关系协定(EAAFP)于2006年正式成立,致力于促进迁飞区各方对话和协作,以保护迁徙水鸟及其栖息地。中国于2007年加入该伙伴协定。
北京林业大学与EAAFP长期保持合作关系,2023年,双方共同发出建立候鸟迁飞通道国际科教联盟的倡议,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工作后正式成立。目前全球已有12个国家和地区的2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确定加入联盟意向,联盟秘书处设在北京林业大学,国际湿地公约科技委员会委员、前主席,湿地科学与保护领域全球最高奖卢克·霍夫曼奖获得者,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雷光春担任联盟首任主席。
大科学计划是开拓知识前沿、探索未知世界和解决重大全球性挑战的重要手段。候鸟迁飞区全球大科学行动计划旨在通过推动迁飞区尺度的国际合作,开展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迁飞区监测与研究网络建设,协同开展候鸟迁徙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研究,解锁全球候鸟迁徙密码,揭示迁徙水鸟与人类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协同关系,为全球迁徙候鸟保护提供科技支撑。未来,联盟成员单位和迁飞区相关科研机构将依托大科学计划,开展鸟类迁徙、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教育培训,建设雄安迁飞通道大科学中心、迁飞通道关键栖息地长期生态定位观测站、迁徙生态学和大规模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实验室等大科学平台,汇聚国内外一流的迁徙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科学家形成国际智库,为东北亚、大黄海、东南亚等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与绿色“一带一路”国家候鸟栖息地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2018年,北京林业大学成立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CEAAF),承担EAAFP科学部职能。北京林业大学多个教授团队深度参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工作,为搭建迁飞通道科技合作网络,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等作出重要贡献。
(原题:北京林业大学发起成立候鸟迁飞通道国际科教联盟及全球大科学行动计划)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8-9595-0.html北京林业大学发起成立候鸟迁飞通道国际科教联盟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