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职工引导学生下车。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一人一座一带(安全带),专线快速直达……北京通学公交车正式驶进校园。
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为保障学生出行安全顺畅,市交通部门通过优化通学公交服务网络、升级轨道交通保障措施,全方面保障学生安全顺畅出行。2025年秋季学期,北京全市计划开通通学公交线路达294条,通学公交也再“上新”,5区11校新增16条专线。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北京市通学公交线路首次驶进校园。
孩子放学接送这事儿,曾让不少家长犯难。通学公交的“上新”与“进校”,直击这一痛点,筑起安全便捷的“护学屏障”。
自2023年推出以来,北京通学公交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安全、便捷、舒适的定制化公交服务,服务网络持续扩容升级。如今通学公交的“上新”与“进校”,让更多家庭告别早晚接送的奔波,给家长与学生带来更大便利。
作为此次突破性的举措,“首次驶进校园”可更大程度规避学生在路侧上下车的安全风险,这一调整让“点对点”服务真正实现“无缝衔接”,免除了学生穿行车流的担忧。
对城市交通而言,通学公交的深化推广和“进校”,也是疏堵保畅、践行绿色出行的关键抓手。
以往开学季,校园周边常因接送车辆扎堆陷入拥堵,尤其早晚高峰与通勤车流叠加,路况压力倍增。如今,通学公交通过“集中输送”,可减少私家车、电动车停靠。而“校内停靠”可进一步避免校门口车流聚集,缩短车辆周转时间。
与此同时,交通部门同步升级保障:轨道交通从安全、运力、服务、秩序四维发力,72条公交线依托高速与快速路实行“快车调度”,日均发车464次,早7点前加密运力、晚高峰延长至19:30。多重举措不仅让通学效率提升,更为城市整体交通“减负”,推动绿色集约出行理念落地。
通学公交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德育课堂,彰显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温度。当学生乘坐舒适的通学公交车平稳到校,感受到的不仅是出行便利,更是社会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视与关怀。这种“不言之教”,能在他们心中埋下责任与感恩的种子。
一言以蔽之,这不仅是公共交通服务的升级,更是破解家长“接送难”、缓解校园周边拥堵、传递社会关怀的多赢之举,为城市治理写下生动注脚。
当然,想让通学公交惠及更多家庭,仍需持续探索与优化。未来还可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关注郊区学校与偏远居民区的需求;同时,需继续强化安全保障,如持续开展车辆“大体检”、完善极端天气应急方案,让“零事故、零故障”的纪录得以延续。
北京通学公交此次升级,不仅为本地家长学生带来实惠,更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期待未来通学公交能进一步织密服务网络,切实打通校园出行“梗阻”,为更多家长和孩子带来便利。
撰稿 / 胡欣红(教师)
编辑 / 柯锐
校对 / 张彦君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6-3283-0.html通学公交进校园,筑起安全便捷“护学屏障”| 新京报快评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