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主打一个“出其不意”。当我们还停留在年轻人“手捧莲花敲电子木鱼”时,谁能想到,现在“发疯”却成为了年轻人的一种普遍现象。
开年就捧出的一派抽象文学——又名“黄龙江文学”,主打“在yes or no里选or”的已读乱回。原理就是一段铿锵有力、前言不搭后语但又充斥着专业术语的乱码,仿佛不小心趴在键盘上睡着了一样。
小时候的饭桌上,亲戚一逼问就老老实实报成绩,或是委屈掉眼泪。经过社会的熏陶,年轻人已经学会了“躲中带刚,怂中带梗”。
在家庭聚会饭桌上,直接用“高速运转的机械”硬控全场,无论是催婚催育都能用“黄龙江一派全带蓝牙”进行万能回复。不攻击别人也不内耗自己,化对抗为反向整活。
图源:某社交平台
节后上班,许多年轻人又整起新活儿。登上热榜的“恶心穿搭”,更是当代人把“发疯”精神贯彻到生活方方面面的典型代表:西装配睡裤,红秋衣配烂毛衣,主打一个舒服自己,恶心别人。
真的想问:好好的人,为啥非得“发疯”啊?
其实答案很简单,看似在“发疯”的年轻人,只是在寻求一种情绪释放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把“定义自己”的权利抓在自己手里。
年轻人为什么会这么做?
从小,我们都被教育要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受委屈了,不能哭不能闹,最好还要大度包容那个伤害我们的人。难过了,也不能表达负面情绪,而是要维持表面的体面,做合格的大人。
这种行为,在情绪调节策略中被定义为表达抑制:隐藏自己的真实反应,克制自己释放出负面的表情、动作和言语,并最终掩盖自己此刻的真实情感体验。
在这种行为模式下,我们往往会强行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停下来。比如在发生冲突时,在心里一遍遍劝自己“莫生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又或者在被冤枉时,强行将自己心中委屈的情绪解读为“我一点儿都不委屈,我根本不在意”。
是不是觉得这种状况很眼熟?没错,不就是我们俗称的硬撑嘛?但这种硬撑并不是件好事。
1“发疯”,是当代人的情绪解药
一项针对情绪抑制水平和社会人际关系的调查就发现,一个倾向于压抑情绪的人,会在社会交际中,比如亲密关系、恋爱关系等中获得更差的后果,生活满意度、自尊感和幸福感也会更差。
如果情绪长期被压抑,可能带来严重的情绪崩溃。研究显示,在工作和生活中习惯性压抑情绪的人,更容易遭遇情绪崩溃。
“明明只是刚买的奶茶掉到了地上,却突然崩溃大哭不止”。一件小事都会成为情绪崩溃的临界点。因为被压抑的情绪其实并没有消失,而是在我们的心底不断加压膨胀,等待一个爆发的时机。就像滚烫的岩浆,猛地冲破薄弱的地壳,形成了一场火山爆发。
表达抑制还会影响人们的认知,降低对于客观细节的记忆水平,尤其是听觉、语言方面的记忆。这可能是因为,在冲突发生时,人们用了太多认知资源去对自己说“我要冷静”,反而让人们没法好好记住其他东西了。
而且,这种长期的压抑,还与焦虑、抑郁、自杀倾向等消极的心理结果有关。长期压抑负面情绪和压力,也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人体很多器官的运转都受到情绪的影响。除了我们熟悉的“忍一时卵巢囊肿,退一步乳腺增生”,胃肠道也是情绪的一大靶向区域。#胃是情绪器官#的话题,就曾经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研究表明,人的胃肠道与大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人们的情绪发生变化,感到焦虑、紧张、不安时,胃部的神经元也会变得更加敏感,进而影响到胃液的分泌、胃肠道的蠕动,并最终引发食欲不振、胃炎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中,我们还可能会出现肌肉疼痛、头疼、失眠、脱发等一系列的躯体化问题,甚至可能成为中风、患癌等疾病的风险因素。压抑那些应该释放的情绪,后果比你想象得更严重。
2合理的“发疯”,有时真能解决问题
此外,合理的“发疯”,可能比小心翼翼地沟通更能解决问题。有关人际愤怒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发现,愤怒可以改变别人的实际行为,而且这种积极影响在一些带有强制性意味的情景中效果尤为明显。
简单来说就是,与其做个表面情绪稳定的老好人,不如利用好愤怒的情绪,让愤怒帮你解决问题。比如在职场中,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愤怒,反而有助于项目的推进。遇到不公平的对待,唯唯诺诺忍气吞声并不能获得帮助,但当场“发疯”却可以获得解决方案。
正所谓“与其内耗自己,不如外耗他人”,年轻人看似在“发疯”的行为,其实是用愤怒的表达,达成普通的沟通无法达成的目的。
“发疯”是一把双刃剑
那么,怎么才能正确地释放情绪、解决问题呢?生活中,最常见的方式是认知重评、正念、冥想等,它们都偏向一种柔性的自洽。如果这些方式可以解决问题时,其实往往都没有必要“发疯”。
但如果这些方式无法解决问题时,“发疯”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发疯”是社交策略,更是生活策略。“发疯”,可以用来躲避无效社交。比如在面对外人东问西问乱打听时,直接用“发疯”文学让对方一秒闭麦,省去不必要的麻烦。
“发疯”,更是维持情绪稳定的妙招。无论是在工作、生活还是亲密关系中,我们都需要用稳定的情绪去维持事物的正常运转。但在既定的、重复的框架下,小小地发一下无伤大雅的“疯”,短暂地逃避不想面对的事情,其实反而有助于我们继续假装一个“情绪稳定”的大人。
更何况,“发疯”是真的会让人感到快乐。在“发疯”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也会释放一些会让我们感到快乐的催产素、内啡肽等等激素,造就正儿八经的快乐感受。所以发疯的爽感,不仅仅是心理上压力消失带来的,而是生理层面激素分泌的爽。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发疯”固然好,但也是一把双刃剑。
首先,这里的“发疯”是带引号的,是带有一定玩笑色彩的夸张行为,而不是无视公序良俗地乱喷一气,更不是不负责任地胡闹。其中的界限,并非人人都能小心掌握。
其次,“发疯”这样极端的行为模式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比如他人对你的消极感知评价,甚至整个社交关系的崩解。
“发疯”虽好,适度为佳。“发疯”就像是一剂短期内效果极好,但副作用也同样强烈的药物。在问题亟需解决时,我们可以用“发疯”暂时解决问题,但长期下去,我们依然需要寻找更温和、更持久的解决方案。
总之,无论是将“发疯”作为情绪宣泄的出口,又或者是解决问题的“发疯”。其实都意味着——我们长期以来缺少一种行之有效的情绪纾解方法,或合理表达、解决问题的模式。合理“发疯”,并且正视“发疯”背后自己真正的精神和情绪诉求,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策划制作
作者丨信实科普工作室 科普团队
审核丨张昕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策划丨一诺
责编丨一诺
本文链接:http://www.gihot.com/news-7-1115-0.html日常“发疯”的年轻人,在这里找到了情绪的解药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像贝克汉姆练瑜伽那样有规律地生活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