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陈瑜
记者3月21日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以下简称核地研院)获悉,该院自1959年成立以来,在天然铀保障、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核遥感技术与应用、分析测试等领域科技攻关,以及重点工程建设、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成果丰硕,核地质科技创新、产业经济发展、深化改革等业绩突出,为保障我国铀资源需求和核工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65年来,核地研院系统创建了我国各大工业类型铀矿成矿理论,编写了“四大工业铀矿类型”找矿指南,划分了全国铀成矿区带与成矿系列,建立了“天-空-地-深”一体化铀矿勘查技术体系,最新预测我国铀资源潜力总量为288万吨,首次发现我国第一个月球新矿物——嫦娥石,重大基础前沿实现了多项“从0到1”的突破,引领和推动了我国铀矿找矿重大突破。
作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技术研究牵头单位,核地研院提出了“选址和场址评价—地下实验室—处置库”的“三步走”总体战略,建立了场址适宜性评价技术体系和地下实验室开挖建造技术体系;2021年中国北山地下实验室开工建设,有力推动了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发进程。
65年来,核地研院遥感技术创新与应用取得了突出成效。铀资源探采与核遥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原子能机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国际化、省部(集团)级科研创新平台成功获批并稳定建设运行,核地质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奖34项、省部级奖551项。
与此同时,核地研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积极拓展地矿延伸、综合矿业等产业,多种经营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责任编辑: 冷媚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2-3827-0.html我国建立“天-空-地-深”一体化铀矿勘查技术体系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