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出家后是弘一法师,离世遗言“悲欣交集”常常被人提及。又到清明节,突然醒悟,用“悲欣交集”来解读清明节,最为精妙!
为什么是“悲欣交集”?
本来,这时节,大自然就是清就是明,如何看待这清这明?人的因素来了。这,就得回溯一下历史了。约唐朝中期(公元742至820年间),清明已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是谓清明节。
春日景明,阳光灿烂的日子,出门踏青的人们的心情自然也很欣欣然。清明时节,人们看到清看到明,自然而然就高兴,心情开朗。而偏偏在清明前一两日,还有寒食节的任务,得禁火,得上坟祭祀。
唐高宗李治(649至683年在位),唐朝第三位皇帝。这位爷,就是和武则天“搭档”的那位。公元662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风教德化),并宜禁断”。(《唐会要》卷二三)。去上坟,又是欢,又是乐,有违礼法,看着就不对,禁了吧,钦此。——显然,禁的不是上坟,而是不要大家在这天乐。
到了唐玄宗(712至756年在位),唐朝第七位皇帝,就是和杨贵妃“搭档”的那位爷。公元732年,即开元二十年四月二十四日,他下了一道诏书。先是说寒食节的来历:“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扫礼”。接着就是注意事项了:“于茔南门外奠祭,撤馔讫,泣辞,食余于他所,不得作乐。”最后,确定节日的地位:“仍编入礼典,永为常式”。
我们特别关注一下“食余于他所,不得作乐”,显然,玄宗他也禁,但他的口气软了下来,“不得作乐”而已。
两位皇爷的旨意,说明了什么呀?在我看来,这说明,时间自有法力。在时光磨砺中,中国人的心胸越来越宽广了。也可以说,我们中国人越来越有智慧了。在极短的时间内,悲欣交集,可以接受尖锐对立的两种情感。如果要深究一下,这其中,也隐藏着中国人独特的生死观。到如今,国人在清明节处理这两种情感,已游刃有余了。如今,大家传得最多的是,清明节,我们不要对亲戚朋友说“节日快乐”。
了解了中国人的“悲欣交集”,我们再来看有关清明的诗,就更通透了。
一首是南宋诗人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另一首更有名,更有趣。这便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文艺理论上讲“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如此“假借”,合情了,亦合理。
为了表达“思时之敬”,我也来一首诗吧,打油,《清明·扫墓》诗云:
有雨无雨皆清明,
千家万户起幽情。
世上百姓三日祭,
泉下魂魄寂无声。
爆竹声震阴阳界,
纸钱纷飞通古今。
青山一道同云雨,
满眼风絮逐流莺。
(三耳秀才)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15700-0.html夜读 | 悲欣交集是清明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晨读 | 鲜花祭扫的意义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