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盖伦
前段时间,钟芳蓉作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本科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这个暌违四年的名字,再度出现在公众视野。四年前,“留守”女孩钟芳蓉以全省文科第四的成绩报考“冷门”专业考古,成为热议对象。
笔者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了解到,钟芳蓉毕业后或将去往敦煌研究院。四年前,她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仰望‘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四年过去,钟芳蓉告别喧嚣,带着初心,继续出发。
此时,在专业“选热门”还是“选兴趣”的长久争议中,或许可以说一句,专业无论冷热,热爱无论西东。
当年,有人觉得农村孩子应该学些“更赚钱”的专业,有人觉得为热爱奔赴是一种任性和冲动。不过,更多人感佩和支持她的选择,看好她的未来。那时,各大文博单位给钟芳蓉送出了各种的礼物,向这个还懵懂的少女张开怀抱。
四年来,学校保护着钟芳蓉,不让她被过多打扰。我们可以从钟芳蓉的毕业致辞看出,她的生活很精彩。各种专业学习、各类考古实践,让她对考古学与历史和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说:“未知的未来,好奇与勇气将指引前方,坚持与奋斗将照亮前路。”
专业有“冷”“热”,但冷热也都是相对。正如一些专家所说,在专业坚持下来、表现优秀的,往往是对专业怀有热忱、具有特长且愿意努力的人。而且,若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契合,小众专业同样也能吃香。
四年过去,考古已不算是冷门边缘专业。一些985院校的历史学类专业录取分数线,也达到文科类专业中游水平。近年来,我国一些文物大省实施了“文物全科”本科生的公费定向招生,这些学生能够“毕业即就业”。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也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寻脉中华,需要考古人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需要考古人才;建设文化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也需要考古人才……
未来,不同的 “钟芳蓉”们会进入不同的基础学科专业,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愿意投身基础学科的青年人,将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的后备人才。在时代洪流中,找准自己的道路,将兴趣和报国之志结合,也能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华章。
在基础学科跋涉,这条路未必好走,但一定值得。
责任编辑: 李梦一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2-8067-0.html评论丨专业不论冷热 热爱无问西东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