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凌晨 西安报道
临近年末,“2023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争夺仍在继续。
日前,上海市统计局发布《2023年10月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02.85万辆,增长38%。
据悉,前10月,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量82.9万辆,同比增长40.5%(西安尚未公布数据)。
而深圳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23.5万辆,增长125.8%。这意味着,今年的“新能源汽车第一城”之争,主要在深圳、上海和西安之间产生,而深圳基本上已经能够锁定产量第一的宝座。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企业的底蕴、产品周期、可持续性对城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影响至关重要。”
崔东树表示,城市间竞争的本质还是车企自身产业链、配套布局、规划产量等因素的竞争,比如今年特斯拉上海新超级工厂项目的布局与正式启动。地方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中短期销量或相对有一定促进作用。
多位西安本地新能源汽车行业受访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虽然去年西安成功问鼎,但从今年数据来看,多个城市的增速都很高。上述人士认为,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拉升,包括上海、西安、深圳乃至郑州、武汉等城市,如何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黄金机遇,进一步巩固城市工业基础更为关键。
“起了大早却赶了晚集。”西安本地行业受访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新能源汽车领域,西安的规划颇具前瞻性,早在10年前就开始大范围推广新能源汽车示范,同时真金白银砸入巨额购车补贴。”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西安市示范应用新能源汽车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便规定,在西安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单位和个人将获得财政补助。补助总额最高达车辆销售价格60%。
西安一位本地受访人士指出,规划先行,无奈实际工业基础和产业发展跟不上。过去多年内,西安本地汽车产业规模小且聚集程度低。从产业链环节来看,零部件生产企业数量虽然不少,但规模小且分散,未能实现体系化和聚集效应。受制于汽车工业基础,虽然有大量科教资源,但留不住转化不了,本地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弱。综合影响之下,西安整体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并不亮眼。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过去10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轨迹发现,在产业规模、聚集度、配套率、转化率等方面问题,正被逐个破解。
在2014年-2017年间,西安市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多为购车金额补贴,鼓励新能源汽车市场普及与消费,有效促进了市场规模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汽车制造业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成为西安工业首个千亿级产业。
而在2018年后,西安市针对汽车产业、产业链、配套率、重大项目等具体方向出台了
《西安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西安市汽车产业链发展推进方案(2018—2025年)》、《关于推动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相关政策。
与此同时,比亚迪、陕重汽、潍柴、法士特、汉德车桥、吉利、宝能、开沃等企业新能源汽车项目密集落地西安及周边区域。
龙头企业的重大项目是产业聚集的重要抓手,西安对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非常大。
比如今年年中,西安市工信局发布的《关于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申请2020-2022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的公示》中显示,比亚迪(002594.SZ)申请补贴金额共计约66.66亿元。
重大项目方面,陕汽商用车、陕重汽扩建、西安吉利、比亚迪二期、三期、四期、雷丁秦星、渭南开沃、宝能汽车、帝亚一维等一批重大项目先后落地。
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各城市补贴都有相应的标准和政策,这与当地新能源汽车产售数据紧密相关。对新能源车企而言,政策利好帮助企业渡过新能源汽车成本较高及需求不足的起步阶段。而在补贴的背后,车企也在为当地解决就业、创造GDP。”
随着产业规模扩大、配套率提升,西安新能源汽车增速逐年拉高。
2022年,西安生产新能源汽车突破100万辆,问鼎当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汽车产业全年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产业是陕西及西安唯一一个确定有两条省市重点产业链的产业,将商用车(重卡)和乘用车(新能源)两条产业链作为省市级标志性重点产业链。
时至2023年,陕西省汽车工业协会透露,今年1-9月,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量72.3万辆,同比增长42.1%,产量居全国前列,全国市场上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中,每8辆就有1辆产自陕西。
陕西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吉利汽车在陕西建设了两个高端智能化生产基地,其生产的“银河L7”“奔驰Smart”等产品呈现爆发式增长。陕汽年产30万辆重卡的生产规模已跻身世界一流水平,目前其重卡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6.2%。
此外,法士特重型变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连续17年产量居全球行业第一位。汉德车桥生产的中重型车桥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5%,连续7年居全球行业第一位。陕汽“天行健”重卡车联网在线数据规模超100万辆,居国内行业第一位。
随着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不断改善,产业链初现雏形。
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目前,西安市现有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21家,上游动力电池65家、电机电控436家、汽车芯片255家、车身及零部件2253家,下游充换电服务63家、汽车后市场服务335家、二手车市场2431家。
此外,在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上,2022年西安新增充电场站200个,充电桩10000个。
在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与政策红利双重加持下,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目前,陕西省汽车工业产值超10亿元以上企业近30户,百亿元以上企业9户,千亿级规模企业2户,规模以上关键部件配套企业超200户,汽车零部件及二、三级配套企业近千户。
2020年,时任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鲜萍公开表示,西安汽车的零部件本地配套是32%,提升本地配套率是西安做强汽车产业的必然选择。
3年过去,根据官方公开数据,如今西安本地配套已提升至今年的45%,目前全省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超千户,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为了进一步扩大终端消费市场,2023年以来西安市先后发布多次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
以最近的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八项便利措施为例,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上述措施实施后,在办理国产新能源汽车新车注册登记时,可免收120元/辆的牌照费。同时下放新能源汽车业务办理权限、扩大新能源汽车登记注册服务网点、加大新能源号码编排投放数量等。
此外,西安市商务局也发布通知,将正在开展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活动时间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以购车发票时间为准)。
该细则明确,对符合参与活动条件的居民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发放一次性补贴,总额度1.5亿元,对购车发票不同金额给予1000-5000元不等的补贴,发完即止。
12月1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西安市比亚迪西安高新工厂店看到,店内一层会客沙发与二层咖啡馆已经坐满消费者。现场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店内顾客经常坐满,尤其是周末,店内所有车型试驾都要提前预约且现场等待,最少也要半个小时以上。
坐落在西安市浐灞生态区的比亚迪汽车王朝网4S店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店内每个车型销量都很好,尤其在西安市出台补贴政策后,我们都会建议客户尽快购买,然后申请补贴最多达5000元。此外,在客户购买完新车后往往还需要回店增加安装一些配件比如电池保护板、贴膜等,因人流量较大,我们一般建议客户工作日来且至少提前三天预约。”
据陕西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安比亚迪在陕西已建成全球重要的新能源生产基地和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其新能源高端车型“仰望U8”也于年内已正式投产,订单超3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32.4%,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0%。在尚未见到天花板的增长空间内,新能源车企们四处布局,竞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城市也正在发力。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5128-0.html新能源汽车第一城角逐:西安本地配套率拉升至45%,终端产销两旺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