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洁 实习生 龚施菡 广州报道
“我是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的本科生,已经毕业一年了。2023年考研失败后也不想调剂。今年本来也准备二战,但是分析了下形势决定还是放弃。”刘浩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是放弃2024年考研中的一员。
不久之前,2024年研究生报考数量出炉。据统计,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这是在连续上涨8年之后,考研人数首次下降。此前的2023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为474万。
从数据可以看出,一些高校学子和刘浩一样,在就读本科后放弃考研。但刘浩也承认,有一个研究生学历会让他“更好就业”。
近日,中国统计年鉴(2023)发布,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此统计了我国拥有研究生学历人口比例,发现这一数据在快速上升。从地区上看,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的研究生学历人口占比非常高。其中,北京6岁及以上人口(下同)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已经超过9%。
“如果就年底的这个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而言,考研人数确实在下降;但是如果就求学念硕士而言,人数并没有明显降低。”中公教育相关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首先,留学市场逐步回暖;其次,保研人数的增加;最后,在职人报考比例下降。”
上述中公教育专家表示,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研究生学历的普及率上,仍然有很大差距,研究生学历仍然是值得做教育投资的。
中国统计年鉴(2023)近日出炉,其中的6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相关表格,呈现出了我国人口的学历水平(这一表格是2022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1.023‰)。
统计年鉴显示,相比2020年,2022年我国高学历人口占比进一步上升。其中,2020年,拥有大学专科学历的人口占6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下同)为8.54%,拥有大学本科学历占人口比7.16%,拥有研究生学历占人口比0.82%。
这三个数据在2022年均有一定上升,2022年拥有大学专科学历人口占比9.83%,拥有本科学历占比8.7%,拥有研究生学历占比0.95%。
如果与2015年相比,这三个数据上升的比例更高:2015年,拥有大学专科学历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6.82%,拥有本科学历占比5.93%,拥有研究生学历占比0.59%。
从数据来看,近年来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口占比提升较快,从2015年的0.59%提升到接近1%的水平,但各地的研究生人口占比其实非常不平衡。
以教育大市北京为例,2015年,北京人口中拥有本科学历的人口已经有22.15%,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为6.69%。这一数据在2022年分别上升到25.82%(本科)和9.01%(研究生)。这意味着,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口占北京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3,其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口占比接近1/10。
另一个教育大市上海的数据也非常明显:2015年,上海人口中拥有本科学历的人口有14.33%,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为2.72%。这一数据在2022年上升到20.43%(本科)和5.40%(研究生)。换句话说,上海6岁及以上人口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口也超过1/20。
此外,天津也出现高学历人才集中的情况,2022年已经有17.34%人为大学本科学历,2.11%的人口为研究生学历。
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国31个省区市中,2022年只有6地的研究生人口占比超过1%,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陕西。其他不少省份,研究生人口占比甚至不足0.5%。高学历人才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的情况非常明显。
另外一个特点是,在大城市中,拥有研究生比例的人数在快速上升,从上升的速度来看,明显高于本科生。
仍以北京为例,2015年到2022年,北京本科生人口占比从25.82%上升到22.15%,上升3.67个百分点,上涨比例16.57%。同一时间段,北京研究生人口占比从6.69%上升到9.01%,上升2.32个百分点,上涨比例34.68%。
上海的情况也类似,2015年到2022年,上海本科生人口占比从14.33%上升到20.43%,上升6.1个百分点,上涨比例42.57%。同一时间段,上海研究生人口占比从2.72%上升到5.40%,上升2.68个百分点,上涨比例98.53%。
大城市学历“膨胀”的速度,使不少想要留在城市的高校学子,不得不争取更高的教育资本。
何琪就是如此,她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准备参加202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目前在大城市更多人拥有硕士学历,那我的要求是自己也要在这个水平线上。我认为研究生学历可以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成为较好工作的敲门砖。”
据何琪介绍,她提前一年就开始准备考研,2024年的考研目标,是上海某高校的商科专业,因为目标设定比较高,专业竞争比较激烈,上海是考研的热门城市,因此成功率目前预计在60%-70%。
“未来是打算留上海,商科在上海是有优势的,对外进出口贸易比较多,就业资源也相应更多一些,具体想去证券交易所之类的机构。”何琪说。
与何琪不同的是,经过权衡,刘浩放弃了考研,他的计划是直接考公。“我因为专业原因,之前规划是考完研之后再去考公,但是现在我觉得考公的人数在逐年的上升,假如今年再去考研并且没考上的话,考公这边竞争又白热化了,其实对我来说是非常吃亏的。”
刘浩认为,目前考研人数下降,但是考公人数上升,其实是因为不少和他一样的高校学子在“换赛道”。“很多人不考研选择直接去考公,但其实考研的压力也并没有下降多少,跟你竞争的还是头部那些没有放弃考研的强劲对手。”
目前来看,即使考研总人数下跌,但考研的压力并没有明显减小。12月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的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数据显示,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
与此同时,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仍然超过400万,高于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377万,较2015考研报名人数164.9万更是翻倍增长。
这意味着仍然有大量高校毕业生在考研这一赛道上竞争。中公教育相关专家指出,高校生评估自己是否合适考研,主要看两点:第一,考研的动机;第二,自己是否做好吃苦的准备。
“你是为了什么考研?如果考研动机很强,比如为了提升专业技能、为了提升学校层次、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那么在考研过程中,哪怕遇到了困难也会有毅力坚持下去。但是,如果考研动机不强,只是因为同学考了、父母让自己考,那么这样走上考研路,是不合适的,大概率也是考不上的。”上述中公教育专家指出,考研是一场马拉松,过程非常艰难,无时无刻都面临各种诱惑,经常想要放弃。
高校学子们也在评估拥有一个研究生学历,对于自己就业的影响。何琪和刘浩都认为,相对来说,拥有研究生学历对于就业,尤其是在大城市就业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之所以选择不同,背后其实是对于自身的就业规划有一定差别。
何琪表示,考研确实出现了所谓的“边际效益递减”,尤其是此前考研人数不断上升,落榜考生数量增加,大家都意识到价值天花板在这里,所以很多人会根据自身情况转换赛道。
“但是现在市场上拥有研究生学历这么多,企业一定要有个录用应届生的量化标准的话,研究生的竞争力一定程度是高于本科生的,那么肯定还是有很多人需要这个研究生学历。”何琪说。
刘浩表示,他不打算在大城市就业,考公的目标也是去远一点的地方或者小城市,竞争压力小一些。“我觉得本科生想要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其实难度还是蛮大的,因为现在好多工作都要求硕士学历,但我认为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更应该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让更多的本科生有就业的机会。”
上述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如果要考研,应该做好三点准备工作:首先,做好院校选择工作;其次,制定好学习目标和规划;最后,重视对真题的研究和总结。
这位中公教育专家表示,考研学子要根据自己现有的实力、预期达到的分数,来划定院校范围。可以先选择三所学校:一所是按部就班学习,按照自己的实力能够考上的学校;一所是哪怕有点差错,发挥失误也可以托底的学校;一所是自己希望能通过努力拼搏考上的理想院校。然后,根据学习进度,不断进行自我评估,来调整自己的目标院校。
“建议找到目标院校往年录取的名单,看看考上的学长学姐考了多少分考上的,然后给自己制定两个目标:一个是总分目标,一个是分科目标。根据不同学科的目标,来制定自己的复习规划。”上述中公教育专家表示。
(应采访对象要求,刘浩、何琪为化名)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1-989-0.html考研报名人数9年来首降,我国研究生占人口比例近1%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