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3月7日电 (王玉玲)中新经纬7日获悉,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吴楠关注过期药品回收处置管理。
吴楠称,当前,过期药品已被《国家危险废物目录》列为危险废物,随意丢弃过期药品不仅造成药品资源浪费,处置不当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针对过期药品回收处置管理,吴楠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健全法律法规,建立长效协同机制,包括加快推动过期药品回收相关法律出台,建议建立健全过期药品回收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全国过期药品回收处理办法,加强相关政策的指导性与支持性。此外,还要明确责任主体,构筑过期药品回收联动平台,建议确定以政府部门为主体,药店、社区医疗机构、制药企业、社会组织或志愿团体等多部门协作的过期药品回收平台与工作机制。
二是科学推进回收点设立与维护,强化回收管理。建议对过期药品回收点辐射范围进行统计,结合各省市居民区分布,统筹安排过期药品回收点设立与维护工作,避免“无点可用”“设点难用”情况出现。
三是规范药企产药行为,减少过期药品产生。建议药品生产企业根据临床治疗需要进行药品包装设计,从源头上降低过期药品产生的可能。如短期治疗用药设计为药品含量少的小包装,基础病等慢性病治疗药品设计为药品含量多的大包装等,既可减少过期药品产生,又可节省药品包材等。
四是多途径强化居民用药宣传,提高居民回收过期药品的主动性。建议通过医院、药店、社区、媒体等多种途径加强对居民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的宣传,让居民了解过期药品流入非法市场的危害等。
此外,吴楠还关注进一步推进“互联网+诊后管理”的便民惠民举措。
吴楠分析,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23年颁发《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诊后管理与随访。开展诊后管理,目的是让患者“离院不离医”,确保患者在离开医院后仍能获得持续、全面的健康照护。
他提到,现在,中国主要在江苏、浙江、四川等省份探索开展“互联网+诊后管理”服务,如浙江省人民医院的中西医糖尿病肥胖管理模式,通过建立临床、护理、健康管理等多学科管理团队,对患者血压、血糖、体重、饮食运动等多项指标进行线上监测及线下健康指导,使超80%的患者实现了糖尿病临床缓解等。
但吴楠认为,“互联网+诊后管理”现在仍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具体包括三点,一是政策指导与监管体系亟待完善。现阶段各医疗机构在开展“互联网+诊后管理”服务时,缺乏统一的专业技术规范与质控标准体系,导致同病种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的诊后管理差异较大。此外,诊后管理服务缺少统一的收费价目和定价标准,目前大多由医院按照特需服务、自主定价,而特需服务在各省开展的政策不一,尚不能实现有需求的医院能自主开展诊后管理收费与定价。
二是区域发展不均衡。一方面,尚未形成诊后管理重要性共识。全国开展诊后管理的医疗机构数量有限,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等东部省份,服务病种以肿瘤、骨科和产科为主。另一方面是多学科协作机制尚未形成。
三是诊后服务人才管理及培养体系有待健全。
吴楠针对进一步发展“互联网+诊后管理”提出建议称,从全国层面出台规范诊后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度,制定详细、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规范与标准指南,涵盖诊后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流程,推进医疗机构在诊后管理的项目收费、智慧服务等相关政策。
从实施层面,吴楠建议,构建“互联网+诊后管理”多学科协作平台。建设以患者服务为核心的多途径智慧诊后管理平台,整合患者全病程的诊疗数据,建立医患及多学科之间的畅通沟通渠道;通过患者端小程序和临床科室端信息管理平台,开展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推送、健康评估、用药和康复指导、复诊提醒等诊后服务。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王玉玲:wangyuling@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李中元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4-3485-0.html【财眼观两会】吴楠委员:加快推动过期药品回收相关法律出台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