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伍素文 广州报道
这个暑假,不少地方的职业院校校长们都过得有些忙碌。
以职教大省广东为例,在广东佛山,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吴教育出席了该校家居产业学院在迪奥比数字家居产业园的揭牌仪式现场。9月开学后,这所开在产业园内的产业学院将迎来首届100多名新生。
东莞市技师学院院长郭春雷也是马不停蹄。8月他去了一趟北京,跟进组建技工教育联盟的相关事宜,随后又赶回东莞筹备老校区的改扩建工作。此外,学院首家在企业建设的产业学院也要在9月开学之后正式落地。
目前,职业教育迎来新一轮改革的“机遇期”。2021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2年《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发布,加上各地细化的实施文件,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将职业教育发展推入一个新高潮。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各方面都要统筹发力。其中,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是改革的两大抓手,而后者的模式不断迎来新探索和演化,是观察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维度。
职业教育改革重心不仅仅是“教育”,而是“产教融合”。产业不断向新升级,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加快建设学前、护理、康养、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改造升级钢铁冶金、化工医药、建筑工程、轻纺制造等一批传统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
和普通高校相比,职业教育的专业更需要和市场的需求相切合。今年公布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与2023年相比,2024年拟招生专业点共66870个,其中新增专业点6068个,撤销专业点5052个。
从2024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来看,聚焦重点产业链制造、装调、操作、运维等关键环节,今年教育部支持增设集成电路技术、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等专业点2123个。同时,对供给相对过剩的专业,如大数据与会计、现代文秘、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空中乘务等68个专业,撤销布点2635个。
根据各地产业特色,高校在调整专业和进行专业教学时,也显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譬如,江苏是制造强省、造船大省。该省在2024年3月发布的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到,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由产业链链主企业、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联合组建轨道交通装备、前沿新材料、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核心信息技术、现代农业等一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四川正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医药健康六大优势产业,农业物产丰富但综合生产效益亟待提升。对此,根据四川省在2024年8月发布的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优先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等优势产业领域,加快发展生物育种、智能农机装备、养老托育、家政等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领域人才紧缺的专业等。
深圳近年来围绕“20+8”产业集群来构建和发展产业体系,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与空天、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等是深圳以超常规力度支持培育的产业集群。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作为广东首家公办职业本科,今年新增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大数据工程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技术、新材料与应用技术、制药工程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等9个本科专业,还开设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未来技术学院实验班)。学校专业设置更加精细,也与城市产业集群建设与调整方向相吻合。
东莞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正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鲜明的工业底色之外,东莞还是外贸大市,商贸物流和跨境电商发展迅速。
对此,东莞市技师学院共开设了智能制造、电子商务、交通运输、商贸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新技能学院六个学院53个专业,其中理工科专业占比77%,对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东莞支柱产业需求和当前产业趋势,打造适应制造业当家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郭春雷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学校还主动改造升级传统专业,比如智能制造类开设了机电一体化、工业4.0人工机器人等专业,2021年成立的新技能学院瞄准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人才需求,已设立网络与信息安全、移动通信技术等专业,后续会把其他传统专业也融进来。
这些年来,为适应企业和产业需要,职业教育院校一直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各种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有工学结合、校中厂、厂中校、订单联合培养、现代学徒制、产业学院等等。
中山市技师学院高级实习指导老师梁嘉伟是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冠军。曾经他也是中山市技师学院2009级的一名五年制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比赛经历,现在梁嘉伟带学生尤其重视工学一体、产教融合。
“当年我读书的时候,学到的内容比较基础,五年制除了最后一年顶岗实习,中途四年有2个月时间去企业实习,实践内容也比较简单。现在从课程到实习实践,变化是非常大的,国家这几年一直在推动世界技能大赛标准融入课程教学,我们学校也做了几个创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出去实习可选择的企业更多了,学习的技术也更高更新。”梁嘉伟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说。
据他介绍,中山市技师学院近年来致力构建“两双三同校企协同合作模式”。在这个实践模式里,学校会跟企业形成订单班的人才联合培养。“两双”是指双师双基地,“三同”一是将企业设备作为教学设备,二是跟企业的培训课程作为教学内容,三是将企业的管理文化作为班级文化,让订单班学生参与到企业的一些活动中,提前感受企业文化。目前合作企业包括亿洋楼宇、中国移动等。
在课程上,中山市技师学院正在推行“岗课赛证”的工学一体化课程,即课程一要对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考证内容,二是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三是对接行业标准。学习完这样一门课程后,可以缩短到企业后岗位适应时间。同时,该课程会把企业的任务或难题变成教学任务,这也是目前许多职业教育院校的做法。
现代学徒制是国家2014年提出的一项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与订单班相比,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更高。作为老工业基地,黑龙江职业院校入选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数量居全国前列,当地有着许多经验丰富的技能人才。哈尔滨轻工业学校“博实班”采用“一对一、师带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培养,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文化、企业产品和生产操作规范,提升技能水平。
当前,采取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的形式是主流。不少受访人士认为,这是产教融合新尝试,相当于校中厂、厂中校的升级,不涉及校企双方资产或者法人主体的变更,双方资金投入的压力也没这么大。
而针对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等问题,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在产教融合上最受关注的是提出了“一体两翼”的改革新打法,即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目前,这些政策调整在各地不断落地。
比如,2023年,佛山纺织服装智造产教联合体依托广东佛山高明沧江工业园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等牵头成立,联合体内各类主体共商培养方案,实践中国特色学徒制、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产业学院等,学校与联合体企业紧密合作,将产业的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职业教育教学。
教育部数据显示,目前已建设8个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2个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8个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能力不断增强。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30612-0.html产教融合下的职教改革:专业大调整,校企合作再进阶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