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队员进行比赛,放飞航模。刘瑞康摄
初冬长沙,天空万里无云。
国防科技大学操场上,倒计时口令下达完毕,一枚模型火箭点火升空,白色尾焰划破蔚蓝天空。
“弹道正常、射高72米、二级开伞顺利、载荷回收完整……”学员李政记录下数据。
“其他步骤都很完美,就是射高与大赛要求的80米还有距离,后期再调整一下发动机配置。”从2023年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上获奖归来,李政和其他参赛选手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对飞行器的升级和改进中。“下一次,我们要放飞更炫酷的飞行器!”
不久前,这群学员用智慧与汗水上演了激烈的较量,在此次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暨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中,他们报名参加6个比赛项目,捧回5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用实力展示了军校学员的风采。
同时,这场大赛也产生了令人欣喜的“蝴蝶效应”,许多看上去微小的变化,带动学员们提升创新能力、磨砺意志品质,激励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蓄势:闯出一条突围路
晚上7点,国防科技大学智慧火箭俱乐部和试验火箭本科创新实践基地内灯火通明。
2023年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结束后,学员胥睿几乎每天晚自习都泡在这里,跟新组队的队友们一起研究“火箭”。
大学选拔赛安排在12月,晋级的学员将代表学校参加明年的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对胥睿来说,上一场“战斗”的硝烟并未远去。
镜头拉回到5月23日。
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发布了2023年比赛通知,国防科技大学是赛事主办方之一。从这一天起,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的选手,都将目光投向长沙。
经过层层选拔,全国81所学校近1500名选手入围决赛。
突围的过程,异常激烈。
“在校赛阶段,学校有124支队伍496人报名,最终冲进决赛的只有11支队伍38人。”国防科技大学某学院教员白锡斌说。
“星象”,是学员邹亚伦、韦成涛、李浩宇和郭致远给队伍起的名字——“这个名字很大气,希望我们的飞行器也很强大。”队长邹亚伦说。他们报名参加“模拟舰载撞网回收”赛道,这是本届比赛新增项目。
报完名,几个人傻了眼:以往学校没有代表队参加过这项比赛,无经验可借鉴。“飞行器如何设计才能飞得稳定?用手飞还是加飞控?用什么操作系统最适合……”太多问题搅在一起。在指导教员的帮助下,几个人慢慢稳住心态、理清思路。
备赛始于7月,正是长沙最热的季节,参赛学员舍弃暑假,留校训练。
每天早上8点,“星象”队队员准时出现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整天。
对“小白”们来说,这些实践训练既新鲜又充满挑战,还有指导教员全程在位答疑解惑。他们完成前期的理论学习和模拟器飞行训练后,期待已久的实飞训练终于开始。
一次次试飞,一遍遍记录飞行数据,当场调整完毕再重飞……训练场上烈日当空,没有遮蔽物,学员们一练就是几个小时。“飞手”韦成涛精神高度集中控制飞机,多次训练后被晒伤。“身上脱皮的地方跟打了补丁似的,就像我们的飞机,撞坏好几次,修修补补,机身上下没有一处是完好的。”韦成涛打趣道。
“我们组仅是在发射阶段摔坏的‘火箭’就有10多枚”“我们组水火箭摔坏了近20枚,滑翔机摔坏了3架、修补了近50次……”回忆起备赛的点滴,学员们对失败和损失的场景印象尤深。
飞行器上的一道道伤痕,镌刻在他们的突围之路上。
记得那天,暴雨铺天盖地倾泻而来。凌晨5点,田径场上宁静无人,这是学员出早操前最佳试飞时间。几个模糊的身影挤在主席台下避雨,身旁停放着装载多级模型火箭发射器材的小车。“雨一停我们马上打一发。”学员洪昊冉用手推了推被雨水打湿的眼镜。
“多级火箭发射与载荷回收”是公认难度最大的赛道之一。他们遇到的第一道坎就是拟合出火箭开伞高度与最终高度函数。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学长,解决这个难题也要“抓狂”好一阵。
“第一次发射,失败;第二次,失败;第三次,失败……”翻开洪昊冉的试验记录,前7次一片飘红。“电控线路焊接错误”“降落伞被尾焰烧穿”“一二级未分离”……屡试屡错。
“我们正在爬坡,咬紧牙,只要翻过眼前这座山头,前路就会一片辽阔。”教员白锡斌为大家鼓劲。几名队员在实验室加班加点,一次次将方案推倒重建,草稿纸写满一页又一页,电控程序改了一遍又一遍,“火箭”外形方案换了一版又一版……实验室的桌上堆了厚厚一堆零件和“火箭残骸”,终于在比赛前几天得出高可靠性函数。
“你见过凌晨4点的国防科大吗?”配着一张星光摇曳的照片,洪昊冉发了一条朋友圈。
他们,拼尽全力闯入决赛。
冲刺:打赢一场攻坚仗
比赛首日,天空分外晴朗。
宽阔的机场跑道上,裁判员一声令下,学员李浩宇抛出飞机,轰鸣声中,一道航迹划破蓝天。
这是“模拟舰载撞网回收”赛道的第一轮比拼,“飞手”要操纵飞机通过任务区,再撞击回收网。
“漂亮!”看着飞机按照预定轨道航行,组长邹亚伦暗暗叫好。终点近在眼前,“就看撞网精度了”,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一片惊呼声中,飞机一头撞到了黄色区域,离得分最高的红色区域差之毫厘,大家一阵惋惜。最终结果:29秒的任务时间和40分的精度分,虽然这个分数足够拿二等奖,但离团队的预期还有差距。
看出大家的心思,教员刘多能说:“让分数先飞一会儿,接下来还有一轮比拼,大家好好准备。”团队冷静地按照方案和分工复盘分析。比赛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次练队伍和做课题的实操训练。
第二次起飞很快来临,在“飞手”韦成涛的操控下,飞机稳稳飞过远处标记点,回转180度后冲着撞网急速向下俯冲,角度有些偏斜。观赛区的队员们暗暗担心:“如不及时调整,恐怕离分数最高的红色区域还会有差距。”
韦成涛将拨杆上摇,场下无数次训练就是为了此刻的爆发。只见飞机在空中划出上扬的弧线,精准撞到红色区域。热烈的掌声中,韦成涛迅速按下计时键结束计时,激动地和队友拥抱在一起,28秒的任务时间和60分的精准分,一等奖稳拿了。
另一边,“模型水火箭助推航天器”赛道,队员们上演了一番“速度与激情”。
两组参赛队同时比赛,负责为水火箭打气的却只有一名学员。早在比赛前一个月,大家就已知晓这个情况。
“组员张一豪要参加另外一场重要比赛,时间刚好冲突。”组长叶慧宬说。备赛期间他们磨合了很久,这时换人已来不及,另外一组组员苏岐锋主动提出兼顾两组打气任务。苏岐锋是两队中唯一一名学航空航天类专业的,也是队里名副其实的“主心骨”,很多专业性意见都出自他的想法。
他们模拟真实的比赛场景排练,由一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两组打气任务,力量、技巧都要恰到好处,这对苏岐锋是个不小的考验。虽然多次训练,苏岐锋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但是在真实的赛场上,接连完成任务后,他觉得“腿一直在抖”。
“紧张的赛场上总是充满不确定性因素,学员只有破除对舒适环境的依赖,经受住考验,才能真正成长起来。”教员彭科对学员们的表现很满意。
他们,在不同的赛道上过关斩将,将一枚枚奖牌收入囊中。
收官:收获一份成长礼
“用铆接技术固定箭体各级,装配效率能提高不少”“用连接件外延传递扭矩的思路太妙了”……手捧着刚与国防科技大学参赛队员交换来的多级模型火箭,西北工业大学参赛队队员们热烈讨论起来。
比赛过程中,来自各大高校的队员常常互相交流,研讨技术方案。“大家各有所长,有许多值得相互借鉴的地方。”学员洪昊冉说,他们也带回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的飞行器,学习他们的技术。
当奖项尘埃落定,大家忘记了竞赛场上的争夺,关注更多的是如何提高专业技能和水准。
“学员在设计作品时既要关注飞行器的性能、安全和环保等要素,又要思考未来飞行器的独特之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加深了对飞行器设计和飞行规律的认识。同时,备赛和比赛的过程全面检验了学员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磨砺了他们专注、坚韧、执着的意志品质,这些都是航空航天科技工作者必备的素质。”教员刘龙斌说。
在学员身上,刘龙斌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上学时,他也曾经历这项大赛。如今,他已是指导教员,更能读懂学员们挑战自我、获得成长的心路历程——
“我们曾一再碰壁,却越挫越勇,此次收获大奖后,我们要迅速转身,把重心转入到下一次比赛中去。”尝遍失败滋味后,邹亚伦喜欢上了跟“挑战”和“突破”死磕到底的感觉,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任务。
“科研之路不会一帆风顺,新问题总会不断出现,请不要放弃,当你解决掉更多问题后,就离成功不远了。”学员申子桐觉得自己渐渐有了做科研的“范儿”。
“比赛当天早上4点30分起床出发去现场,心里一遍遍默读讲稿,没有预想的紧张,反而平静异常,这段时间很累,但前所未有的充实。”面对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专家组成的强大评委阵容,学员徐正阳展现出最好的状态,发挥出了最好的水平,他喜欢这样沉稳的自己。
“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份荣誉,还有成长,这就是参加比赛的意义。”刘龙斌说,学校历来重视科创类实践,除了鼓励学员参加国际国内各项赛事,在实操中经风雨、见世面,还在学员大二到大四阶段设置多种实践课程项目,通过完整的3个学年时间进行系统的实践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将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手能力。
比赛结束当天,与参赛学员们庆祝后,刘龙斌发了一条朋友圈:“圆满收官,我们的学员是最棒的!”
是的!他们翱翔在湘江之畔,他们是祖国航天事业的明日之星。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3585-0.html一场大赛的“蝴蝶效应”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