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下午,由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AIGC与影视元宇宙产教融合发展”主题沙龙在永川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本次沙龙是首届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主体活动之一,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影剪辑学会、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智能全媒体委员会指导,由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元界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城市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重庆市永川区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重庆永川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中国元宇宙与数字人才培养公益行动组委会、全龄(北京)教育科学技术院、青岛电影学院、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北京国映盛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协办。
嘉宾合影
在沙龙开幕式上,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区新城建设党工委书记徐秀霞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张升分别代表主办单位和指导单位致辞。
徐秀霞在致辞中提到,永川区近年来紧扣“西部科技影视城”定位,不断提升影视工业化水平,建成全国一流、对标好莱坞虚拟制作标准的永川科技片场,联合行业头部机构、企业加快创建市级和国家级创新中心,着力构建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生态,打造人才“蓄水池”、形成发展“源动力”,永川对于发展科技影视产业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将努力打造西部规模最大、技术全国领先的影视产业新高地。她还表示诚挚欢迎各位专家、嘉宾持续关注永川、关心永川,为永川科技影视产业发展献智献计,为影视科技人才培养出谋划策,共同助推科技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升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向科技电影周及AIGC与影视元宇宙产教融合发展主题沙龙的举办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祝福。他表示,协会很荣幸受邀担任沙龙的指导单位。本沙龙探讨的“AIGC与影视元宇宙产教融合发展”,是既重要、又前沿的议题。产教融合发展,既促进了教育科研与产业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影视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也为影视内容生产的创新探索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AIGC和元宇宙前沿技术的应用,为影视创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这对影视制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我们充分运用新兴技术,赋能影视质量和艺术水平提升,推动传统影视向现代数智视听的升级发展。
领导致辞后,是四位专家的主旨演讲和两场圆桌对话。
在主旨演讲阶段,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胡智锋在演讲《高新科技赋能下电影工业发展的“热运行”与“冷思考”》中,从电影工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畅谈了科技赋能下电影的发展趋势以及人工智能对电影工业的挑战。他认为,人工智能在影视创作中的运用能够大幅度提升影视创作的效率,但艺术的生命感是数字人无法替代的,应对人工智能加以利用,在相互和谐中让电影工业更健康、繁荣的发展。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制作技术创新研究与应用实验室主任张升在演讲《虚拟摄制等新兴技术在视听领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中,结合对多个LED虚拟摄制案例的分析,认为虚拟拍摄技术并不意味着会取代传统视效,两者宜结合使用,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理事、短片短视频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楚利彬在演讲《影视创作从功能孤立系统到AI时代的跨越》中,展示了当前传统影像工作流程向云端化、AI化的转变趋势;着重讲述目前了在视听创作领域,使用自研模型及商业模型在剧作完善、媒资管理、智能剪辑、故事板绘制、音频生成等多个应用场景中的现况及发展趋势;并在产教融合方面,对于基础、进阶、高阶AIGC课程进行了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移动互联与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宋凯在演讲《人工智能背景下影视剧本创作建构与分析》中表示,需要从理论上丰富艺术与技术融合共生的标准,从实践上革新艺术创作的智能化实现手段,全面推动数字化经济背景下艺术创作的智能化转型。
在圆桌对话阶段,12位与会嘉宾就“泛人工智能时代传统影视向数智视听的升级发展”“AIGC在影视行业的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及趋势”“影视元宇宙的发展现状、典型案例及趋势”“数智视听行业产教融合发展及人才培养”4个主题展开了讨论,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对话上半场由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元宇宙与数字人才培养公益行动组委会理事长唐远清教授主持。重庆城市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重庆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蔡敏,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理事、原执行院长蒋为民,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剧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知名电视剧制作人芶鹏,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广播影视制作业协会副会长陈梁,猫眼娱乐顾问、前副总裁席伟航先后交流发言。
蔡敏认为,目前传统影视行业、各高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了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和提高学生的竞争力,高校要将学生送到行业前沿,需要解决产教融合的问题,传统影视行业需要向数智视听领域升级转型,通过制定数字化战略、应用数字技术、调整内部组织与文化、与新媒体平台合作、数据驱动决策以及优化用户体验等措施,实现转型,并在市场中取得优势地位。
蒋为民指出,最近5年来的大学和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直不乐观,甚至堪忧,估计真正能从事影视行业或影视教育的不到一半,国内甚至没有相关统计;原因就是国内高校的产教融合还是没有从根本上、从课程里进行融合。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是国内唯一一家中外合作的、为影视娱乐产业培养国际化实操型人才的电影学院,它本身就是产教深度融合的产物。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行业的急剧变化时,在2022年11月的时候,就开始制定教学和师资层面的数字化策略,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以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导向,目前已经实质性调整了相关专业的师资配置和课程设计,成效凸显。
芶鹏指出,AI使我们的影视创作更繁荣。AI技术能显著提升电视剧创作生产的效率。从创意发散与剧本创作阶段开始,AI便能辅助编剧拓展思路,提供多样化的创意方向,帮助快速筛选和确定有潜力的故事线,同时还能自动化处理一些重复性工作,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在后期制作阶段,AI技术的应用更是功不可没,它能自动化处理剪辑、调色、音效处理等繁琐任务,缩短制作周期,降低成本。然而,在利用AI技术提高创作效率的同时,如何确保并提升电视剧的艺术质量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在泛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影视创作,更要遵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规律,注重原创。在应用AI技术时,创作生产人员必须充分调动自身的创意和创造力,确保电视剧的艺术质量得到保障和提升。通过创作者与AI技术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创作出更多具有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影视精品。
陈梁认为,现代数智视听行业的产教融合尤为重要,之前传统影视行业从业人员对“数字技术、数字工具、数字艺术”的学习、应用能力不足,“互联网思维”不足,所以相关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新旧专业人才的合作成为紧迫课题,这需要我们赓续党的优良传统——“边学习、边生产”,“干中学、学中干”,产学研的融合势在必然,封闭、静态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数字科技发展节奏,必须在具体产品、作品、项目上应用、实践才能学习提高,同时极大弥补行业生产中数字人才不足的短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席伟航认为,AIGC和元宇宙对影视产业的发展是具有很大推动作用的:AIGC可以帮助影视制作更加工业化,元宇宙可以让影视作品有更好的观赏体验。但影视业界其实对AIGC以及元宇宙的兴奋度并没有学界、观众那么大。影视业界不用担心AIGC会替代掉影视从业者,因为影视作品永远是人的情感与三观的镜头再现,永远是影视工作者的个性化表达,AIGC与元宇宙只能帮助影影视作品呈现得更有吸收力,但在很长时间里难以自动生成一部高艺术水准的作品。
对话下半场由重庆城市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蔡敏教授主持。青岛电影学院副校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梦玉,北京国映盛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创始人赵治平,成都市广播电视台AIGC创新应用工作室首席专家黄峻,四川鸿学金联科技集团副总裁、全龄(北京)教育科学技术院院长、中国元宇宙与数字人才培养公益行动组委会副理事长周国儒,湖南大学中国公益(社会)创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汪忠先后交流发言。
金梦玉认为,“西部科技影视城”这一个战略定位,高端、精准,极富有想象空间和发展空间,尤其是管家式服务、从剧本到成片的配套服务模式,“拿着剧本来,带着成片走”的诺言,以及奖励政策,确实展现了西部影视城的“热辣滚烫”,极富召唤力和感染力。建议在永川可以建立中国高校影视人才创意教育联盟;长期固定项目,培养科技电影师资;设立高校影视专业教育研学拓展中心,建立学生电影研学系统;举办电影教育高端论坛研讨;构建“产业赋能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产业”的产教融合循环生态链,形成影城地校产教融合机制,真正建设好高质量影视人才培养基地,祝福重庆科技影视城,早日打造成为中国科技影视城的金质招牌。
赵治平认为,科技创新为影视制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可能性。从特效制作到后期制作,从场景搭建到角色塑造,科技创新使得影视制作更加高效、精确和生动。同时,电影高等教育,包括电影的职业技能、电影工业教育,这是应用型、实践性的。在电影工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将电影与人工智能应用有机结合起来,让毕业生掌握AI辅助影视艺术创作的实用技能,AI要赋能影视产业发展,最重要的还是创作出好的影视内容。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不能仅是理论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黄峻认为,从接触 Midjourney开始,有关影像的生成式AI超过了最初的预估,尤其是视频生成,原以为会晚个半年到一年,但Runway的上线突破了想象,很快引发连锁效应,生成式视频以Sora为爆点划线,从最初的各种变形走样,到今天的愈发符合真实世界的物理规则,细节到流畅性均有明显提升。这种快速迭代,距离无中生有的生产更具品相的视频产品越来越近,实际上已经部分进入落地实操的商用阶段。
周国儒认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AIGC技术的发展为影视元宇宙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职教生态”,通过构建新职教生态,实现高效协同,创新实践范式,我们能够为影视元宇宙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创造力、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汪忠认为,AIGC技术正重塑影视制作流程,从剧本创作到角色生成,再到场景渲染,它为影视内容的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我们见证了虚拟与现实交融的奇妙世界,它不仅拓展了艺术表现的边界,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互动体验。这些创新实践,无疑为影视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校企合作,我们可以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他们将是推动影视行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业热情,为影视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最后,本次沙龙组织者,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元宇宙与数字人才培养公益行动组委会理事长唐远清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他对主题演讲及对话嘉宾们带来的前沿、创新、独到见解表示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让我们从不同方面进一步深化了对AIGC与影视元宇宙、影视科技、现代智能视听的认识。他对永川区委、区政府,以及各指导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以本次沙龙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团结影视领域学界、业界的力量,汇聚整合资源,为推动我国未来数智视听产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除上述发言嘉宾外,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党委副书记陈晚鸿、科技成果转化处处长郭良鹏,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全职委副主任刘延申教授,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陈晓达,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成都橙视传媒科技股份公司总经理吴雷,企业观察报副社长施进军,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校长王曦川,中国无声电影展组委会执行秘书长葛宏伟,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吴黎中,橙子映像总制片人、AIGC共创大会发起人张颖女士等嘉宾,及全国元宇宙学术工作坊暨师资班第5期影视元宇宙及AIGC重庆班的学员们,部分参加首届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的影视业人士,共近300人参加了沙龙。
6月27日下午,由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AIGC与影视元宇宙产教融合发展”主题沙龙在永川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本次沙龙是首届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主体活动之一,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影剪辑学会、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智能全媒体委员会指导,由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元界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城市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重庆市永川区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重庆永川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中国元宇宙与数字人才培养公益行动组委会、全龄(北京)教育科学技术院、青岛电影学院、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北京国映盛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协办。
嘉宾合影
在沙龙开幕式上,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区新城建设党工委书记徐秀霞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张升分别代表主办单位和指导单位致辞。
徐秀霞在致辞中提到,永川区近年来紧扣“西部科技影视城”定位,不断提升影视工业化水平,建成全国一流、对标好莱坞虚拟制作标准的永川科技片场,联合行业头部机构、企业加快创建市级和国家级创新中心,着力构建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生态,打造人才“蓄水池”、形成发展“源动力”,永川对于发展科技影视产业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将努力打造西部规模最大、技术全国领先的影视产业新高地。她还表示诚挚欢迎各位专家、嘉宾持续关注永川、关心永川,为永川科技影视产业发展献智献计,为影视科技人才培养出谋划策,共同助推科技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升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向科技电影周及AIGC与影视元宇宙产教融合发展主题沙龙的举办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祝福。他表示,协会很荣幸受邀担任沙龙的指导单位。本沙龙探讨的“AIGC与影视元宇宙产教融合发展”,是既重要、又前沿的议题。产教融合发展,既促进了教育科研与产业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影视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也为影视内容生产的创新探索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AIGC和元宇宙前沿技术的应用,为影视创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这对影视制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我们充分运用新兴技术,赋能影视质量和艺术水平提升,推动传统影视向现代数智视听的升级发展。
领导致辞后,是四位专家的主旨演讲和两场圆桌对话。
在主旨演讲阶段,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胡智锋在演讲《高新科技赋能下电影工业发展的“热运行”与“冷思考”》中,从电影工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畅谈了科技赋能下电影的发展趋势以及人工智能对电影工业的挑战。他认为,人工智能在影视创作中的运用能够大幅度提升影视创作的效率,但艺术的生命感是数字人无法替代的,应对人工智能加以利用,在相互和谐中让电影工业更健康、繁荣的发展。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制作技术创新研究与应用实验室主任张升在演讲《虚拟摄制等新兴技术在视听领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中,结合对多个LED虚拟摄制案例的分析,认为虚拟拍摄技术并不意味着会取代传统视效,两者宜结合使用,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理事、短片短视频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楚利彬在演讲《影视创作从功能孤立系统到AI时代的跨越》中,展示了当前传统影像工作流程向云端化、AI化的转变趋势;着重讲述目前了在视听创作领域,使用自研模型及商业模型在剧作完善、媒资管理、智能剪辑、故事板绘制、音频生成等多个应用场景中的现况及发展趋势;并在产教融合方面,对于基础、进阶、高阶AIGC课程进行了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移动互联与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宋凯在演讲《人工智能背景下影视剧本创作建构与分析》中表示,需要从理论上丰富艺术与技术融合共生的标准,从实践上革新艺术创作的智能化实现手段,全面推动数字化经济背景下艺术创作的智能化转型。
在圆桌对话阶段,12位与会嘉宾就“泛人工智能时代传统影视向数智视听的升级发展”“AIGC在影视行业的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及趋势”“影视元宇宙的发展现状、典型案例及趋势”“数智视听行业产教融合发展及人才培养”4个主题展开了讨论,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对话上半场由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元宇宙与数字人才培养公益行动组委会理事长唐远清教授主持。重庆城市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重庆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蔡敏,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理事、原执行院长蒋为民,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剧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知名电视剧制作人芶鹏,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广播影视制作业协会副会长陈梁,猫眼娱乐顾问、前副总裁席伟航先后交流发言。
蔡敏认为,目前传统影视行业、各高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了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和提高学生的竞争力,高校要将学生送到行业前沿,需要解决产教融合的问题,传统影视行业需要向数智视听领域升级转型,通过制定数字化战略、应用数字技术、调整内部组织与文化、与新媒体平台合作、数据驱动决策以及优化用户体验等措施,实现转型,并在市场中取得优势地位。
蒋为民指出,最近5年来的大学和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直不乐观,甚至堪忧,估计真正能从事影视行业或影视教育的不到一半,国内甚至没有相关统计;原因就是国内高校的产教融合还是没有从根本上、从课程里进行融合。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是国内唯一一家中外合作的、为影视娱乐产业培养国际化实操型人才的电影学院,它本身就是产教深度融合的产物。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行业的急剧变化时,在2022年11月的时候,就开始制定教学和师资层面的数字化策略,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以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导向,目前已经实质性调整了相关专业的师资配置和课程设计,成效凸显。
芶鹏指出,AI使我们的影视创作更繁荣。AI技术能显著提升电视剧创作生产的效率。从创意发散与剧本创作阶段开始,AI便能辅助编剧拓展思路,提供多样化的创意方向,帮助快速筛选和确定有潜力的故事线,同时还能自动化处理一些重复性工作,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在后期制作阶段,AI技术的应用更是功不可没,它能自动化处理剪辑、调色、音效处理等繁琐任务,缩短制作周期,降低成本。然而,在利用AI技术提高创作效率的同时,如何确保并提升电视剧的艺术质量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在泛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影视创作,更要遵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规律,注重原创。在应用AI技术时,创作生产人员必须充分调动自身的创意和创造力,确保电视剧的艺术质量得到保障和提升。通过创作者与AI技术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创作出更多具有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影视精品。
陈梁认为,现代数智视听行业的产教融合尤为重要,之前传统影视行业从业人员对“数字技术、数字工具、数字艺术”的学习、应用能力不足,“互联网思维”不足,所以相关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新旧专业人才的合作成为紧迫课题,这需要我们赓续党的优良传统——“边学习、边生产”,“干中学、学中干”,产学研的融合势在必然,封闭、静态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数字科技发展节奏,必须在具体产品、作品、项目上应用、实践才能学习提高,同时极大弥补行业生产中数字人才不足的短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席伟航认为,AIGC和元宇宙对影视产业的发展是具有很大推动作用的:AIGC可以帮助影视制作更加工业化,元宇宙可以让影视作品有更好的观赏体验。但影视业界其实对AIGC以及元宇宙的兴奋度并没有学界、观众那么大。影视业界不用担心AIGC会替代掉影视从业者,因为影视作品永远是人的情感与三观的镜头再现,永远是影视工作者的个性化表达,AIGC与元宇宙只能帮助影影视作品呈现得更有吸收力,但在很长时间里难以自动生成一部高艺术水准的作品。
对话下半场由重庆城市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蔡敏教授主持。青岛电影学院副校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梦玉,北京国映盛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创始人赵治平,成都市广播电视台AIGC创新应用工作室首席专家黄峻,四川鸿学金联科技集团副总裁、全龄(北京)教育科学技术院院长、中国元宇宙与数字人才培养公益行动组委会副理事长周国儒,湖南大学中国公益(社会)创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汪忠先后交流发言。
金梦玉认为,“西部科技影视城”这一个战略定位,高端、精准,极富有想象空间和发展空间,尤其是管家式服务、从剧本到成片的配套服务模式,“拿着剧本来,带着成片走”的诺言,以及奖励政策,确实展现了西部影视城的“热辣滚烫”,极富召唤力和感染力。建议在永川可以建立中国高校影视人才创意教育联盟;长期固定项目,培养科技电影师资;设立高校影视专业教育研学拓展中心,建立学生电影研学系统;举办电影教育高端论坛研讨;构建“产业赋能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产业”的产教融合循环生态链,形成影城地校产教融合机制,真正建设好高质量影视人才培养基地,祝福重庆科技影视城,早日打造成为中国科技影视城的金质招牌。
赵治平认为,科技创新为影视制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可能性。从特效制作到后期制作,从场景搭建到角色塑造,科技创新使得影视制作更加高效、精确和生动。同时,电影高等教育,包括电影的职业技能、电影工业教育,这是应用型、实践性的。在电影工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将电影与人工智能应用有机结合起来,让毕业生掌握AI辅助影视艺术创作的实用技能,AI要赋能影视产业发展,最重要的还是创作出好的影视内容。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不能仅是理论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黄峻认为,从接触 Midjourney开始,有关影像的生成式AI超过了最初的预估,尤其是视频生成,原以为会晚个半年到一年,但Runway的上线突破了想象,很快引发连锁效应,生成式视频以Sora为爆点划线,从最初的各种变形走样,到今天的愈发符合真实世界的物理规则,细节到流畅性均有明显提升。这种快速迭代,距离无中生有的生产更具品相的视频产品越来越近,实际上已经部分进入落地实操的商用阶段。
周国儒认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AIGC技术的发展为影视元宇宙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职教生态”,通过构建新职教生态,实现高效协同,创新实践范式,我们能够为影视元宇宙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创造力、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汪忠认为,AIGC技术正重塑影视制作流程,从剧本创作到角色生成,再到场景渲染,它为影视内容的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我们见证了虚拟与现实交融的奇妙世界,它不仅拓展了艺术表现的边界,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互动体验。这些创新实践,无疑为影视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校企合作,我们可以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他们将是推动影视行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业热情,为影视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最后,本次沙龙组织者,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元宇宙与数字人才培养公益行动组委会理事长唐远清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他对主题演讲及对话嘉宾们带来的前沿、创新、独到见解表示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让我们从不同方面进一步深化了对AIGC与影视元宇宙、影视科技、现代智能视听的认识。他对永川区委、区政府,以及各指导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以本次沙龙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团结影视领域学界、业界的力量,汇聚整合资源,为推动我国未来数智视听产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除上述发言嘉宾外,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党委副书记陈晚鸿、科技成果转化处处长郭良鹏,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全职委副主任刘延申教授,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陈晓达,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成都橙视传媒科技股份公司总经理吴雷,企业观察报副社长施进军,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校长王曦川,中国无声电影展组委会执行秘书长葛宏伟,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吴黎中,橙子映像总制片人、AIGC共创大会发起人张颖女士等嘉宾,及全国元宇宙学术工作坊暨师资班第5期影视元宇宙及AIGC重庆班的学员们,部分参加首届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的影视业人士,共近300人参加了沙龙。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2-7853-0.html“AIGC与影视元宇宙产教融合发展”主题沙龙在永川举行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下一篇:声动中国丨60秒沉浸式看深中通道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